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阿拉伯文书法传入中国后的演变看伊斯兰教中国化

来源 :中国宗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lu28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伊斯兰文明传入中国后,与中华文化交融,孕育出了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中国化的阿拉伯文书法,就是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交流互鉴的产物.rn同所有的文字一样,阿拉伯文字刚开始的功能是记录和实用.公元7世纪前后,伊斯兰教的影响逐渐扩大,阿拉伯文书法得到传播.rn阿拉伯文书法传入中国的具体年代在史籍上并没有明确记载.不过,福建泉州清净寺宋代的阿拉伯文碑刻、广东广州怀圣寺的史书记载等,都说明阿拉伯文书法早在一千多年以前就随着伊斯兰教的传入而植根中华大地.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历代先贤结合中华传统文化对阿拉伯文书法进行不断创新,使阿拉伯文书法与中华文化艺术融合在一起,交相辉映、珠联璧合,逐渐演变为中国化的阿拉伯文书法艺术,也成为伊斯兰教中国化在书法艺术领域的表现形式.
其他文献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指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支持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rn那么,中国化究竟“化什么”“怎么化”?
期刊
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强调,坚持新疆伊斯兰教中国化方向,实现宗教健康发展.从文化路径上分析,新疆伊斯兰教中国化既需要解决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
期刊
《营造法式》是北宋官方颁布的一部建筑设计、施工的规范书,为北宋李诫“奉敕编修”,颁行于北宋崇宁二年(1103).这部著作参阅了大量文献和旧有的规章制度,收集了各工种操作规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 “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的内涵博
期刊
历史上的大运河,是一条中外文化交流的走廊,其交流时间之长、地域跨度之大、影响力之深,都是中国文化史的重要篇章,而宗教文化交流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rn在明代(1368-1
期刊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流程最长的人工河流.大运河的开凿与贯通,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加快了运河区域城市的建设.而由此形成的极具特色的运河文化,也
期刊
《宗教教职人员管理办法》(以下称《办法》)的颁布出台,是深入贯彻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对《宗教事务条例》确立的宗教教职人员制度的细化和实化,是保障教职人
期刊
一民间道乐是指“在我国各省民间许多民间演奏团体世代相传,所演曲谱实为道教音乐或由道乐演变而来的音乐形式”.(胡孚琛主编:《中华道教大辞典》)民间道乐与道教宫观通行的
期刊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浙江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指引下,以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和推进宗教治
期刊
历代道家修真典籍或多或少均涉及医药内容.汉唐已降,道士们由外修飞升逐步转向内修成仙的过程,修养内练、医药服食得到进一步重视.入道的女性成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们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