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记者斯诺与北京的四次交集

来源 :百姓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bo_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著名记者、“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埃德加·斯诺,一生中分别于1928年、1960年、1964年和1970年4次来到中国,每次来中国都会在北京居住并考察一段时间。斯诺在北京期间,不仅参与了诸多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更以一个西方人的独特视角,对北京这座城市和北京人的生活,进行了详实的观察和记录。将斯诺对北京半个多世纪沧桑变迁的观察和描述组合在一起,就可构成一幅生动细致的历史画卷。
  上世纪30年代:“美好”与“危机”并存
  1928年,斯诺以旅行记者的身份到中国采访。1933年3月,斯诺首次定居北京。1936年夏,斯诺在宋庆龄等人的帮助下,越过国民党军事封锁线抵达陕甘宁边区,会见了毛泽东、周恩来、林伯渠等人,采访5个月后回到北京,此后一直到1938年才离京。
  第一次访华期间,斯诺在北京居住达5年之久,对北京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一方面惊叹于古都北京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一方面也观察到了民国时期北京的落后守旧及民族危机下的现实困境。
  在《安家北京》一文中,斯诺称北京是“亚洲无与伦比的、最雄伟、最吸引人的都市”。对于北京城的自然人文景观,斯诺更是大加赞赏,称北京是“一座设计建造得很宏伟的城市”,一个艺术的宝库。
  斯诺非常喜爱老北京的四合院民居。他说自己和多数在北京的外国侨民一样,最喜欢住在这种“院墙内房子环绕一个小庭院”的中国式住宅中。他对四合院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描写,尤其对其中各式各样的“门”感兴趣。这些四合院“或者由‘垂花门’隔开数个庭院,或者在屏门后是一个小巧玲珑的院子,栽着各种花卉和果树。”通过对这些“门”的观察,斯诺充分领略了中国民居“含蓄”和“曲径通幽”的魅力。


  1934年,斯诺搬到燕京大学担任新闻系讲师。上世纪30年代前期的北京,已然成为进步青年掀起救亡图存运动的前沿阵地。斯诺对那些进步青年的印象尤为深刻,他目睹了抗日战争前夕一代中国青年在爱国心感召下的崛起。
  在1935年爆发的“一二·九”学生运动中,斯诺发挥了重要作用。当时他的学生、燕大学生会主席张兆麟,得知驻守华北的国民党当局在日本的施压下,准备接受华北自治的传闻后,情绪极为激动。斯诺建议“要行动起来”。斯诺的一位朋友尼姆则提到了“五四”运动,认为全中国人民都在等待着北京青年们生气勃勃的迹象,只要青年们行动起来,人民就会支持他们。后来,张兆麟、王汝梅(黄华)、陈翰伯等人,又多次同斯诺商討行动策略和计划。一场轰轰烈烈的学生爱国运动,便在中共地下党组织领导和国际友人的相助下发动起来。“结束内战,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口号也首次被响亮提出。
  上世纪60年代初:欣欣向荣的新北京
  1960年和1964年,斯诺克服重重封锁与阻挠,先后两次访问北京。不同于民国时期的贫富分化、社会地位不平等,新北京的中下层劳动人民,尤其是工人的地位大大提高:没有“仆人”“侍者”“挑夫”之类的称呼,服务行业的人们也统一被称为“同志”;旧社会的人力车夫则蹬上了三轮车,与在人民公社工厂上班的女子结婚成立家庭;工人们的子女还被安置在“托儿所”——而“托儿所”是过去普通群众完全不曾听说的名字。
  与民国时期北京随处可见的“脏”“乱”现象不同,此时的北京在群众的努力下变得十分干净。酒店里的工人和各阶层人士,一般都参加扑灭蚊蝇的持久战;街上的狼犬和流浪猫,也完全绝迹;田鼠、跳蚤等害虫,也得到控制。对于这点,斯诺评价道:“中国确实比其他大多数国家更有效地控制起来。”
  而且,这一时期,新北京城比过去的旧北京城面积大了3倍,人口达700多万,城市建设也在老北京的基础上迅速兴起。斯诺曾受邀拜访了毛泽东在中南海的家。斯诺从新华门进入,穿过一条柳荫婆娑的马路,绕过人工湖和一丛丛的剑花和菊花,一直到达那座“优美的旧式单层黄瓦面的住宅”——丰泽园菊香书屋。毛泽东和斯诺喝了少量的茅台酒,另外斯诺还了解到,毛泽东平时也拿出中国的红酒款待客人。斯诺写道,这种红酒“在华北的酒庄有售,售价为人民币一元。”
  在斯诺眼中,上世纪60年代初的北京,无论精神上还是物质上,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新局面。
  上世纪70年代初:登上天安门城楼
  1969年前后,中苏关系恶化。毛泽东和周恩来希望找到一个“传话者”,缓解与美国的关系。斯诺因为跟新中国的特殊情感成为合适人选,后经中国驻法大使黄镇等人的联系与协商,斯诺夫妇于1970年再度来华。这次访华的经历和见闻,集中载于斯诺的《漫长的革命》一书中。


  《漫长的革命》开篇,便是对1970年国庆节斯诺在天安门城楼上受毛主席接见的记述。“我安详地坐在挤满了人的天安门城楼上,忽然觉得有人拉了一下我的衣袖,转过身来,看见了周恩来总理”。斯诺和妻子被周总理带到毛主席身边,站在天安门城楼上观望,一条大大的横幅映入眼帘——“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国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而当时,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就站在毛主席的另一边。斯诺的妻子洛伊斯·惠勒·斯诺表达了美国人民反对美国入侵柬埔寨的态度,并表示反战的美国人民“不止他们夫妇两个”。西哈努克亲王随即热情回答:“美国人民是我们的朋友!”
  1970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发表了《毛泽东主席会见美国友好人士埃德加·斯诺》一文,并附上了他们在天安门城楼上的图片。《人民日报》发表的斯诺在国庆期间登上天安门城楼的照片,在当时无疑是一件“国际大事”。基辛格曾对该照片的发表评价说“这是史无前例的,哪一个美国人也没有享受过那么大的荣誉……”
  因为斯诺与中国的不解之缘,在他逝世后(1972年2月15日斯诺因病在瑞士日内瓦逝世),人们遵照其遗愿,将他的一部分骨灰葬在北京大学未名湖畔。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鲁迅杂文短小精悍,语言精练,经常采用形象描绘、反语、比喻、幽默等手法,表达深刻的道理和高度的思想内容,具有极强的讽刺效果.例如,在《二丑艺术》一文中,他对浙东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100例兰尾周围脓肿,全部病例于二周内治愈,无一例中转手术,较单纯西药治疗具有疗效确实及缩短疗程的优越性。 The use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
专利申请号:CN201210366467.9公开号:CN103696754A申请日:2012.09.28公开日:2014.04.02申请人: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感应式测井仪器探头短节
对于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的关系的研究由来已久,本文在肯定和批判已有的从微观边际生产力视角出发的实物有效就业研究的前提下,提出从宏观的、长期的层面研究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推动作用,提出并经验检验了货币有效就业假说。分析表明:中国经济中确实存在高增长与低就业的并存,原因是现有的就业增长是低工资水平的就业增长,不能够扩大有效需求而自动产生对就业的需求,解决的途径应该是,将就业增长纳入宏观有效需求的问题当中,用适当工资水平的就业增长来调节收入分配差距,进而扩大有效需求,增加就业。
新闻记者编辑3名要求:1.新闻媒体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2.有三至五年相关记者编辑从业经验3.有独立制定选题、采访、编辑稿件能力活动策划2名要求:1.市场营销、广告相关专业
四月的杭州生机勃勃。春雨初霁,杭城暗香浮动。在国都商务大厦6楼习习佳教育集团教学点,笔者见到了翟立芳校长。初见翟立芳,她和蔼、亲切,一双眼睛和善、温暖,透着睿智。在袅
AZ31 alloy billets of 200 mm in diameter were produced by three different processes of conventional direct chill(DC) casting,low-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casti
赵长茂,又名长玉,生于1954年7月,河南省巩义市西村人,中共党员,经济师, 曾被评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3周年时代楷模第十届爱心中国十大功勋企业家”。其父赵海盈,1931年10月生,农民,勤劳朴实,被乡里誉为“好人品”;其母张淑芳,生于1928年6月,一生善良自强,生三男一女,2011年4月,她与世长辞,享年83岁;其妻贺趁,1955年2月生,祖籍车元村,一生勤奋,被长茂誉为“勤俭持家,患难与
2016年11月26日,古巴革命领袖菲德尔·卡斯特罗逝世,享年90岁。卡斯特罗与中国很早就结下深厚的友谊,中国人都喜欢亲切地称呼他为“老卡”“卡翁”。卡斯特罗是一位为理想而
目的了解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运动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相互关系,为制定相应干预方法和训练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国4个城市7~18岁儿童青少年4 104人,分析儿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