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谁能管价格,谁就是上帝。但房价不服管的天性引发众怒,诱发了中国楼市的政策性地震。楼门失火,殃及股市,股市重返2600点之下,直接原因是金融地产股的领跌。与此同时,新开张不久的股指期货市场也给期市投资者补上了一堂风险教育课。
楼市地震 股市遭殃
楼市——股市——期市之间的联动性可以有两种解读。一是跷跷板,这是乐观派的解读,理由是楼市熄火,资金出逃,会选择进入股市,二是一条船。楼市地震,股市遭殃,一些资金会远离投资市场的风险,股市楼市将会联袂下跌。股市楼市的关联性很强,平时手拉手,寒来两分离,通常是在经济的周期波动中才会发生阶段性的背离趋势。
政策性地震没有改变经济复苏的趋势,也就不会改变股市楼市的同步震荡。换句话说,楼市的不确定性将波及股市,会给股市的情绪面留下阴影,进一步强化当前股市的观望气氛。楼市成交量突降,资金却未必会立即转投股市。在投资者的精神账户中,风险资产是一个总量,隐形存在着一个房价/股价螺旋。房价上升会增加风险资产的收益,从而提高股市投资的意愿,房价下跌或预期房价下跌,股市投资的意愿也会随之下降。
虎落平阳 底部还待确认
近期,沪指跌破2600点,跌过前期低点2639.76(2009年9月1日)。宏观经济频频见好,股市却跌跌不休。国金研究所的报告显示,2010年至今,中国股市在19个主要股市中表现最差,全球排名倒数第五。
沪指跌破笔者上半年预测的2700点底线,趋势仍在下探,反弹乏力,仍可能再创新低。股市破位下跌的直接原因是楼市调控,其背后是货币政策基调的变化,政策的不确定性进而延伸到市场情绪的逆转。楼市低迷,股市破底,不缺资金缺信心,这是虎落平阳的内部原因。从估值的角度看,底部的支撑点已经浮出水面:股市的平均市盈率跌破20倍,这是中国股市的长期支点。沪深300的分红率再次高于存款利率,这是2008年10月笔者预测股市情绪性底部的依据之一。新股和次新股跌破发行价的破发率也接近历史高点,说明市场情绪走向极度悲观。跌破净资产的股票几乎没有,说明投资者没有绝望,抄底行动已悄然开始。
楼市地震,政策变调,资金退出和信心动摇,这是内因,而股市虎落平阳还有外因。希腊经济危机引发欧元贬值,全球主要经济体纷纷陷入欧洲债务危机的恐慌之中,甚至担忧欧元会因此解体,这从外部强化了中国股市的悲观情绪。欧元和美债的做空者之一索罗斯先生在中国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欧元解体?这不是我说的。”也许从这个回答中,我们应该得到一点乐观的暗示。此外,美国经济已经出现了复苏的曙光,欧洲的三角债主要发生在欧元区内部,外债所占比重不到1/4,欧洲危机被明显放大,恐慌症也传染到中国股市。
近期股市难有突出表现
经济周期有4个阶段:危机、萧条、复苏和繁荣。2009年天量货币发行和巨额政府投资把危机和萧条两个阶段合二为一,使中国经济提前进入了复苏。由此推论,2010年是复苏走向繁荣和中国经济首次充当世界经济引擎的一年。至少中国和美国,从复苏到繁荣的经济趋势已经确立,只需要耐心等待信心恢复和经济繁荣。
把楼市政策比喻为当前中国宏观政策基调的风向标,就要把股市和楼市的互动性也作为股市研判的依据之一。笔者认为本轮楼市的政策性调控或将持续10个月左右,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降幅可达到10%~20%。此后,房价将继续平稳上涨,周期升降,直到中国经济的城市化基本完成,可预测的时间为2025~2030年。因此,楼市的政策调控又是一次机会,且较偏向于本地居民的改善型购房。
楼市地震 股市遭殃
楼市——股市——期市之间的联动性可以有两种解读。一是跷跷板,这是乐观派的解读,理由是楼市熄火,资金出逃,会选择进入股市,二是一条船。楼市地震,股市遭殃,一些资金会远离投资市场的风险,股市楼市将会联袂下跌。股市楼市的关联性很强,平时手拉手,寒来两分离,通常是在经济的周期波动中才会发生阶段性的背离趋势。
政策性地震没有改变经济复苏的趋势,也就不会改变股市楼市的同步震荡。换句话说,楼市的不确定性将波及股市,会给股市的情绪面留下阴影,进一步强化当前股市的观望气氛。楼市成交量突降,资金却未必会立即转投股市。在投资者的精神账户中,风险资产是一个总量,隐形存在着一个房价/股价螺旋。房价上升会增加风险资产的收益,从而提高股市投资的意愿,房价下跌或预期房价下跌,股市投资的意愿也会随之下降。
虎落平阳 底部还待确认
近期,沪指跌破2600点,跌过前期低点2639.76(2009年9月1日)。宏观经济频频见好,股市却跌跌不休。国金研究所的报告显示,2010年至今,中国股市在19个主要股市中表现最差,全球排名倒数第五。
沪指跌破笔者上半年预测的2700点底线,趋势仍在下探,反弹乏力,仍可能再创新低。股市破位下跌的直接原因是楼市调控,其背后是货币政策基调的变化,政策的不确定性进而延伸到市场情绪的逆转。楼市低迷,股市破底,不缺资金缺信心,这是虎落平阳的内部原因。从估值的角度看,底部的支撑点已经浮出水面:股市的平均市盈率跌破20倍,这是中国股市的长期支点。沪深300的分红率再次高于存款利率,这是2008年10月笔者预测股市情绪性底部的依据之一。新股和次新股跌破发行价的破发率也接近历史高点,说明市场情绪走向极度悲观。跌破净资产的股票几乎没有,说明投资者没有绝望,抄底行动已悄然开始。
楼市地震,政策变调,资金退出和信心动摇,这是内因,而股市虎落平阳还有外因。希腊经济危机引发欧元贬值,全球主要经济体纷纷陷入欧洲债务危机的恐慌之中,甚至担忧欧元会因此解体,这从外部强化了中国股市的悲观情绪。欧元和美债的做空者之一索罗斯先生在中国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欧元解体?这不是我说的。”也许从这个回答中,我们应该得到一点乐观的暗示。此外,美国经济已经出现了复苏的曙光,欧洲的三角债主要发生在欧元区内部,外债所占比重不到1/4,欧洲危机被明显放大,恐慌症也传染到中国股市。
近期股市难有突出表现
经济周期有4个阶段:危机、萧条、复苏和繁荣。2009年天量货币发行和巨额政府投资把危机和萧条两个阶段合二为一,使中国经济提前进入了复苏。由此推论,2010年是复苏走向繁荣和中国经济首次充当世界经济引擎的一年。至少中国和美国,从复苏到繁荣的经济趋势已经确立,只需要耐心等待信心恢复和经济繁荣。
把楼市政策比喻为当前中国宏观政策基调的风向标,就要把股市和楼市的互动性也作为股市研判的依据之一。笔者认为本轮楼市的政策性调控或将持续10个月左右,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降幅可达到10%~20%。此后,房价将继续平稳上涨,周期升降,直到中国经济的城市化基本完成,可预测的时间为2025~2030年。因此,楼市的政策调控又是一次机会,且较偏向于本地居民的改善型购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