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武的背影(外三首)

来源 :飞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racle_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麦子收割了,麦茬还站立着
  整整齐齐的西夏文
  它们重新活了
  纵横着这片疆土
  燕子急速飞过
  多么像西夏王,逡巡的哨兵
  远了,就慢慢被蓝天消化了
  看任何一朵云
  它们都是燕子背上的天马
  仰天长嘶
  汉家草原
  风,吹醒这千军万马
  在汉朝
  在鸠摩罗什寺
  在刀光剑影中
  半城风的甘州
  芦苇,在风中
  一夜一夜地说悄悄话
  它们彼此矜持又保持一定的距离
  亲热
  黄昏,人静
  它们就点起一盏盏红灯笼
  向我倾诉
  半城的风花雪月
  秋天的红
  冬天的白
  酒泉酒
  酒泉风大,今夜不出城
  想你了:怀抱的沙子就响出今夜
  所有的响
  酒泉,路黑
  星星点灯
  月牙,月牙
  风削成一个人
  酒泉,酒泉
  阳关斜
  大地捧出的沙海
  是我的酒杯
  西域西
  风,赶着一脸无助的辽阔
  抽打,西域西
  茅草翻飞,跌落
  被鞭子抽打了无数次
  这种自由
  这种活法
  满天星星的灵魂,闪烁
  有一些我熟识
  在我的生命里照亮
  等我
  每只羊,每片云,每天都走陌生的路
  爬上山头,翻过长城,出阳关
  碰到一丛还活着的草
  它们对空旷磕头
其他文献
美丽的三月  与春风相守,在花间徘徊  突然有一种心情很温柔  就是想你了  一种相思两种闲愁的忧郁那只是别人的苦闷  我一抹微笑诉说  花开了你就来了,你来了花就开了  冷月无殇  细雨轻飞的五月  那一树的泪珠都是深情  风吹过,撩拨寂寥的心弦  眉头紧拧成你走后的期盼  微笑的风在花开中写下一段故事  彩绘一颦一笑的痴狂  眉间美丽了你的到来  眼中流下你去时的心酸  五月深情也孤单  如果
期刊
叶子,女,原名郭美艺,1976年生,中国作协会员,鲁迅文学院第十八届高研班学员,福建省文学院2010-2012年签约作家。已出版中短篇小说集《咖啡人》、《生活的虚构》,长篇小说《安身立命》、《板桥林家》、《原乡》,散文集《秋风带凉亦漂亮》。长篇小说《原乡》(与台湾陈文贵合著)同名剧集在央视热播。曾获林语堂文学(小说)奖、福建省优秀文学作品奖、福建省蔡友玉青年中短篇小说奖等奖项。在《山花》《清明》《
期刊
《崆峒人》(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年1月出版)写的是建国以来发生在平凉崆峒村的故事,它通过主人公柳瑞芬的坎坷遭遇反映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现实,讴歌了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辛勤探索的伟大实践,展示了数十年来西北农村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折射出一个备受艰辛的特殊时代的风采和人们内心焕发出的光芒,揭露和鞭挞了暴行与丑恶,有力地弘扬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朴素的价值取向,对人民所遭受的苦难
期刊
绿竹神气,枝叶常青。从北纬46°往南自由地生长,是遍布地球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的植物种群。在温暖湿润的蜀南大地,更是葳蕤丛生、种类繁多。千万年来,蔓延在时光的每一个基点,生长在空间的每一个角落,坚贞不渝,青澜似海。  每年春天,润雨过后,竹子繁茂的叶片会长出一年中最好看的颜色。细长的竹叶犹如一把把精巧的剪刀,将夏秋冬一一剪去,独留下春的记忆,碧玉成妆,四季如一,年年如此。丘陵山麓,溪岸河畔,庭院野
期刊
一辆大卡车从我面前疾驰而过  它强大的气势  几乎改变了风的方向,几乎让我的骨头  摇摆不定,让我的立场  倒向草木的一边  它的后面,从近往远  依次是一辆拉草的农用车  一个骑摩托的羊皮贩子,再往远  一段路空着,倒退着  一直退入了祁连山巨大的山口  这些同路的,静止不动的  甚至反向而行的人与物  由于我与天空的视觉发生了弯曲,看起来  仿佛都在追赶它  而它仿佛也急于拉开与它们的距离  
期刊
旧时光  感谢那些绕不过去的生活,那些苦和甜  感谢它们小小的触角,和说不出的爱  旧时光让我变得温存、安静,如枕边的  书卷,页码间淡蓝色的湖泊,轻轻荡漾  让我静候从西边吹到东边的风,让那些  深入到言语里的骨刺,更深入一些  让那些岁月的黑停于指尖,让那些  内心的图景,像一张创可贴,被轻轻撕去  怀里抱着世界的人,宠辱不惊  在生活反刍中变老的人,不紧不慢  风花雪月之间,一阵烟尘之上  
期刊
早已不用骑马取经  也不必虚构猴子作徒弟  可又分明在电视剧里  民族服饰的美女  肯定都不是妖精变的  微笑的路人  好像都在哪里见过的  阿克塞  一座精美的草原新城  骏马与钢铁比翼飞驰  人们生活着并快乐着  传说由冬不拉保管  轻歌妙舞里岁月日新月异  我被一种叫时间的东西  攫住,好大一会儿  找不到自己  地名别解  博罗转井  好像一个哈萨克汉子  骑在马上  回到故乡  为了让惊
期刊
小地方  很可能,这就是我所期待的祖国——  细水,草地,野花,树林,一本命运之书  把水给口渴的人,把面包给饥饿的肚腹  把爱给一个孤独的女人,让她在半空飞翔  嘴唇是琴弦,衣服是黄金,在这里——  用来写作的时间比睡眠的时间更长——  你在一张纸上写下什么,什么就是  你的,世界拥挤,但是生活优雅  夜晚需要慢慢等待,爱着一个人  像羊一样,只需要吃着青草和树叶  林间有风,河水无声,在这里—
期刊
“我像邮票那样大小的故乡是值得好好描写的,而且,即使写一辈子,我也写不尽那里的人和事。”这话是荣获了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说的。福克纳一生创作了19部长篇小说、120多篇短篇小说,构造出了他影响深远的位于密西西比州北部的约克纳帕塔法县——按福克纳自己的说法,那是“一个有各色人等的金矿,我也从而创造了自己的天地”的文学世界。  那是福克纳的文学世界,也是他的家乡社会,他的精神世
期刊
风吹玉米地  那么多的长笛  竖着吹也能横着吹  那一亩田 还可以是一架手风琴  托举起乡土上的立体声  枝叶轻颤 每一棵庄稼的内心  都有一管激情一个鼓胀的风箱  这时候的庄稼人 就会舒展粗枝大叶  把肥硕的手掌拍到一起  我亦有了写诗的冲动  把一些长长短短的句子 横着吹竖着吹  有时候 还将古铜色的背脊对着青天  让玉米棒棒擂几下鼓  一棵老玉米的自述  请读懂我发上的风霜  日渐褪色的粗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