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数控铣工成才路径探索

来源 :模具制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23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控铣工在模具制造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而现在数控铣工在企业中人才确流失严重,不但影响企业正常生产,更无形中大大浪费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建立一个好的成才路径及激励机制能更好的留住人才,并发展为企业的中坚力量。
其他文献
以冰箱散热盖板注射模的叠层结构设计为案例,介绍了大型倒装叠层注射模的设计要点及其工作过程,成功解决了模具的流道、承重、同步等技术难题。叠层模具的设计大大提高了实际生产的效率和注塑机台的利用率。
为了保证模具的稳定和信赖度,生产企业以制造部门为中心开展的自主保全活动和以模具管理部门为中心开展的模具专业管理活动,实施冲压模具计划保全管理工作.模具计划保全的根
针对0.35mm硅钢片的冲裁加工难点,为提高落料模具寿命与单次冲裁次数,通过对模具材料优化,设计出包含两种模块材料并配合多间隙的模具组合优化研究方案,并通过一副定子冲片落料模具对该方案进行了验证,获得针对0.35mm硅钢片的模具优化设计方案,其冲裁次数及模具寿命均得到提高。
基于对汽车外覆盖件焊疤印问题产生机理的分析,收集解决该问题的可行性方案,通过对比实验和实践验证,创新性地提出模具型面硅青铜钎焊修复技术。结果表明:该项技术在效率和质量方面均优于传统的模具型面修复技术。
利用硬度、冲击和拉伸试验机对两种试验钢4Cr13Si和4Cr13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分析了硅元素对试验钢在不同热处理温度下的硬度、初性和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含硅的4Crl3Si钢的高温回火硬度高于4Cr13钢,而且4Cr13Si钢在650℃的硬度仍可达到35HRC左右。由于钢中添加大量的硅元素推迟了马氏体的分解,4Cr13Si钢的冲击軔性不及4Cr13钢,尤其在高于530℃的高温回火后二者冲击值差别明显。试验钢的拉伸和屈服强度随回火温度的提高先升高后降低,含硅的4Cr13Si钢在试验温度范围内拉伸强度和
薄壁零件具有重量轻、结构紧凑等特点,被广泛运用于航空航天、汽车行业。但由于其刚性差、强度弱,结构受力形式复杂,制造过程中极易发生变形、失稳和振动等现象。为了提升薄壁零件数控加工的质量,通过结合薄壁零件数控加工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对现阶段主要使用的方式工艺进行了重新的研究分析,以求通过创新的方式加快薄壁零件数控加工的质量调节,促进薄壁零件数控加工工艺的改进。
应用型本科专业是我校发展的主要方向,该专业是我校重要的应用型专业,《塑料成型与模具设计》课程又是本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只有把一门一门的专业课程转变为应用切合工业实际的课程,才能使得专业和学校变为应用型专业和学校,本课程引入模流分析软件MoldFlow作为重要的辅助手段,可以给现有的教学过程提供有效的帮助,使学生能够更为深入的理论联系实际,为办好应用型专业添砖加瓦。
高强钢补丁板热成形技术是将两种不同形状尺寸的板料焊接,进行整体冲压和淬火完成制件成形的新技术。补丁板热成形技术在提升整车性能的同时,能够显著降低成本,是实现汽车轻量化一项先进技术。通过对补丁板热成形模工艺设计、结构设计、水道设计、数控加工、装配调试、模具整改各阶段关键控制点进行研究,给出了模具制造各阶段的关键控制点。
采用27t钢锭试制的3Cr16NiMoS钢厚度280〜370mm×宽度1,200〜1,400mm锻制模块预硬化硬度带宽满足不了5HRC要求。通过酸蚀试验、硬度检验、碳含量分析、热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由于钢锭大导致碳偏析严重而影响预硬化硬度不均勾,碳正负偏析差值为0.163%,预硬化硬度带宽为7.5HRC。采用15t钢锭试制,碳正负偏析差值为0.089%,预硬化硬度带宽为4HRC,满足了带宽5HRC要求。
在数控编程前,应先分析塑件结构和模具结构,再对取暖器动模型芯的实体进行分析,区分清楚实体上的分型面、肢位面、顶杆孔、斜顶孔、镶件等。将动模型芯上不需要数控加工的特征如顶针孔、斜顶孔、螺柱的镶件等进行封堵或者删除。然后对动模型芯上有不同作用的曲面分别进行编程,对于碰穿面应适当留余量,对于胶位面应该加工到位,对于避空面应该适当过切,用外形铣削的刀路铣削流道。为了体现塑件上曲面的流线型结构,对不同结构的曲面分开编程。以UG软件为编程工具,对取暖器动模型芯进行数控铣编程,并对编程刀路进行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