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了荒山,白了头发,志在造福百姓

来源 :社会与公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_joh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下,云南各地争锋掀起了“向杨善洲同志学习”的热潮。这股热潮的起因来自云南边陲的一个荒山变绿荫,这座山叫“善洲林场”。“善洲林场”原自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境内的一座关乎百姓的大亮山。
  在中国的版图上标有一座用22年时间来造化的公益林山——大亮山。有一位被当地人民群众称为草帽书记,他就是“优秀共产党员”、曾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十大绿化标兵”提名奖获得者,被全国环保总局授予“全国环境保护杰出贡献者”、被评为全国老干部“老有所为”先进个人、被追授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在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荣获全国敬业奉献模范称号、在第十届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中荣获201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称号的原云南省保山地委书记,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建成面积5.6万亩,价值3亿元的林场,且将林场无偿上缴给国家的——杨善洲。
  “善洲林场”对当地各族广大群众来说意义十分重大,大亮山从荒山成如今的林荫绿山,其过程与一个被当地群众称为“草帽书记”杨善洲用22年的心血造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并演绎了“善洲林场”的感人故事。
  辛勤植树绿荒山
  大亮山位于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城东南约50公里,海拔1800-2619米。1988年4月,60岁的杨善洲同志光荣退休后主动放弃到省城昆明养老享福并回到家乡施甸种树,为家乡百姓造就了一片绿洲——善洲林场。
  杨善洲的家乡在大亮山脚下的姚关镇陡坡村。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当地农民缺衣少粮饥荒状态就开始大规模的毁林开荒,原本翠绿的大亮山生态遭到极大破坏,山光水枯,荒凉空旷,山石裸露,山间溪流逐年减少乃至枯竭,当地农民饮水大多要到几公里外的地方人挑马驮,周边十几个村也陷入“每人种三亩,三亩吃不饱”的贫困境地。为了增加粮食产量,村民只有进一步开荒耕种面积,导致了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杨善洲选择了大亮山,就是为了改变家乡的生态环境,造福家乡人民。他说:“我是在兑现许给家乡老百姓的承诺,在党政机关工作多年,因为工作关系没有时间回去照顾家乡父老,家乡人找过我多次,叫我帮他们办点事我都没有答应,但我答应退休以后帮乡亲们办一两件有益的事,许下的承诺就要兑现。至于具体做什么,经过考察我认为还是为后代人造林绿化荒山比较实在,这既对全县有利,也对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有利。”
  家乡的人听说他要回来种树就劝他:“你到别处去种吧,这地方连野樱桃和锯木树都不长。”然而,杨善洲创办林场的设想和决心没有被动摇。他请地、县林业部门的领导和科技人员到大亮山上作多次调查研究。他们带着帐篷,风餐露宿,徒步24天,对姚关、旧城、酒房等地进行了调查。经过调研,更坚定了杨善洲改变大亮山面貌、“种树扶贫”的决心,并将场址选在施甸县的旧城、酒房、姚关3个乡结合部的大亮山。林场成立大亮山造林指挥部,杨善洲亲自担任指挥长。成立当晚,他们在用树枝围起的简易帐篷里,围着火塘召开了第一次造林会议,把林场职工分宣传动员、整墒、育苗三个小组,要求抢在5、6月份雨季来临前种下万亩以上的树苗。
  初建林场的3年,他们好不容易种活了将近3万亩华山松,有近400亩松树被一种叫紫荆泽兰的毒草侵扰死了,杨善洲又鼓励职工不要泄气,振奋精神重新再干。在他的鼓舞下,林场职工始终没有在困难面前低头。杨善洲虽然是大亮山林场的义务承包人,但他并没有从林场拿钱。最初的几年里,林场只给他补贴70元伙食费,后来调到了100元。杨善洲不仅不要钱,还经常要给林场贴钱。林场在山下办了一个水里基地,招了一些临时工,碰上林场经济困难的时候,杨善洲就把自己的退休金拿出来用于发工资。态度决定成败,信念决定战果,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兢兢业业几年后大亮山的生态得到修复,使一些濒临灭绝的动植物得到保存。现在,林场珍稀动物有黑熊、豹子、猕猴、凤头鸟、野鸡等,植物有桫椤、银杉、楠木、白杏、雪松等,山石裸露的现象消失,风调雨顺,周边居民修枝打杈就能解决烧柴问题,通过合理采收干巴菌等山珍实现增收。
  “绿了荒山,白了头发,他志在造福百姓;老骥伏枥,意气风发,他心向未来。清廉,自上任时起;奉献,直到最后一天。六十年里的一切作为,就是为了不辜负人民的期望。”这是2012年2月3日,在第十届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颁奖词。
  为人民服务讲坚守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杨善洲同志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从始至终一直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据从保山市委市政府历年来自然灾害简报方面获悉,2009年9月至2010年5月,保山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但由于大亮山的植被非常好,涵养的水源多,水量充裕,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在干旱期间仍然充足。
  在他的工作日记中这样写到:“我1952年入党,其实当时自己没想到入党,觉得自己条件不够,是组织上看我表现不错,把我确定为重点培养对象。随着思想觉悟的提高,越来越觉得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一种正确的选择。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远大目标是使整个中华民族富裕起来,这正是我一直想做的事情。入党后,我很快找到了人生方向和奋斗目标。”他还写到:“我是共产党员,哪能光想着自己?把自己的家庭搞得富丽堂皇,别人却还过着艰难日子,那么,我们常说彻底地为人民服务,不是成了骗人的假话吗?无论在什么时候,何种环境中,我们都不能忘记了党的根本宗旨,都应该把坚持党的宗旨作为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许这是作为一个地方父母官,作为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肺腑之言。
  “一个人能够给历史,给民族,给子孙留下些什么?杨善洲留下的是一片绿荫和一种精神!”2012年2月3日,在第十届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推选委员陈淮如是说。   淡泊名利讲奉献
  1988年6月至2008年11月,退休后回家乡施甸县大亮山义务造林,创建林场。杨善洲虽然是大亮山林场的主要创办人,但他从不从林场领取报酬。大亮山林场占地7.2万亩,其中5.8万亩华山松中有3万亩已郁闭成林,按一亩地种200棵树,一棵树按最低价30元计算,大亮山林场的活立木蓄积量价值已经超过3亿元。2009年4月,杨善洲将活立木蓄积量价值超过3亿元的大亮山林场经营管理权无偿移交给国家。2010年5月5日,将保山市奖给他的20万元奖金一半捐给保山一中、6万元捐给大亮山林场,另外4万元留给了与自己相伴一生而又无怨无悔的老伴,这是他留给家人的唯一的财产。杨善洲把22年时间辛苦创办的大亮山林场的经营管理权,正式无偿移交给施甸县林业局。移交林场时,他不沾林场一点好处,不带林场一根草,留下的是可观的绿色存款,留下的是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留下的是精神财富。
  杨善洲的六十年告诉我们:大公无私、坚守信念、一生奉献依然是党员干部的根本。2012年2月3日,在第十届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颁奖晚会上2012年感动中国推选委员孙伟这样评价杨善洲。
  领导关怀树楷模
  杨善洲退休23年,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情系大山、开荒种树、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先进事迹和高尚情操,受到全国各地干部群众的敬仰。
  2011年9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委托云南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辛桂梓到保山市人民医院看望杨善洲。辛桂梓说,杨善洲同志是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楷模,李源潮同志的慰问和批示既是对杨善洲同志的肯定,也是对全省党员干部的激励和鞭策。学习杨善洲同志恪守信念、清正谦洁、一心为民、忘我工作的优秀品质,始终坚守共产党员人的精神家园,保持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始终把党和群众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前面,自觉践行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始终发扬奉献精神,公而忘私,淡泊名利地位合格的领导者和推动者。
  “杨善洲,杨善洲,老牛拉车不回头,当官一场手空空,退休又钻小山沟;二十多年绿荒山,拼了老命建林场,创造资产几个亿,分文不取乐悠悠……”这首流传于滇西保山市施甸县的民谣,不仅唱出了当地群众对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同志的敬重和缅怀,还生动地向国人诠释了一名共产党人60年如一日对理想信念的坚守。
  这位高德望众的杨善洲同志走了,却在人民心中永远活着。杨善洲同志走了,可他用22年的春秋心血造下的大亮山绿了;在群众心中含辛茹苦的草帽书记走了,留给家乡的父老乡亲却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如今杨善洲同志永远离世,他却留下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公而忘私宝贵的精神读本。
  人物介绍:
  杨善洲(1927.01—2010.10),男,汉族,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姚关镇人,1927年1月生,1951年5月参加工作,195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原任保山地委书记,1988年退休,2010年10月10日因病逝世,享年84岁。
  2011年9月20日,在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荣获全国敬业奉献模范称号;2011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工作37年来,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本色,廉洁奉公、全心为民,勤奋工作,为保山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1988年6月退休以后,他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施甸县大亮山兴办林场,一干便是22个春秋,带领大家植树造林5.6万亩,林场林木覆盖率达87%以上。把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了今朝生机勃勃的绿色天地,使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杨善洲同志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无论是在职期间还是退休以后,他始终把党和群众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前面,始终淡泊名利、地位,始终公而忘私、廉洁奉公。
其他文献
2013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对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做出系统安排和全面部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也提出了明确要求。为了让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探索多元化、多样化、大众化的养老模式有着十分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多元化主要是指服务主体多元。要在坚持政府保障基本的基础上,通过深
期刊
彭光怀戴着一副眼镜,爱穿一件绿色的志愿者服,无论到哪都向人诠释生命的葱郁和飞扬的激情。“我喜欢绿色,绿是生命的颜色,青春的颜色,也是环保的象征,作为一个农工党员就是一面引领的旗帜,我有义务有责任带领大家一起做公益,使大地常绿,使爱心永驻。”身为岳阳市龙根绿公益协会会长,彭光怀如是说。  助人为乐的热心肠  2003年,彭光怀在一次公益活动中认识了刘雄辉老人,在之后的10年时间里,他就坚持利用休息日
期刊
“衙斋卧听潇潇雨,疑是民间疾苦声”。连续一个多星期的暴风雨席卷鹏城,5月9号这天更是山雨掀来风满楼。深圳市市委、福田区区委等领导身处府邸,忧思社会建设,反躬自省,亲力亲为。下午3点,深圳社会组织总部基地(福田)正式开园运营。来自政界、企业界、金融界、公益界、传媒界、法律界等众精英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创新基地的开启。市委常委、福田区委书记张文亲自挂帅,市委常委、市委书记戴北方立誓将该基地打造成深圳
期刊
日前,由宝安区慈善会主办,深圳市社会公益基金会承办的宝安区首届优秀公益慈善项目选拔赛,于2014年12月18日完成优胜项目的选拔,最终宝安区义工联“点亮星灯,璀璨星空”关爱自闭症项目摘得桂冠。  据了解,此次比赛是深圳市首个区级慈善会以社会化竞赛模式进行的公益慈善项目选拔赛。自2014年9月22日发布参评启事以来,选拔赛得到了宝安区社会福利机构及慈善公益类社会组织的积极申报及广泛参与,共计收到参赛
期刊
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自制订以来,中国的人口状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计划生育政策主导下的早期出生者,已经到了结婚生子的年龄。过去政策带来的男女比例失衡、民工荒、人口老龄化,这些前所未有的问题都给计划生育政策带来了新的挑战。  据不完全统计,包括河北、内蒙古在内的25个省市自治区,在其政府工作报告中均提及“单独两孩”政策,过半省份表态今年启动实施。其中,河北、贵州、山西、天津及海南等5省市,均在
期刊
在湖北省宜昌市有这样一位好人,他隐姓埋名行善40多年,先后捐出20余万元,帮助无数的贫困农民、下岗职工、辍学儿童、残疾人和失足者。他创办全国首家私人残疾人救助服务中心,初步形成比较完善的残疾人救助服务体系。他曾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湖北省劳动模范、省优秀共产党员、全省十大慈善公益之星等荣誉称号,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新闻30分栏目对其进行过多次报道。他就是“夷陵好人”——李广佳。  行善源于感恩
期刊
CSR全称是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即企业社会责任,所谓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负责的同时,还应承担起对劳动者、消费者、环境、社区等利益相关方的责任,其核心是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广泛包括不歧视、不使用童工,不使用强迫性劳动,安全卫生工作环境和制度等。  近日,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学者撰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首部《四川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报告201
期刊
2014年5月11日,又是一年母亲节。为了给深圳残友送去母亲般的关爱和超越亲情的快乐,并迎接全国助残日,唤起社会对这个弱势群体的关注与帮助,深圳市橄榄树残友互助中心、深圳市拥抱阳光艺术团及点亮生命残疾人艺术团,在金溢科技等多家爱心企业的赞助支持下,为在深圳工作残疾朋友和来深建设者义工志愿者打造了一个令他们难忘的圆梦之旅。  一大早,50多台爱心的士和一台爱心巴士,满载来自广深港澳两岸四地的300多
期刊
2014年4月2日是第七个世界自闭症关注日,壹基金携手大福基金、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招商银行在中国发起“壹基金蓝色行动——关注自闭症儿童”大型倡导活动。深圳市自闭症研究会于3月29日-4月30日期间联动合鸣网自闭症成员机构、商企、高校、社工及志愿团体积极响应,为了延续历届关爱自闭症周的风采,此次举办“关爱共融、爱启自闭”,关注自闭症儿童“壹基金蓝色行动暨2014深圳关爱自闭症周”系列活动,以更广泛
期刊
2014年广东省第三届“岭南社工宣传”启动仪式上,广东省社会工作师联合会特邀五家社工机构进行经验分享,广州恩善社会服务中心、深圳市阳光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深圳市龙岗区至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启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江门市利民社工机构五家社工机构分别分享了各自在为老社会工作、妇女社会工作、企业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残疾康复社会工作等特色服务领域的先进经验和做法。这些经验一方面是广东社会工作的实践总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