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生在1948年的国民党第六十军起义是解放战争中我军第一次争取国民党整军起义的光辉战例,对瓦解国民党军、夺取辽沈战役的全面胜利具有重大意义(肖华将军语)。虽然据此编写的两部影视片《兵临城下》《长夜春晓》也红遍全国,但起义的联络过程却一直鲜为人知。笔者曾采访了这次起义的“信使”李峥先先生,他在解放后长期工作生活在山东省菏泽市,向笔者详细披露了他在长春起义中担任秘密“信使”的经过。
策反成功
李峥先是云南白族人,生于1910年,为抗日报国而投笔从戎,参加了著名的“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以军功晋升为上尉连长。日军投降后,他以国民党六十军一八四师参谋、少校团副身份随军赴越南接受日军投降,后在国民党第六十军一八二师五四四团任营长、副团长,1947年在吉林南部双阳与我东北野战军交战中负伤被俘。被俘后,我东北野战军为他医好伤,送到哈尔滨解放团学习八个月。在共产党的政策感召下,他逐渐有了革命的觉悟。此时,东北解放军对长春围困已达半年之久,为了加速长春的解放,促成国民党长春守军起义,1948年4月,解放军东北军区决定派李峥先和原国民党第六十军一八四师五五一团团长、被俘后参加革命的张秉昌等人,以遣俘的方式回到国民党第六十军做策反工作。
国民党第六十军是滇系人物龙云、卢汉长期控制的一支部队。1945年秋天,蒋介石为打击龙、卢集团,进一步控制云南,在派滇军去越南接受日军投降的同时,强行改组国民党云南省政府,夺了龙云的军政大权。1946年,蒋介石又将六十军海运到东北参加内战,六十军在辽南、吉林地区几次遭我东北野战军重创后,于1948年3月8日被迫溃退长春。六十军和蒋的嫡系部队新七军统归驻守长春的时任国民党第一兵团司令郑洞国指挥。
进入长春后,李峥先、张秉昌二人首先在中下层军官中进行策反,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大家都说:“六十军除了起义,别无生路!”在此基础上,李峥先、张秉昌不断寻找各种借口接近军师级长官,进行“旁敲侧击”,并把大家的共识不断巧妙地“泄露”给他们,给了六十军军长曾泽生等上层军官很大的压力,再加上当时的紧迫形势和其他许多同志的共同策反,曾泽生逐渐产生了走向光明的思想。
1948年10月10日凌晨5时许,国民党第六十军二十一师师长陇耀专门派人把李峥先和张秉昌叫到师部,神秘地说:“你们重回六十军的任务,军部早已知晓。这次请你们来,有个重要事和你们商量。曾军长、白师长(白肇学,时任六十军一八二师师长)和我已决定率部起义,并正式派你和张秉昌作为六十军的全权代表出城与东北解放军接洽起义事项。”陇耀又说:“我们这次起义的目的,是为了云南三万健儿的生死存亡,因为蒋介石来令逼我们迅速突围向沈阳靠拢,可我们几次突围未成。在这生死攸关的紧要时刻,我们不得不以起义方式投向东北解放军。”
李峥先点点头回问:“去东北解放军那里还有什么要求和条件吗?双方还有应取得相互协调的问题吗?”陇耀斩钉截铁地说:“这是参加革命,没有什么条件!但要协商好以下几个问题:1.明确部队起义的时间、行进方向、路线、到达的地点;2.为了避免两军误会,双方应明确规定通讯联络、口令信号;3.对起义部队的服装、粮秣给养的补给问题;4.最后要求,不要把起义部队分散打乱编制。”
李峥先又发出疑问:“假若东北解放军向我们二人索要六十军准备全军起义的凭证怎么办?”陇耀随手从内衣取出一封信,庄重地交给李峥先、张秉昌说:“这个我们早想好了。这是曾军长、白师长和我三人亲自签写的,带去呈交东北解放军负责人,如果我们失信的话,可将此信公之于世。”
双方谈判
事不宜迟,当天上午9时,李峥先、张秉昌就出城赶往东北解放军驻地。12日一早,东北解放军围城兵团部政治部主任唐天际、参谋长陈光和刘浩(1946年5月受中央委派到东北做策反滇军工作,时任东北局滇军工作委员会副书记)等一行几人接见了他们。李峥先、张秉昌把六十军委托他们作全权代表出城联络起义之事作了汇报,并把长春城内已经极其困难、新七军军长李鸿病重等近况也作了详细汇报。
唐天际对六十军的起义深表欢迎,高度赞扬曾泽生、陇耀、白肇学投向光明的义举,并问:“部队要起义,曾军长、陇师长还有别的打算吗?能不能在部队起义时把郑洞国兵团部和新七军一齐干掉,作为部队投向人民的第一功啊!”李峥先回答说:“陇师长没讲这个。”唐主任又问:“提出什么条件没有?”李峥先把陇耀交待的“参加革命没有什么条件”和那四条要求作了汇报。唐天际听完后微笑着说:“参加革命没有什么条件,很好、很对。”
13日早饭后,唐天际等人又继续和李峥先、张秉昌谈话,唐天际说:“我们很欢迎六十军起义,陇师长提出的那几条要求和双方必须协调的一些具体问题都很好解决,请转告曾军长、陇师长放心!但还有些重大问题不知对你们谈了没有,如昨天说的消灭郑洞国兵团部和新七军问题,如果你们不打他,他要打你们怎么办?部队要行动,长春市内的治安秩序怎么维持?长春市几十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如何保障?许多公私物资、门市、建筑及物资仓库怎样保护?怎么设法不致遭受破坏、不受损失?”李峥先只好如实回答:“首长问的这些,我们来时陇师长都没有说。”
唐天际顿了一下,又接着说:“这些重大的问题都没谈,看来你们两个同志还要再跑一趟,请曾军长、陇师长再进一步研究研究,另派正式代表再出来谈。”李峥先当时心想,如果回去另派正式代表来会谈,那么,部队行动的时间势必要拖长,所以着急地对唐主任说:“我们既然欢迎六十军起义,干脆答应他们,命令他们什么时间把部队拉出城,带到什么地点集合不就行了吗?再说命我们再入城,曾军长他们不相信怎么办?”唐天际说:“同志,这么重大的事,不商妥,怎么能那么简单行事?刚才说的几个问题很重要,需要双方很好地商量,否则是要出问题的。至于说曾军长不相信你们的问题,你们可以推到我们身上,就说你们两个是我们释放回去的,当全权代表不合适。”接着就研究派正式代表问题,究竟谁出来最合适呢?曾军长和陇、白两师长都是主角不能离开,副军长杨炳灵回云南未归部队,军参谋长徐树民是蒋介石的忠实门生,最后确定让李佐、任孝宗两个副师长来一位。
13日午后,李峥先、张秉昌再次进入长春。黄昏时分,曾泽生、陇耀接见了他们,李峥先、张秉昌详细汇报了有关情况。曾泽生开始很高兴,但听后批评二人说:“派你们三人当全权代表不行,还要再派正式代表会谈,时间这么紧,万一蒋机一来,不就麻烦了吗?”李峥先忙把唐天际主任谈的那几个问题的重要性说了一遍。曾泽生说:“解放军提的第一条就不大好办,郑洞国是个好好先生,李鸿又在重病中,我们在一块相处这么长时间了,怎么能乘人之危下手呢?其余几条我们照办就是了,派你二人去不行,又该派谁去呢?”李峥先说:“另派正式代表的人选问题在那边也共同研究了,经反复分析认为李佐、任孝宗这两位副师长随便选一位去都行。”
曾泽生还在犹豫不定,此时已是13日午夜。李峥先又急切地说:“军长,不能再犹豫了,我听说14日四野要对锦州发动总攻击。”曾泽生听后表面上好像还很镇定,但内心已很紧张,立即命令副官派人把李佐、任孝宗两位副师长找来。曾泽生当即将他们作为正式代表出城接洽起义之事作了简单交代,仍让李峥先陪同一块去,并将蒋介石要六十军立即突围向沈阳靠拢的手令交三人带给解放军,以表诚意。
14日凌晨2时,李峥先和李佐、任孝宗三人悄悄出城,第二次与解放军联系。 拂晓时,他们又见到了唐天际及上次所见的那几位首长。早饭后休息一会儿,双方就开始了正式会谈。
李峥先首先把曾泽生对消灭郑洞国兵团部和新七军问题感到为难、不忍下手的意思告诉了唐天际,至于其他几条,李佐、任孝宗两位副师长也说:“军长已交代我们,按照贵军要求办就是了。”但唐天际问到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比较妥当、安全时,特别问到部队采取什么方法步骤撤出长春、怎样行动时,两位副师长顿时语塞了。李峥先也陷入沉思,六十军起义这么重大的事情,对面还有郑洞国兵团部和战斗力较强的新七军这样的敌人,这些事不进行周密部署,确实不妥。唐天际多次强调:“若事情想得多一些,全面周到一些,顺利的可能性就大一些,否则难以设想会出现什么麻烦问题。虽然出现些问题我们并不怕,不过尽量让它不出问题或少出问题,这样不是更好一些吗?”
谈了一天,结果不很理想,唐天际说:“我们的意思,还要请两位副师长回城再和曾军长进一步具体研究部署。”10月15日,解放军东北军区派刘浩陪同任、李两位副师长返回长春。他们回城后,当夜就架通了两军的电话线,曾泽生直接和唐天际取得了联系。
兵不血刃
16日,曾泽生亲自出城和唐天际面谈,最后商定用交接防务的办法行动,并且时间就定在当天夜里。当日黄昏,李峥先随曾泽生和刘浩一同乘车返回长春城。下车后,李峥先和刘浩陪同曾泽生来到指挥所内,曾泽生向部队下达了出城交接防务的一系列命令。随后不久,不断有六十军各师、团来电话报告交接防务情况。深夜12时,通信营来电话报告说,各部队电话线都已撤收,除留有通兵团部的一条线外,其余全部撤收完毕。
待六十军所有部队都脱离驻防地出城集合后,曾泽生令接通兵团司令部电话,亲自对郑洞国说:“六十军已经起义,这是全军官兵的一致要求,部队除此一条出路外,别无选择,所以请司令官谅解,请问司令官是否也能同我们一块采取同样行动?”
李峥先在旁边听不清郑洞国讲的什么,又听曾泽生回答:“现在别的话都用不着再说了,这也是逼得没有办法的事,不要再说什么蒋总统过去对我们如何如何好的问题,大家心里都是明白的。现在就有一位解放军代表在我这里,你愿意和他讲讲吗?”
曾泽生随即把话筒递给刘浩,刘浩先向郑洞国问了好,接着说:“现在长春的形势你是知道的,我们的政策是放下武器即可以保证你方安全,六十军曾军长现在已经率部起义,是一个走向光明道路的义举,司令官是不是能像刚才曾军长所言,和他们一块行动?希望三思,莫作不必要牺牲!”对方怎样回答,李峥先没听清,只听刘浩又说:“那就这样吧,来日方长,后会有期!”
随后,曾泽生和刘浩、李峥先相视一笑:“现在一切交接事宜都办妥了,部队也都已出城,我们也走吧。”10月17日凌晨,曾泽生和刘浩、李峥先、张秉昌等人离城到了郊外,蒋介石派三架飞机到郊外盲目地投了几颗炸弹就飞走了。这时,六十军军部和所辖部队都按指定路线顺利地到达宿营地了,留守长春的只有国民党郑洞国兵团部和新七军了。
17日天一亮,国民党新七军驻长春中山路以东的部队,见沿中山路以西原驻防的六十军一夜间都变成了戴大皮帽子的解放军了,新七军的许多士兵立刻都把枪扔了,说:“六十军都变了,我们还干啥?”于是跑的跑、睡的睡,一片混乱。解放军乘势向其国民党官兵喊话动员,号召新七军放下武器,无条件投诚,否则将立即发动攻击,全部歼灭。
受到六十军战地起义的影响,新七军也于19日放下武器投诚。21日郑洞国下令所属部队全部放下武器。长春市就这样没伤一兵一卒、兵不血刃地顺利解放了。
国民党第六十军起义后,李峥先任整编后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十军一五○师四四八团团长。解放后转业到山东省菏泽市工作,曾担任过菏泽市商业局局长、市政协副主席和山东省政协委员等职。
(责编 任志)
策反成功
李峥先是云南白族人,生于1910年,为抗日报国而投笔从戎,参加了著名的“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以军功晋升为上尉连长。日军投降后,他以国民党六十军一八四师参谋、少校团副身份随军赴越南接受日军投降,后在国民党第六十军一八二师五四四团任营长、副团长,1947年在吉林南部双阳与我东北野战军交战中负伤被俘。被俘后,我东北野战军为他医好伤,送到哈尔滨解放团学习八个月。在共产党的政策感召下,他逐渐有了革命的觉悟。此时,东北解放军对长春围困已达半年之久,为了加速长春的解放,促成国民党长春守军起义,1948年4月,解放军东北军区决定派李峥先和原国民党第六十军一八四师五五一团团长、被俘后参加革命的张秉昌等人,以遣俘的方式回到国民党第六十军做策反工作。
国民党第六十军是滇系人物龙云、卢汉长期控制的一支部队。1945年秋天,蒋介石为打击龙、卢集团,进一步控制云南,在派滇军去越南接受日军投降的同时,强行改组国民党云南省政府,夺了龙云的军政大权。1946年,蒋介石又将六十军海运到东北参加内战,六十军在辽南、吉林地区几次遭我东北野战军重创后,于1948年3月8日被迫溃退长春。六十军和蒋的嫡系部队新七军统归驻守长春的时任国民党第一兵团司令郑洞国指挥。
进入长春后,李峥先、张秉昌二人首先在中下层军官中进行策反,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大家都说:“六十军除了起义,别无生路!”在此基础上,李峥先、张秉昌不断寻找各种借口接近军师级长官,进行“旁敲侧击”,并把大家的共识不断巧妙地“泄露”给他们,给了六十军军长曾泽生等上层军官很大的压力,再加上当时的紧迫形势和其他许多同志的共同策反,曾泽生逐渐产生了走向光明的思想。
1948年10月10日凌晨5时许,国民党第六十军二十一师师长陇耀专门派人把李峥先和张秉昌叫到师部,神秘地说:“你们重回六十军的任务,军部早已知晓。这次请你们来,有个重要事和你们商量。曾军长、白师长(白肇学,时任六十军一八二师师长)和我已决定率部起义,并正式派你和张秉昌作为六十军的全权代表出城与东北解放军接洽起义事项。”陇耀又说:“我们这次起义的目的,是为了云南三万健儿的生死存亡,因为蒋介石来令逼我们迅速突围向沈阳靠拢,可我们几次突围未成。在这生死攸关的紧要时刻,我们不得不以起义方式投向东北解放军。”
李峥先点点头回问:“去东北解放军那里还有什么要求和条件吗?双方还有应取得相互协调的问题吗?”陇耀斩钉截铁地说:“这是参加革命,没有什么条件!但要协商好以下几个问题:1.明确部队起义的时间、行进方向、路线、到达的地点;2.为了避免两军误会,双方应明确规定通讯联络、口令信号;3.对起义部队的服装、粮秣给养的补给问题;4.最后要求,不要把起义部队分散打乱编制。”
李峥先又发出疑问:“假若东北解放军向我们二人索要六十军准备全军起义的凭证怎么办?”陇耀随手从内衣取出一封信,庄重地交给李峥先、张秉昌说:“这个我们早想好了。这是曾军长、白师长和我三人亲自签写的,带去呈交东北解放军负责人,如果我们失信的话,可将此信公之于世。”
双方谈判
事不宜迟,当天上午9时,李峥先、张秉昌就出城赶往东北解放军驻地。12日一早,东北解放军围城兵团部政治部主任唐天际、参谋长陈光和刘浩(1946年5月受中央委派到东北做策反滇军工作,时任东北局滇军工作委员会副书记)等一行几人接见了他们。李峥先、张秉昌把六十军委托他们作全权代表出城联络起义之事作了汇报,并把长春城内已经极其困难、新七军军长李鸿病重等近况也作了详细汇报。
唐天际对六十军的起义深表欢迎,高度赞扬曾泽生、陇耀、白肇学投向光明的义举,并问:“部队要起义,曾军长、陇师长还有别的打算吗?能不能在部队起义时把郑洞国兵团部和新七军一齐干掉,作为部队投向人民的第一功啊!”李峥先回答说:“陇师长没讲这个。”唐主任又问:“提出什么条件没有?”李峥先把陇耀交待的“参加革命没有什么条件”和那四条要求作了汇报。唐天际听完后微笑着说:“参加革命没有什么条件,很好、很对。”
13日早饭后,唐天际等人又继续和李峥先、张秉昌谈话,唐天际说:“我们很欢迎六十军起义,陇师长提出的那几条要求和双方必须协调的一些具体问题都很好解决,请转告曾军长、陇师长放心!但还有些重大问题不知对你们谈了没有,如昨天说的消灭郑洞国兵团部和新七军问题,如果你们不打他,他要打你们怎么办?部队要行动,长春市内的治安秩序怎么维持?长春市几十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如何保障?许多公私物资、门市、建筑及物资仓库怎样保护?怎么设法不致遭受破坏、不受损失?”李峥先只好如实回答:“首长问的这些,我们来时陇师长都没有说。”
唐天际顿了一下,又接着说:“这些重大的问题都没谈,看来你们两个同志还要再跑一趟,请曾军长、陇师长再进一步研究研究,另派正式代表再出来谈。”李峥先当时心想,如果回去另派正式代表来会谈,那么,部队行动的时间势必要拖长,所以着急地对唐主任说:“我们既然欢迎六十军起义,干脆答应他们,命令他们什么时间把部队拉出城,带到什么地点集合不就行了吗?再说命我们再入城,曾军长他们不相信怎么办?”唐天际说:“同志,这么重大的事,不商妥,怎么能那么简单行事?刚才说的几个问题很重要,需要双方很好地商量,否则是要出问题的。至于说曾军长不相信你们的问题,你们可以推到我们身上,就说你们两个是我们释放回去的,当全权代表不合适。”接着就研究派正式代表问题,究竟谁出来最合适呢?曾军长和陇、白两师长都是主角不能离开,副军长杨炳灵回云南未归部队,军参谋长徐树民是蒋介石的忠实门生,最后确定让李佐、任孝宗两个副师长来一位。
13日午后,李峥先、张秉昌再次进入长春。黄昏时分,曾泽生、陇耀接见了他们,李峥先、张秉昌详细汇报了有关情况。曾泽生开始很高兴,但听后批评二人说:“派你们三人当全权代表不行,还要再派正式代表会谈,时间这么紧,万一蒋机一来,不就麻烦了吗?”李峥先忙把唐天际主任谈的那几个问题的重要性说了一遍。曾泽生说:“解放军提的第一条就不大好办,郑洞国是个好好先生,李鸿又在重病中,我们在一块相处这么长时间了,怎么能乘人之危下手呢?其余几条我们照办就是了,派你二人去不行,又该派谁去呢?”李峥先说:“另派正式代表的人选问题在那边也共同研究了,经反复分析认为李佐、任孝宗这两位副师长随便选一位去都行。”
曾泽生还在犹豫不定,此时已是13日午夜。李峥先又急切地说:“军长,不能再犹豫了,我听说14日四野要对锦州发动总攻击。”曾泽生听后表面上好像还很镇定,但内心已很紧张,立即命令副官派人把李佐、任孝宗两位副师长找来。曾泽生当即将他们作为正式代表出城接洽起义之事作了简单交代,仍让李峥先陪同一块去,并将蒋介石要六十军立即突围向沈阳靠拢的手令交三人带给解放军,以表诚意。
14日凌晨2时,李峥先和李佐、任孝宗三人悄悄出城,第二次与解放军联系。 拂晓时,他们又见到了唐天际及上次所见的那几位首长。早饭后休息一会儿,双方就开始了正式会谈。
李峥先首先把曾泽生对消灭郑洞国兵团部和新七军问题感到为难、不忍下手的意思告诉了唐天际,至于其他几条,李佐、任孝宗两位副师长也说:“军长已交代我们,按照贵军要求办就是了。”但唐天际问到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比较妥当、安全时,特别问到部队采取什么方法步骤撤出长春、怎样行动时,两位副师长顿时语塞了。李峥先也陷入沉思,六十军起义这么重大的事情,对面还有郑洞国兵团部和战斗力较强的新七军这样的敌人,这些事不进行周密部署,确实不妥。唐天际多次强调:“若事情想得多一些,全面周到一些,顺利的可能性就大一些,否则难以设想会出现什么麻烦问题。虽然出现些问题我们并不怕,不过尽量让它不出问题或少出问题,这样不是更好一些吗?”
谈了一天,结果不很理想,唐天际说:“我们的意思,还要请两位副师长回城再和曾军长进一步具体研究部署。”10月15日,解放军东北军区派刘浩陪同任、李两位副师长返回长春。他们回城后,当夜就架通了两军的电话线,曾泽生直接和唐天际取得了联系。
兵不血刃
16日,曾泽生亲自出城和唐天际面谈,最后商定用交接防务的办法行动,并且时间就定在当天夜里。当日黄昏,李峥先随曾泽生和刘浩一同乘车返回长春城。下车后,李峥先和刘浩陪同曾泽生来到指挥所内,曾泽生向部队下达了出城交接防务的一系列命令。随后不久,不断有六十军各师、团来电话报告交接防务情况。深夜12时,通信营来电话报告说,各部队电话线都已撤收,除留有通兵团部的一条线外,其余全部撤收完毕。
待六十军所有部队都脱离驻防地出城集合后,曾泽生令接通兵团司令部电话,亲自对郑洞国说:“六十军已经起义,这是全军官兵的一致要求,部队除此一条出路外,别无选择,所以请司令官谅解,请问司令官是否也能同我们一块采取同样行动?”
李峥先在旁边听不清郑洞国讲的什么,又听曾泽生回答:“现在别的话都用不着再说了,这也是逼得没有办法的事,不要再说什么蒋总统过去对我们如何如何好的问题,大家心里都是明白的。现在就有一位解放军代表在我这里,你愿意和他讲讲吗?”
曾泽生随即把话筒递给刘浩,刘浩先向郑洞国问了好,接着说:“现在长春的形势你是知道的,我们的政策是放下武器即可以保证你方安全,六十军曾军长现在已经率部起义,是一个走向光明道路的义举,司令官是不是能像刚才曾军长所言,和他们一块行动?希望三思,莫作不必要牺牲!”对方怎样回答,李峥先没听清,只听刘浩又说:“那就这样吧,来日方长,后会有期!”
随后,曾泽生和刘浩、李峥先相视一笑:“现在一切交接事宜都办妥了,部队也都已出城,我们也走吧。”10月17日凌晨,曾泽生和刘浩、李峥先、张秉昌等人离城到了郊外,蒋介石派三架飞机到郊外盲目地投了几颗炸弹就飞走了。这时,六十军军部和所辖部队都按指定路线顺利地到达宿营地了,留守长春的只有国民党郑洞国兵团部和新七军了。
17日天一亮,国民党新七军驻长春中山路以东的部队,见沿中山路以西原驻防的六十军一夜间都变成了戴大皮帽子的解放军了,新七军的许多士兵立刻都把枪扔了,说:“六十军都变了,我们还干啥?”于是跑的跑、睡的睡,一片混乱。解放军乘势向其国民党官兵喊话动员,号召新七军放下武器,无条件投诚,否则将立即发动攻击,全部歼灭。
受到六十军战地起义的影响,新七军也于19日放下武器投诚。21日郑洞国下令所属部队全部放下武器。长春市就这样没伤一兵一卒、兵不血刃地顺利解放了。
国民党第六十军起义后,李峥先任整编后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十军一五○师四四八团团长。解放后转业到山东省菏泽市工作,曾担任过菏泽市商业局局长、市政协副主席和山东省政协委员等职。
(责编 任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