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三立调侃骆玉笙

来源 :慈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mkk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是马三立和骆玉笙两位大师诞辰一百周年,马三立是1914年10月1日出生,骆玉笙是1914年8月31日出生,都属虎。在艺术上,他们不仅是天津市曲艺团的“一山二虎”,而且在政治上也分别获得令人敬佩的荣誉:生前他们都是老政协委员,同时,马三立还被评为天津市优秀共产党员,骆玉笙被授予“心灵美的文艺工作者”称号。在业内,这二人还有许多别人不知道的关系。那就是骆玉笙的父亲骆彩武虽是戏法艺人,但也说相声,在相声门户中,他是马三立外祖父恩培的弟子。所以,他们不是外人,关系特别好,尤其是晚年,两人都不能演出了,患病住院又都住在天津总医院的高干病房,房间也都挨着。有趣儿的是,这两位老人在与疾病做斗争时,乐观、豁达,还经常在一块儿调侃“砸挂”。
  马三立晚年耳朵有点儿聋,有助听器,他嫌乱,不愿戴。
  他的小儿子马志良给他买了一个多功能表摆在桌上,说:“您眼神不好,耳朵也不行了,把声音给您调大一点。一摁就可以报时,再一摁还可以报气温。您根据温度,增减衣裳。”
  有一天,駱玉笙过来了,一进门就问马三立,说:“哎!三立,你耳朵在家吗?”
  耳朵有自己出门溜达去的吗?她拿马三立“砸挂”。
  马三立明白,这是问他戴助听器了没有?怕他听不见,所以他也拿她找乐儿。
  骆玉笙比马三立大两个月,马三立管她叫大姐:“骆大姐,您有事?”
  “我要出去,想问问外头的气温。”
  马三立成心跟她打岔,假装听不见:“什么?”
  “我问外头的气温。”
  “哦!你找程咬金?”
  “嗨!我找程咬金干吗?!”
  这是骆玉笙的一个笑话,马三立还根据这段笑话,编过一个小段。
  事情的缘由是:骆玉笙在北京开会,住宣武门外招待所,有一个朋友打电话请吃饭,老太太说:“挺近,不用接,我坐公交去。”
  对方说:“也行!您乘公交车,坐三站地,在缸瓦市下,我在汽车站等着您。”
  骆玉笙说:“好!你就在那儿等着吧,我坐公交去!”
  然后出门上了公交车,售票员就问她:“老太太,您到哪儿呀?”
  “我呀!到瓦岗寨。”
  “啊?瓦岗寨?”汽车上的人全乐了!她马上醒悟了!赶紧说:“不!不是瓦岗寨,是日内瓦!”
  “日内瓦?”
  “您拿我们这儿当飞机场了?”
  那个售票员也明白了,说:“老太太,您是去缸瓦市吧?”
  “对!对!缸瓦市。”
  根据这个事实,马三立编了一个小段。今天是成心跟她打岔,人家问气温他说她要找程咬金!
  “我还上瓦岗寨啊?!”老太太还给他翻“包袱儿”,她知道这是和她开玩笑,便说:“还提程咬金?你呀!跟我‘使活’呢?”
  在业内,管演节目叫“使活”。
  马三立还假装没听清:“什么?”
  老太太大声嚷:“你——使——活——呢!”
  “哦!‘铜壶加锅(同胡家郭)’呀?!”
  这又是一个故事。有一次北京来了一位骆玉笙的客人,要到老城厢找一个“郭家胡同”。老太太说:“好!我领你去!”这时候,她的徒弟刘春爱说:“老太太,我领着去吧?”
  “不!城里我道熟。”
  他们就一起到了老城里,然后刘春爱一看:“呵!到了,这写着了——郭家胡同!”
  老太太一看,说:“不对!不对!什么郭家胡同?你看这不写着了吗?‘同胡家郭’。”她给念反了!
  所以当骆玉笙说:“你使活儿呢?!”
  马三立便跟她打岔说:“哦!‘铜壶加锅(同胡家郭)’呀?”又揭她的老底儿!
  这时骆玉笙大声说:“我问室外的气温!”
  “哦!我明白了,特别方便。”然后一摁这个表,“叮咚”。多功能表报出:“室内温度20度”。
  “我不是问室内,我问室外!”
  这回是马三立真没听见,但他以为骆玉笙没听见,马上说:“你没听见?”又摁了一次:“叮咚”,“室内温度20度”。
  老太太说:“得!我跟你说话呀,比我唱一段都累!得了您呐,我走了!”
  马三立也生气了:“她真聋了!我摁了两遍,都没听见?!”
  他还说人家聋了?!
  曲艺演员之间互相调侃“砸挂”是一件特别有趣的事,尤其是当某个人让大家一起“砸挂”的时候,就更可乐。◎
其他文献
退休之后,老伴儿就一直忙得要命。刚退休那阵子,尽管年纪不算太大,正想享受退休生活的快乐与清闲,然而,外孙子、孙子相继出世,女儿、女婿,儿子、儿媳妇都说工作太忙,没有精力管孩子,把孩子托付给老伴儿照料。谁知道,这一管不要紧,从呱呱落地的孩子一直管到小学毕业。此时,老伴儿从55岁的准老人变成了将近古稀的名副其实老年人。连我这个退休老头儿也参与到照看孙辈的行列,接送孙辈上下学、每天陪孙辈写作业、带孙辈外
阳春三月和煦的风轻拂着大地,湛蓝的天空中朵朵白云悠闲地飘浮着,时而变换着形态带给人以无尽的遐想。等待了一个漫长的寒冬后一株株桃花、杏花已等不及枝条穿上绿装,争先恐后地从枝头探出花蕊,急切地想要呼吸着春天的气息。新的生命开启了新的希望,大地也即将迎来五彩缤纷的色彩。  寒假的安静过后,学校门前又恢复了以往的喧嚣。临近下午四点,协会大门从外面推开一位穿着校服背着书包的男孩走了进来,紧随后面跟着进来一位
他一再跟我们说:“我捐的就是几个小钱,比不上人家慈善企业家。我也就是圆自己儿时的梦想,给困难家庭孩子一些希望。”  这是年届90高龄的江苏淮安市淮安区退休教师方白接受我们采訪时说得最多的话。方白出生于淮安,但一直在天津海河中学任初中语文老师,退休后回到淮城办事处运东村4组,以每月370多元租了老村部居住。  方白告诉我们,他对老家有很深感情,1981年就回来居住了,1990年才办了退休手续。每月退
“今天我们正式启动第十一届‘中华慈善奖’评选表彰工作。”民政部慈善事业促进和社会工作司司长贾晓九表示。  9月2日,民政部举行第四个“中华慈善日”专题新闻发布会。贾晓九在发布会上介绍了今年“中华慈善日”系列活动安排。  在民政部层面,一是于8月23日召开了座谈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重要指示精神。二是确定了“中华慈善日”标志,制作了标志宣传视频,印发了使用管理通知。三是正式启动第十一届
2017年9月5日是我国第二个“中华慈善日”。当晚,由中共扬州市委、扬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扬州市慈善总会、扬州市民政局承办的“大爱之城”扬州第三届公益慈善义演晚会在扬州会议中心学术报告厅如期举行,演绎大爱扬州的慈善感人事迹,表彰首届“扬州慈善奖”,爱心企业对义演晚会进行举牌捐赠。220家企业、6位人士在义演晚会上踊跃奉献爱心,共捐赠善款4400万元。  中华慈善总会会长助理陈砚秋,江苏省慈善总会会长
天士力集团在不断发展的同时,始终不忘社会责任,积极支持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在非典肆虐的时候,他们更是一马当先。     2003年5月23日下午2点,3辆轿车、一辆吉普车、一辆旅行轿车由天士力集团所在地出发直抵北京集中收治SARS病人的小汤山医院。  车里坐着神情泰然而又凝重的天士力集团总裁闫希军,天士力有关部门领导、专家和我这个唯一的随行慈善记者。  比起前些天,北京
他放弃三甲医院院长职位,建起国内唯一的艾滋病患儿学校;他既是校长,也是家长,十几年如一日守护艾滋病患儿。他就是曾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郭小平。  十几年前,作为临汾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郭小平主要职责是治病救人。2003年,郭小平接触到了第一批艾滋病人,他们大多因卖血和輸血而感染艾滋病病毒。那时,郭小平给隔离区起了一个温暖的名字“绿色港湾”。然而,更让他感到痛心的是,有些病人的孩子通过母婴传播也感染
摘要:前不久,我的一个亲戚上网与我视频聊天,她家住在美国的爱荷华州。孩子有六岁左右大。这天,正赶上孩子的学校搞开放日,学校负责人要求孩子家长参加,并要求家长拿出自己的特长给孩子们展示,目的是给孩子们一些激励性的业余学习兴趣。我的那个亲戚把从中国带去的文房四宝拿了去,利用一张课桌把它摆了上去,又拿把椅子坐下,铺开纸墨,开始伏案书写,不一会围来许多家长和孩子,她书写的中国字吸引了许多孩子和家长,瞬间,
去年春天,我与老伴儿结婚50年。回忆我与老伴儿50年的金婚岁月,最最难忘的就是9平米婚房的故事。小小9平米婚房,记载着我与老伴儿相濡以沫的感情,也表达了我们甜蜜的真情,我与老伴儿共同演绎了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青春之歌。  1968年的春节,我与老伴儿正式登记结婚。结婚那天上午,老伴儿还在学校工作,需要到咸水沽一带,开展兵源政审调查。下午回到学校,领导对他说:“辛苦啦!回家结婚吧。”就这样,我穿了一
慈善事业发展到现在,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主要有:慈善组织多样性、政策法规文件越来越多、政策法规与我们实际工作中遇到问题之间的冲突。  一、慈善组织多样性  目前省登记基金会55家,宁波登记基金会是36家,慈善组织46家,其中取得公募资格的是16家。相对来说取得公募资格在慈善组织并不多,主要原因:一、民政部门对于公募资格的审批目前还是从严控制。二、基金会登记条例还在,基金会还具备原来条例规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