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佳伦 对戏有讲究,在家“女儿奴”

来源 :电视指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刊记者采访宋佳伦时,恰逢电视剧《沸腾的群山》的开播发布仪式,之前一直在赶拍摄周期的他由此才得以借助工作便利回京探家一次。连轴转的工作并没有让他看起来很疲惫,反而是神采奕奕地跟大家打招呼。但是当谈到很久没见的闺女时,宋佳伦眼神立刻就变得柔软起来,笑称每次回家都要先“讨好”女儿,“我一年见不了她几面,每次见面时我眼睛都离不开她,是女儿让我知道了生命的真谛。”没想到在荧幕上铁骨铮铮的汉子也有他自己的“软肋”,与之演绎过的众多“硬汉”角色不同,在家里的宋佳伦是个不折不扣的“女儿奴”,对女儿是极尽宠爱。而这种“刚”与“柔”的转换让大家看到了宋佳伦“硬汉”外表下那颗柔软的心。
  “昨天我闺女见着我特别兴奋,她洗完澡还不睡,一直在等着我忙完回家。我回去后她兴冲冲地要给我讲一个英文版白雪公主的故事,一开始还特别羞涩地说:‘爸爸,我可能讲不好。’我就一直鼓励她,她给我讲故事的时候眼睛都放光,那一刻真的什么都值了。后来临睡之前她交代我:‘爸爸,如果我要是睡着了,你要把我抱到你房间去,我要陪你一起睡。’听到这些真的特别暖心。看到女儿,我就有了无限的动力。我很遗憾没有太多时间陪伴她成长,小孩子几乎每个月就有一个变化,我见证她的变化太少了。有一天她说:‘爸爸,我现在是老师,教你几个舞蹈动作。’她在那躺着,我忽然间就走神了,惊觉我闺女怎么长这么大了。我很愧疚,但也没办法,我要给她更好的生活。”
  最近超负荷的运转让宋佳伦深感缺失对家人陪伴的遗憾,并对记者坦言打算计划一个空闲的时间去陪伴家人,也让自己有一个学习和沉淀的修行期。
  从“二”到“牛”的过程
  提起宋佳倫,大家就会在眼前浮现各种各样的角色形象,有《红高粱》中忠心耿耿的“罗汉大哥”,也有《芈月传》中沉稳机敏又熟稔为臣之道的“樗里子”……此次宋佳伦的又一力作《沸腾的群山》在北京影视频道播出,讲述了建国前后东北工业战线上我党英勇战士们与敌特反动势力斗智斗勇的热血传奇。宋佳伦饰演的东北野战军军长李龙岗与众多反派势力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对于故事的错综复杂,宋佳伦完美演绎了一个“盲流”的军长变形记。对于这个角色,宋佳伦总结道,这是一个从“二”到“牛”的过程:“这个吃着百家饭长大的‘盲流’在经历一系列故事后,在党领导下的队伍里学习和进步,办事由简单粗暴到缜密思考,这种成长和转变也是我当初接下角色的原因。”
  说到演绎这个角色的难点,宋佳伦坦言演一个20多岁的连长需要在状态上有所调整,而且工作量很大,几乎每天都是超负荷运转。“这部戏把我折磨得够呛(笑)。每个人的承受能力都是有限的,我每天平均的工作时间都在十七八个小时左右,但这都是值得的。之前我就和导演合作过,我们非常熟悉,所以在拍这部戏之前我们就谈遇到这样好的戏、这样好的角色,一定要把这个故事讲好,而这就需要时间来讨论和磨戏,就会牺牲一部分休息时间,这是肯定的。”
  作为一部战争戏,其中自然少不了大量枪战、爆破的戏份。虽然剧组保护到位、不打真枪、远离炸点,但还是“百密一疏”,宋佳伦还是从马上摔下来了,“横突骨有五六节骨折,人家说伤筋动骨一百天,我基本上休养一个多月就回去给他们补戏了。现在我躺在床上就能感觉出来外面是不是阴天下雨。”不仅如此,剧组的拍摄环境也非常艰苦,一向以身体好、爱运动著称的宋佳伦在第一个星期就病倒了:“嗓子和眼睛很不舒服,一直在咳、一直在流泪,因为拍摄环境乌烟瘴气的,开灯的时候都能看见灰尘,感觉我像个‘吸尘器’一样(笑)。”提到这些伤痛,宋佳伦只是玩笑般的调侃,敬业态度可见一斑。
  我等了三年,《大运河》这部戏没有理由不接
  在《沸腾的群山》电视剧发布会结束后,宋佳伦紧接着就要赶往《大运河》的拍摄中。这部戏以真实历史事件为源,将宏大叙事与高尚家国情怀完美融合,围绕大运河讲述了官、商、文、民、兵、匪之间的传奇故事,宋佳伦则是“商”的代表人物,饰演一位重义轻利、信奉吃亏是福的商人。谈到《大运河》,宋佳伦坦言这部戏让他等了三年之久,而让他一直执着等下去的原因却是这部戏的导演——张新建。“认定这部戏,开始是因为张新建导演,虽然我们算这次是第三次合作,但是我们错过了很多戏,比如《闯关东》《老农民》。我们是老朋友了,他对我也特别认可,每次他推荐给我的角色都是特别适合我的角色,有时候都觉得他比我自己还了解我,他的戏我没有理由不接。在拍《青岛往事》的时候,他觉得我适合演反派“吉村金一郎”。开始我不喜欢这个角色,后来还是有点赌气的成分去演了。演完之后他觉得是我演过最好的一个角色,超乎了他的想象。所以,《大运河》这部戏他来找我,我就坚定不移地接了。后来详细地看了剧本,觉得这个人物写得非常好,把一个重义轻利的商人刻画得非常令我感动,真的没有理由不接这部戏。”
  说到老朋友张新建导演,宋佳伦眼中敬佩之情溢于言表,而两人一直合作默契的原因也是因为互相欣赏、互相信任。“他是保持初心的人,曾经有很多大资本的剧想跟他合作,但只要是不喜欢这个项目他就不去做这件事。拒绝一些诱人的东西,我觉得这是一个艺术家在坚持自己的良心。我特别欣赏他,反过来他也欣赏我。虽然他很少当着我的面夸奖我,但是其他人跟我讲,导演觉得跟我交流起来特别合拍,每次演绎角色都没让他失望过。我觉得这种互相的欣赏是良性合作的基础,从而也打下了做好朋友的基础。”因为彼此知道对方的习惯,在拍戏的工作中导演很少用当下“调教”演员的方式去“刺激”宋佳伦,“我们通过百分之五六十的沟通就能达到百分之百的默契。”宋佳伦对于合作的驾轻就熟也体现出两人交情的深厚。
  工作使我快乐,嫌累趁早别干
  12年来,宋佳伦的演艺道路走得非常稳健,“一个萝卜一个坑”地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被大众所熟知的生动形象,而他却坦承演员不是万能的,在他没有找到自身和角色融合的点时非常的苦恼。对他来说最痛苦的是自己的演绎没有让导演和观众满意,而其他的那些小伤小痛与之相比都不值一提。“有人说做演员压力太大,我觉得那都是属于特别矫情的话。这是这份职业的特征,也是应该承受的,如果嫌累就趁早别干。我下着大雪光着膀子、桑拿天穿着皮袄、悬崖上跳水、被炸点崩飞、骑马摔骨折、陪伴家人时间短等等这些都是职业特性,是我应该承受的,所以我很少说苦喊累,演起戏来我反而特别的踏实、有归属感,工作使我快乐(笑)。”   当自己成功地塑造一个角色,使之鲜活地“立”起来时,那种满足感和认可感充盈着宋佳伦的内心。而当听到观众对角色认可时,宋佳伦又显得非常谦虚,笑称自己演戏的方法特别“笨”,就是多看剧本、深入情景地去理解人物的逻辑,从而进行形象架构。“我必须把这个人物在我的脑子中立起来,形成鲜活的人,才能在表演中让角色在观众的心里‘活起来’。”
  在现场拍戏,宋佳伦打趣地说道,自己有很多“穷讲究”和“老规矩”。舞台剧出身的他对排练场有着特殊的习惯和情结。“我有一个习惯,如果晚上开演,那晚饭我一定不吃。老话讲‘饱吹饿唱’,如果吃饱饭再演,状态一定是不对的。再有一个我自己的规矩,就是在开演之前的半小时别人是找不到我的,我画好妆后一定会找个没人的地方让自己静下来。还有就是我绝不允许有人在侧幕条站着,因为舞台上表演的人是可以用余光看到的,这对演员是有影响的。甚至于原来我进排练场之前,都是要好好地把手和脸都洗干净才进去的。我觉得排练场对我来说是神圣的,虽然后来也没有这种仪式了,但是尊重依然在。”
  在舞台剧养成的习惯也沿袭到宋佳伦的拍戏现场。“拍戏时我不爱聊天或者干别的,我让自己尽量保持在一种情绪里。手机也肯定是设置静音模式,‘拍戏时手机响’绝对不会出现在我身上。当然我也合作过特别厉害的演员,开拍之前还在开玩笑,那边喊预备开始眼泪就立马下来,我崇拜死了。我做不到这么厉害,我只能用自己的‘笨’方法。”说到这,在宋佳伦调侃自己的打趣中,让大家无不对其敬业的精神所打动,而他将“演艺”看得如此神圣也令人动容而有所感悟。
  对话宋佳伦
  “暖心”阮经天,磕磕碰碰成为增进感情的利器
  Q:“李龙岗摒弃一切世俗的成见,与冬梅生死相随”,这在当时的年代以及现代都实属可贵,你觉得这部剧是对当下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传递一种什么样的爱情价值观?
  A:我作为70年代出生的人,演绎战争年代的爱情感受就是“美好”。这种感情特别纯粹,那种对承诺的执着让我非常动容。比如说那个年代两个人都是在结婚当天才认识,第二天一早男的就要去打仗了,留下一句:‘媳妇,你顾好家里,等我回来。’因为这一句话,媳妇在家等了一辈子。李龙岗对冷冬梅的感情非常执着,因为他认为冷冬梅遭遇了那么多的磨难伤痛是因为他,所以他一定要照顾她,就算冷冬梅数次拒绝,他也不放弃。这种单纯和美好我到现在都非常羡慕,现在对爱情的承诺已经没有以前的含金量了。所以我很希望大家都尊重爱情、尊重爱人、尊重你自己的承诺。
  Q:在《扶摇》中饰演阮经天的父亲德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A:我很少去客串这种分量很少的戏,开始我是不情愿的,因为这个戏打乱了我已经安排好和家人的休息计划,但是后來看了剧本和人物介绍我觉得这个人物虽然戏少,但是非常值得。我在《扶摇》这部戏里饰演阮经天的父王“德王”,他是一个风流倜傥、重情重义的“渣男”,至于为什么“渣”我就不能给你更多的剧透了(笑)。最可笑的是阮经天,他根本就不知道我是他爸爸(笑)。剧本描绘这个人物的篇幅太少,每条线索出来都显得特别突然、没头没尾的,但是我跟导演商量之后丰满了一下这个角色的特点。前一阵我才拍完这个角色的几场重场的戏份,简直太虐心了,拍完了之后杨文军导演非常满意,就说:‘老同志,这几场戏立得不错。’其实说实话,如果没有这几场重场戏,德王这个角色可有可无,而我就是冲着这几场戏去演的,付出多少都是值得的。
  Q:在《扶摇》的拍摄间隙和杨幂、阮经天有什么有意思的、好玩的互动?
  A:跟幂姐接触的太少了,她真的太忙了,我从来没见过三个组在等待同一个演员(笑)。因为我们是ABC三组,三组同时排上她的戏,她在仨组串着拍,幂姐真的特别敬业。
  还有那个盔甲真的超级重,都是真皮的,而且穿上像变形金刚,胡可一看我穿那身衣服就说“变成汽车、变拖拉机”(笑)。
  打斗的戏非常的好看,阮经天是一身白袍,我是一身红盔甲。记得有一天特别悬,有一个用剑下劈的动作,我有点偏高了,打到了阮经天的额头,庆幸的是我们用的是木剑,如果要是铁的或者很锋利的剑肯定不敢想象。当时手都能感觉到震了一下。我特别抱歉,但阮经天为了不让我愧疚,开玩笑说:‘我脑壳很硬的。’当时心里觉得特别暖。虽然后来又有了一些磕磕碰碰,有一次他打到我的手,一下子肿起来了,但是我觉得这种磕磕碰碰成为了我们增进感情的“利器”。
其他文献
2010年10月18日,香港将军澳电视广播城,103岁高龄的邵(逸夫)爵士在港姐陈庭欣和庄思明的陪伴下,将颤微微的手放在蛋糕灯上,启动了TVB43周年台庆亮灯仪式,拉开了持续30天的“台庆月”序幕。这是TVB每年最盛大的节日,所有演员都悉数登场,六叔已经成为TVB的精神代表,但是2010年10月18日这一天将定格成历史,今后TVB台庆再也不会出现这样的画面。2011年3月31日,TVB正式卖盘,“
指南艺员大数据  中文名:何乙轩  身高:165cm  体重:42kg  毕业院校:北京电影学院  爱好:声乐、跳舞、钢琴、轮滑、马术  ★演艺经历:《日落天通苑》《暗夜良人》《钢的琴》《惊魂绣花鞋》《哈喽道格》  ★推荐影视剧类型:现代剧、古装剧、悬疑剧、年代剧、喜剧  ★演艺发展空间:从小登台主持,曾参加湖南卫视及中央台少儿频道主办的比赛,并多次获奖,小学期间拍摄广告片。在考入北京电影学院之后
他五十知天命;却偏偏不信命。剑走偏锋;顺应时代成为颇受争议的“男媒婆”。她,中年“失婚”;却坚韧而顽强。用自己赢弱的肩膀开始新的生活。  初恋女神的出现,让他沉寂多年的心又开始燃烧……但求爱之路布满荆棘,女儿爱上女神前夫;师弟想变成女婿。女神女儿的以死相逼。他最终能否得到女神的芳心?  32集都市爱情喜剧《男媒婆》以潘长江饰演的丁二春经营“全成热恋婚介所”作为开端,丁二春偶然重遇梦中情人白小青(张
根据南派三叔原著改编的热播剧《老九门》,俨然成为暑期档的“话题王”。除了“颜值满分、特效一块五”带来的品相保证,东方卫视遥遥领先的收视率也为该剧保驾护航。在它之前,东方卫视上半年已经创造了几个“爆款神话”,如《芈月传》《欢乐颂》;而下半年还将推出精品化现实主义大戏《中国式关系》、精品大古装戏《锦绣未央》……一部部“爆款”剧背后,是东方卫视“机智”购剧与“精准化”排播的结果。近年来,东方卫视选片有方
希望观众通过《法医秦明》了解法医的工作  Q:现在网剧的制作更加精良,甚至超越了电视剧,你怎么看待网剧未来的这种发展趋势?  A:对我自己来说,我可能打开电视的频率越来越低了,越来越多的时间我是用更小的屏幕在观看,手机、IPAD,或者电脑。因为这样我可以自己规划自己的时间,我想在什么时间看,而不是等它什么时间在播。我认为未来是一定会偏向这种小屏观看的,而且有一些影片原来可能90分钟,我必须得正襟危
中国的电影观众和票房永远都充斥着互联网时代的魔术色彩,任何大咖级的战略投资家都绝对无法预测影片的艺术价值在中国的院线会兑现几何产业价值。大投入的折戟沉沙和小成本的黑马奔腾汇着两种不同颜色的眼泪,完美的豆瓣评分和惨淡的票房数字如同滑稽的黑色幽默,已经成为中国电影界的文化常态。无论爱恨情仇,中国的院线和观众对于所有洋溢着电影激情的电影人都是挥之不去的成败萧何。  捏提·蒂瓦离和他的“摔跤爸爸”同样也是
抄袭者,在过去一旦事发,就再无颜面留在他所处的那个领域,要么改行,要么消失,要么自尽以谢天下。  那是过去。  现在,抄袭者在完事儿之后,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有的还会公然挑衅被抄袭者,甚至把自己的抄袭之作寄给受害者示威。更有奋勇争抢这种抄袭作品的公司,认为抄袭被曝光是好事儿,省了他们的宣发费。  这一切的原罪,可能还是因为资本炒作IP成为利益极度膨胀的战略资源所致。无论用什么方式,只要完成了大IP
我记得自己刚上小学的时候,妈妈带我去看一种特别老的民间戏曲,当时样板戏的时代刚刚过去,所谓的“封建文化”可以露头了,老百姓近乎疯狂,现场人山人海。妈妈把我顶在头上看,我只能远远地看到仙山琼阁一样的舞台,什么也听不到。最后,我们俩差点被人踩死了,妈妈拼了命才把我顶出人群。这是我观赏文艺作品的开始。  我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因为打腿仗,把大腿撞断了,就一直在医院住院,躺着一动不动。当时最好的一个伙伴就是
古装剧的称呼似乎更正规,更体面,把“剧”替换成“戏”虽然意思不变,却变得更口语化,更轻松,更多了想象的空间和玩味的余地。所谓古装戏,指的自然是时代背景设定为古代的电视剧。古装戏可以说是我国特有的电视剧类型,这当然与中国历史有很大的关系,美剧虽然称霸世界,但因为美国只有200年的历史,所以它的剧集虽然多元化,却少有古装戏。从商业动作的角度来看,古装戏所花成本要高于现代戏,但由于古装戏更容易运作,有古
长久以来TVB在香港一直是一家独大,虽然还有个亚视是免费电视台,但无论从艺人的知名度还是经典作品的数量与质量上,都难以与TVB抗衡。但是TVB一家独大的局面有可能从今年开始被打破,香港特区政府拟增发三家免费电视节目服务牌照,增加竞争、改善节目质量,消息一出,算是点燃了香港电视圈的战争。有“电讯魔童”之称的城市电讯主席王维基已显示出破釜沉舟的决心,不惜出售城电的电讯及宽频业务,套现约50亿港元,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