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重奏训练在高校艺术教学实践中的意义

来源 :科学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_w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琴重奏音乐是西方音乐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室内音乐的主要表演形式之一,钢琴重奏的表演就和其他室内乐表演一样,需要几个声部之间相互配合和协调,尤其要注意到钢琴这个声部与其他几个弦乐或者另外一台钢琴声部音量的平衡。本文所探讨的钢琴重奏音乐其实就是室内乐(Chamber),也就是钢琴与弦乐或者管乐合奏的音乐,经常见到的有钢琴三重奏,钢琴四重奏,钢琴五重奏,指的就是由钢琴和两件、三件、四件弦乐器或者管乐器组成的重奏音乐。作曲家在创作钢琴重奏作品的时候需要有技巧的去创作、思考,需要演奏者在演奏的过程中和其他声部不断磨合,在练习和演奏的过程中提升自己对各个声部音乐的理解能力,所以钢琴重奏音乐的学习对于学生合作能力的提高以及对音乐的深层次理解有很重要的意义。重奏课程的教学还可以让钢琴音乐教学的方式更加丰富,对于许多学生声音的辨析能力以及音乐思维能力的训练都能有效的提升。除此之外,还能有效的解决学生在与各个声部配合时所出现的节奏不准确这个问题,对于音乐作品的整体把握能力也随之提升,从而不断的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室内乐(Chamber),按照其字面严格来说,指的就是在室内表演的音乐,这个室内主要是区分当时的教堂音乐和在剧院内表演的音乐。其最早的萌芽时期可以追溯十四世纪到十六世纪,相关作品主要是由琉特琴(Lute)、键盘乐器或者数件乐器独奏。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中对其是这样定义的:“室内乐指的是在西洋贵族宫廷中演奏、演出的世俗音乐,用来区别教堂音乐和戏剧音乐;17世纪初发源于意大利,比如有室内奏鸣曲、室内康塔塔等等;到了18世纪后期,指由少数人演奏、演唱,演奏场所为室内,主要是小圈子欣赏的形式,很多室内乐作曲家创作的作品都是为了供自己娱乐和演奏而用。”如今,其用法和含义已经和具体的演出场所没有多大的关系。
  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声乐的复调音乐发展得越发成熟和完善,独奏和重奏器乐也在不断的发展,在这个期间出现了很多有名气的作曲家,为室内乐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比如沃尔肯施泰因(Oswald von Wolkenstein,1377—1455),在他的作品中出现了竖琴、小型管风琴等,这些乐器都是为了歌曲伴奏的,有时候也会出现一些独立的以器乐独奏和齐奏形式的小曲,这就是早期室内乐的形式。
  巴洛克时期延续了文艺复兴时期发展状况,器乐演奏的地位比以前更加的重要,奏鸣曲形式是其最有代表性的室内乐作品,很多作曲家为了室内乐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布克斯特胡德(Dietrich Buxtehude,1637—1707)便是其中的一位,他创作的作品主要以充满技巧性和幻想性的管风琴演奏而闻名。到了巴洛克后期,维瓦尔第、亨德尔和巴赫的出现推动了室内乐的迅速发展,留下了很多优秀的室内乐作品,为室内乐做出了巨大贡献。
  古典主义时期是室内乐发展的一个黄金时期,可以说从这个时期开始室内乐的音乐风格才开始真正的建立。在这个时期涌现了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和舒伯特为主的作曲家,他们创作了很多弦乐四重奏。与此同时,钢琴三重奏(一架钢琴、一把小提琴、一把大提琴)开始在室内乐中发展起来,虽然可能其和谐度没有弦乐重奏那样高,但是钢琴这一拥有强大表现力的乐器与弦乐器合奏时,却能表现出几种乐器相互竞演,轮唱的局面,小提琴多用于演奏主要的旋律,钢琴以织体音型去伴奏,大提琴则是给旋律提供和声支持和填充低音,就像钢琴和小提琴互相对话,这也是钢琴重奏音乐创作成熟的标志。
  把钢琴三重奏这种演奏形式真正发展起来的正是这一时期的海顿(Franz Joseph Haydn),他不仅确立了维也纳古典乐派音乐的风格和写作手法,还写作了45首钢琴三重奏,其创作的这些室内乐作品,作品形式工整,旋律优美,开启了室内重奏乐曲的新篇章。
  如果说海顿是开启了钢琴三重奏的新篇章,而几乎为同时期的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则是对这种形式进行了完善、发展和创新。他在钢琴三重奏的创作中,确立了该体裁的结构,并且每个乐章的曲式结构也都得到了确立。其钢琴重奏音乐的代表作有:《钢琴三重奏》K.502、K.542,《钢琴四重奏》(K478,K493)等。
  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的钢琴重奏音乐创作不仅是对海顿和莫扎特的扩展,也激励了后来作曲家们的创作,他在钢琴三重奏这一体裁上倾注了自己的热情,更加的发挥了大提琴的作用。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有:《D大调第五钢琴三重奏》(Op.70,no.1)、《降B大调第七钢琴三重奏》(OP.97)。
  到了浪漫主义时期,随着钢琴地位的逐步提升,这个时期的音乐作品的情感和音乐技巧的创新有了一个突破性的发展,其间更是涌现了很多有名的作曲家,他們的作品极大丰富了钢琴重奏作品的形式和内容。舒伯特(Franz Schubert,1797—1828)是早期浪漫乐派的作曲家,所创作的钢琴重奏作品不仅延续了古典主义时期的完美形式,还拥有浪漫主义的细腻情感。其代表的钢琴重奏作品有:《降B大调钢琴三重奏》D.898、《降E大调钢琴三重奏》D.929等。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民族乐派的作曲家为钢琴重奏音乐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比如柴可夫斯基(Tchaikovsky,1840—1893)、德沃夏克(Dvorak,1841—1904)等,德沃夏克一生都在不断的创作,他在自己的重奏作品中也注入了很强的民族性,将民间音乐的元素和浪漫主义创作富有诗意的结合在一起。其代表性的钢琴重奏作品有:《e小调第四钢琴三重奏“杜姆卡”》(Op.90),《A大调钢琴五重奏》(Op.5,Op.81)等等。
  钢琴重奏音乐的音色具有独特的魅力,虽然没有交响乐那样辉煌磅礴,但是他的情感细腻,就像涓涓流水一样滋润着每个聆听者的心窝,泛起阵阵涟漪。而且钢琴重奏音乐的排练是交响乐排练的基础,但交响乐里面的乐队编制相对于钢琴重奏音乐来说更加庞大,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相当于是室内音乐的一种扩充。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艺术院校都将学生的钢琴演奏能力作为最主要的培养方向,对学生进行的多是独奏能力的训练。除此之外,他们对于其他的乐器并不了解,而且也不会主动去学习其他乐器的相关知识,所以说也没办法和其他乐器进行合作。钢琴重奏课程的学习和训练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完善声部辨析的能力等等,具有很重要的教学意义。根据笔者的总结,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最佳方法之一就是进行钢琴重奏课程的学习,而且在钢琴重奏排练中是没有指挥的,每个乐器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意义,每个演奏者可以根据自己对于作品的理解来较自由的发挥,还要处理好钢琴和其他乐器之间音量的控制问题,作品的完成是需要演奏者们之间的相互配合,达到一种十分默契的程度。因此,与他人建立一种合作的关系,学会与他人合作是演奏室内乐的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意义,重奏音乐的学习能够锻炼和培养一个学生的合作能力。
  二、完善学生声部线条辨析能力
  笔者认为重奏课程的教学可以丰富钢琴音乐教学的方式,可以解决许多学生对于声音的敏感训练问题,以及对于多声部音乐思维的训练问题。钢琴本来就是一个和声乐器,独奏练习也需要演奏者有很强的和声与声部的辨析能力,钢琴的触键方式不同可能会产生不同的音色,我们也经常会在钢琴曲中模仿其他乐器的音色,这不仅需要演奏者拥有其他乐器音色的印象,还必须掌握正确的触键方法。在钢琴重奏演奏中,几种乐器互相融合在一起,每个乐器都有自己独立的声部和音色,演奏者在对自己乐器进行演奏的时候还需要用心去聆听其他乐器的音色以及在重奏中的作用,这样可以训练演奏者对于乐器声部的一个线条辨析能力,比如说在舒伯特的《A大调“鳟鱼”钢琴五重奏》里面,从第一乐章开始,就以一个强有力的钢琴和弦开始,随着钢琴的分解和弦,低音提琴开始缓缓的进入,就如同教堂风琴的低鸣一样(见图4-1)。随着钢琴和低音提琴的互相交融之后,小提琴开始演奏出明亮活泼的旋律,钢琴则是作为其伴奏声部奏出分解和弦,声部清晰可见,随后两个声部互相交换声部,钢琴开始演奏主旋律,小提琴则开始演奏伴奏和声织体,大提琴也开始缓慢的进入(见图4-2)。
  这就要求钢琴演奏者在演奏的时候,要对其他的弦乐声部很敏感,对每一个声部都必须要有清晰的认识和了解,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心去聆听其他的声部旋律,追求清晰的声部线条,运用自己灵敏的听觉分析声部之后,能够根据整体的演奏情况对自己的演奏做出一些适当的调整,以此让每个声部都能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三、改善学生节奏不稳定问题
  重奏音乐是几个乐器的相互配合,其需要统一性,要想保证重奏音乐的统一性必须要每个声部的节奏整齐、准确,经过长期的钢琴重奏学习可以更好的解决学生对于不同节奏之间的配合问题,对于音乐作品的整体把握能力也随之提升。通常演奏者在进行钢琴独奏练习的时候,都是跟随自己内心的情感对钢琴节奏进行处理,对节奏很随意,没有关注到节奏稳定的问题。但是在钢琴重奏练习中,钢琴演奏者不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和其他演奏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合作的关系。作曲家早在进行重奏乐创作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了每一个乐器所在的位置,他们的节奏应该如何配合等等,这其中只要有一个声部节奏稳定不了,其他声部就没办法与之相配合,更别说要完美的合作。钢琴演奏者在练习重奏音乐的时候,首先就是解决节奏稳定的问题。反过来说,在练习重奏音乐时,演奏者在自己演奏的时候,用心去聆听其他声部的节奏,可以有效的去提升學生演奏时对于节奏稳定性的把握能力,通过长期的训练,对自己演奏独奏作品时节奏的稳定感也会提供很大的帮助。综上所述,学习钢琴重奏音乐对于演奏者来说有很重要的意义。
  笔者有幸在德国有过两年的学习时光,参加过一些钢琴室内乐重奏课程的学习和排练,深刻意识到钢琴室内乐重奏课程对于我们音乐学习者来说非常重要。但据笔者所了解,重奏音乐在我国高等艺术院校开课情况并不是十分的乐观,在很多高职院校的艺术系里甚至没有开设这门课程,因此,笔者希望能够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去探究学习钢琴重奏音乐课程的意义,让广大的音乐教育工作者、学习者以及音乐爱好者了解到学习室内乐及钢琴重奏音乐的重要性。
  注释
  ①高屹:《室内乐欣赏十八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1(1),第3页
  ②《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3月
  作者简介
  王重阳(1988年9月),男,汉族,四川。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其他文献
摘要:原生广告随着时代的脚步不断融入互联网世界,视频平台无疑也是原生广告发展的广阔舞台之一。哔哩哔哩作为国内PUGC领域最大的玩家,凭借其独特而优秀的社区文化、内容构成和创新模式,在各大视频平台中崭露头角。同时哔哩哔哩UGC原生广告唯有向着更加科学、有内容、有创意、有深度的方向前进,才能让平台的内容不断丰富,满足深度营销的需求,从而促进UGC原生广告与背景平台的和谐共生。  关键词:哔哩哔哩;UG
期刊
摘要: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由于能够实现高灵敏度检测并为分析物提供指纹信息已被广泛的用于研究和实际应用。提高SERS的灵敏度有利于各种体系中目标分子的快速分析,进而实现定量分析和检测。目前已经做出很多努力开发新的SERS检测方法,以提高其检测灵敏度和重现性。在本文中,首先介绍了SERS检测的传统检测方法,分别为湿态检测方法和干态检测方法,然后详细描述了动态SERS检测方法(D-SERS)。D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构建智慧校园成为了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依托我国逐渐成熟的大数据技术,详细阐述了在RFID技术、云计算技术与大数据技术支持下智慧档案馆的主要特征,并提出了地方本科院校智慧档案馆构建措施与方法,希望能进一步推动地方本科院校智慧档案(馆)的建设,全面促进学校智慧校园的建设进程。  关键词:大数据;地方本科院校;智慧档案馆;构建措施  现
期刊
摘要: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深刻地影响了我国社会的发展。作为各大高校新闻宣传的官方发布阵地,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成为本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统筹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新学期开学期间,校园人员密集且异地流动性大,对高校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选取15个一线(包括新一线)城市的18所高校,以官方认证的微博账号作为研究对象,采集28820条全文本,利用数据挖掘、自然语言处理等方法
期刊
摘要:有线通信技术是现代通信网络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通信系统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适应新的发展环境,要求有线通信技术不断进行创新,在原有优势基础上加强与无线通信技术的融合,以使其通信能力进一步提升,应用范围进一步拓展。为此,本文就有线通信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展开研究探讨。  关键词:有线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创新  1.有线通信技术现状  1.1从其概念及特征角度分析  
期刊
摘要:以无机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组成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是一种种类繁多的吸附材料。本文探究的MIL-101(Fe)作为MOFs的一种,是用六水合氯化铁提供Fe3+作为中心离子,对苯二甲酸为配体,DMF为溶剂,通过溶剂热合成法制备MIL-101(Fe)。通过控制MIL-101(Fe)的投加质量、H2O2的投加体积和pH值等一系列影响因素来表征MIL-1
期刊
【摘要】宇宙的整体形状、构造、演化历程如同一个莫比乌斯带。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一个莫比乌斯带宇宙建模。因为这一模型能够解决宇宙的生命历程中的收缩与膨胀,边界形状等问题。因此需要建立一个虚时空(这里指莫斯宇宙模型的部分构造),解释超光速的可存在性,以及通过一些公式来推导出结果。简单明了的说,就是当物体满足怎样的条件后才可以达到超光速。这一问题就是在整个论文中最核心的问题,既虚时空猜想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期刊
摘要:在社会不断发展、高校改革不断推进的环境下,高校办学规模得到了扩大,在校人数迅速增长,校园开放程度也变得越来越高,校园学生管理工作变得越发重要。“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学校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时候,“互联网+”有效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够让整个管理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同时还需要及时做好学校信息化建设,从而让整个管理工作实效性、针对性得以提升。为了能够进一步优化“互联网+”视阈下高校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本文从
期刊
摘要: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8.70%。与此同时,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尚未完善,养老资源匮乏,不足以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互联网+”背景下的城市社区智慧互助养老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养老服务问题。但该模式处于初步试验阶段,本身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本文以长沙市C社区为例,以互联网+背景下城市社区智慧互
期刊
摘要:在智慧校园后勤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应积极引入先进的物联网技术,不断创新校园后勤管理模式,整体提高校园后勤管理的智能化服务水平,打造一个安全高效、节能环保的校园环境。本文简要概述了物联网和智慧校园的基本概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利用物联网技术加快智慧校园后勤管理建设的有效策略,旨在为广大师生群体提供高效快捷的智能化校园环境,提高校园内部共享和传输的准确性,真正意义上促进校园后勤管理工作的智能化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