果酸治疗黄褐斑30例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美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yeg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果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掌握治疗的方法和适应证。明确果酸治疗黄褐斑的疗效、相关生物学指标的变化及患者的满意度评价。方法:本试验采取自身对照分析,共纳入30例行果酸治疗的黄褐斑患者。使用果酸(20%~70%)行剥脱治疗,每2周1次,共治疗4次。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5天、30天、45天、60天)进行无创性皮肤测试仪检测皮肤黑色素及红色素,并评估术后MASI评分,收集患者主观感受及疗效。结果:随着治疗时间及次数的增加,果酸治疗黄褐斑患者皮损处黑色素、红色素数值降低,且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时评估疗效,基本治愈10例,明显改善15例,轻度改善2例,改善不明显或加重3例,有效率90%;患者对果酸治疗满意度较高,且患者皮肤整体光泽度、肤色均匀性及黄褐斑皮损均改善,随着时间推移改善趋势越来越明显。结论:果酸治疗黄褐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可通过降低黑色素、红色素指标从而改善皮损处色斑。
其他文献
鉴于传统有限元建模过程对相关知识处理与组织能力上的不足,没有建立有效机制,保障这些知识的可重用性.本文结合UG/KF提出了基于工程规则的有限元分析建模知识表示及知识重用
目的:探讨1%聚桂醇注射液硬化治疗吸脂术后血清肿的临床疗效。方法:28例吸脂术后血清肿患者,在抽尽囊腔积液后注入1%聚桂醇注射液后加压包扎。术后1周来院评估疗效,如血清肿
《渡江》使用“革命知识”,展现历史发展趋势,尤其注意细节。另外,加入了很多“民间知识”,使叙述节奏分明,带有更强文学性。《渡江》的叙述重心在1949年解放南京前后,但有一
“本体即诠释”,本体不同,诠释便不同。既然中国哲学不是西方哲学,那么就当有其自己的诠释理论与方法。从中国传统出发,文章试图提出一种具有民族特质的诠释理论与方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