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裂变”与真实自我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zhoucum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无问西东》是一部直达人心灵深处的影片。每个年代,都有心灵迷失的人,但在当代尤甚,所以这部影片在当代有重要的意义。
  怎样才能不让心灵迷失,对自己真实?影片中有一个重要的意象,回答了这个问题。
  这个意象就是陈鹏拉着王敏佳的手,在清华园中奔跑,向她解释核裂变的过程。他说:“假设我是一个原子,这个原子将被加速,而加速器有多大呢?清华园这么大,只有这么大的加速器,才能使原子加速到必要的速度。当原子的加速完成,它会射向另外一个原子。当这个被加速的原子和另外一个原子碰撞时,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就是核。其实我们古人早就描绘过这样的情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整部影片就围绕着这个意象而展开,那个被加速的原子,就是通过自身努力,通过前人的启迪,找到真我的人。他带有巨大的能量,可以给他人以冲击以启迪,促成其他人的裂变。后者去掉包裹真我的碎片,去掉人格面具,去掉假我,释放出光和热。新的真我,又去激发更多人,形成链式反应。
  20世纪20年代的吴岭澜,迷失在学文科还是学实科的冲突中。他自己更擅长文科,但当时社会的普遍观念是:唯有实业方可救国。到底是做自己,还是跟着社会潮流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困扰着他。因此他离群索居,思索生命的意义。
  梅贻琦校长首先是那个加速的原子,校长告诉吴岭澜踏实和真实的区别。“什么是真实?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泰戈尔也是加速的原子,“我竭我的至诚恳求你们,不要走错路,不要惶恐,不要忘记你们的真心和真性。”这些最终促成了吴岭澜的裂变,他遵从自己内心的召唤,选择了做真实的自己。不仅成了清华的教授,还启迪了包括沈光耀在内的更多人。
  20世纪40年代的沈光耀,迷失在国与家的冲突中。他出身富家,父母也希望他不要去追求功名利禄那些人生的幻光,而去享受人生的乐趣,比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恋爱结婚生子,享受天伦之乐。他本来可以衣食无忧,安享天年。但是,当看到饿殍满地,哀鸿遍野,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他又怎能放下自己飞行员的天赋而去苟且偷生?如果那样,他后半辈子一定是活在自责和愧疚之中。吴岭澜的一番话,促使了他的裂变,让他从迷茫中清醒,他坦然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接受命运的召唤,保家卫国,撞向敌舰。
  20世纪60年代的几位人物,开始各有各的迷失。其中最不迷失一个人是陈鹏,他曾经是孤儿,因沈光耀空投的食物而存活。或许可以这样说,他曾经直接接受过加速原子(沈光耀)的冲击,所以他更纯真。他对爱情坚定,对事业执着。即便如此,他也曾迷失在自己亲眼所见中。他喜欢王敏佳,就因为看到了李想握着王敏佳的胳膊,就以为他们两个情定终身,从而失魂落魄离开。而王敏佳,一开始迷失在自己的幻想中,她太希望给领袖献花、与领袖合影的那个人是自己,因此不惜编造谎言,骗别人也骗自己,每个生日去天安门和领袖像合影,继续丰富自己的幻想。李想,则迷失在自己的理想中。他想去支边,不敢承认自己也参与了写匿名信,从而将王敏佳推向险境。
  他們的师母刘淑芬,迷失在爱情中,她和许伯常曾有过一段快乐的时光。她供许老师读大学,没想到许老师毕业以后,竟然要悔婚。从此以后,她用更强烈的控制试图拴住许老师的身和心。而许老师,则迷失在自己的仇恨中。因为被迫结婚,所以,他把所有的好,都给了外人,所有的冷漠,都给了妻子。他连喝水都不会用妻子的水杯,恐怕更没有肌肤之亲。而那个时代的大多数人,则迷失在自己的信仰中,那段影片的背景是上山下乡,如火如荼的文化大革命即将开始。
  所幸,每个人经历短暂的迷失后,都找到了真实的自己。陈鹏是这个阶段第一个被加速的原子,他在很远的地方,都能感知到恋人的危险,放下工作,飞奔而来。恋人被批斗,被毁容,被世俗所唾弃,丝毫都没有动摇他的爱情。因工作保密原因,不允许通信,他也会给恋人写信,等到见面的一天给她看。千里迢迢寄来银杏叶和护肤品,呵护恋人的心灵。
  王敏佳,找到真实的自我之路,比较坎坷。批斗会,砸碎了王敏佳为自己编造的幻想。李想和陈鹏的不同表现,让她在爱情上不再迷茫。但是,因为容颜受损,她不敢听从自己的内心去接受陈鹏的爱。最终在陈鹏博大深沉之爱的激发下,她踏上了寻找陈鹏的道路。
  李想,在王敏佳的墓前,看到了自己的渺小,他追悔莫及。陈鹏一句“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对后来的人好一些”,让他有了现实可行的悔过之路,最后在支边的时候,用自己的生命救了张果果的父母,完成了自我救赎。
  刘淑芬在误以为王敏佳死后,她对自己彻底失望。她之所以始终要跟许老师在一起,或许是为了证明自己是有价值的,不是那个最糟糕的人,是值得被爱的。可是,许老师对她的冷暴力,已经让她感觉到自己很糟糕。折磨心爱的人,也会让她感觉自己很糟糕。让一个无辜的人,因自己而死,更让她感觉到糟糕至极。于是,死亡,成了她自我救赎的道路,她为自己的恨买了单。同时,她的跳井也成了轰击丈夫许伯常冰冷外壳的原子。许伯常在那一刻,才看到自己对妻子的感情。他惊慌失措地喊人,痛楚悔恨地呼唤妻子的名字。那个时候,他的脑海中,闪现的一定也是他们曾经的那些美好画面。可以想象,当刘淑芬在冰冷的井水中,在弥留之际,听到了丈夫的呼喊时,她得到了她想要的。
  新时代的张果果,在职场上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听从上司的安排,结果成了两个上司斗争的牺牲品。一开始想利用救助四胞胎为公司产品服务,后来文案失败,公司救助成了泡影。给了四胞胎家庭以希望,又让人家希望落空,这让他内疚。想自己去救助,又害怕被赖上,一辈子都是麻烦。在这一系列的冲突中,他越来越不快乐。后来,听了父亲讲述了李想的故事,感受到加速原子的轰击,从而完成了自己的裂变,坚定地选择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每个人刚出生的时候,都以最真实的自我呈现于世界。可是,现实生活中很多事件,都会让我们迷失。唯有裂变,释放出那个真实的自己,激发更多的链式反应,这才是生命的意义。
其他文献
芸简·育空间创始人  中国国际萨提亚家庭模式心理师  海灵格家庭系统心理师  中德舞动心理师  接受为期2年的Tavistock模式婴儿观察督导  心理学从业20多年,专业幼儿观察领域超过15年  擅长特殊儿童训练及家庭咨询  提起“抑郁情绪”,我们常常谈虎色变,其实它并没有那么可怕。抑郁情绪是每一个生命发展中经常会出现的,如果处理得当,它将带领我们走进更深邃的生命之旅。  生命早年的抑郁情绪  
期刊
作为家长,你可以为孩子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帮助他们形成“安全型依恋”。  如果你的孩子勇于探索未知,同时经常回到你身边寻求联结和安慰,那么你就可以知道他属于安全型依恋。  安全型依恋使得个体在一生之中都更容易与他人建立并维系较好的关系。这是因为安全型依恋的个体信任他的“依恋对象”(不管是父母、老师还是恋人),相信他们会在需要的时候给自己提供支持。而也正是因为知道父母(或未来的恋人)是时刻欢迎他
期刊
“自卑可以毁掉一个人,使人自暴自弃或产生精神疾病,  但另一方面它也能激发人的雄心,催人奋发图强,以补偿生理缺陷,成就不平凡的人生。” —阿勒德  小M是个长相清秀的姑娘,歌声甜美,画画好看,写东西也很有文采。我第一次认识她是在几年前带团体的时候。当时她总是一个人默默坐在角落,仿佛在刻意回避与他人交流。大家一起做团体活动,她发言很少,有时我能看出她对一件事情有独特的看法,却总是欲言又止。
期刊
2016年的夏天,我开始接受萨提亚模式转化式系统治疗的专业训练。这个系统训练的中级班共有10天的培训,分为两个阶段,每个阶段5天,两个阶段之间相隔半年的时间。  在漫长的等待后,我终于迎来了中级班的第二次5天培训。但由于课程前,我的睡眠状态一直不好,睡眠时间短,深度睡眠时间少,所以在课程中,我明显感到精力不足。每天我都在非常努力地打起精神,调动全身能量去参加培训。坚持到第四天的时候,我已经感觉自己
期刊
最初了解到“系列鞋子”,是在一个德国老师的家庭系统排列课程上。传统的家庭系统排列需要众多团体成员的参与来完成,而“系列鞋子”则可以实现在一对一的个体心理咨询中开展。  “系列鞋子”指的是一系列大小不一的各式鞋子。“系列鞋子”中包括各个不同的年龄段的家庭成员可能会穿到的鞋子,例如中老年人会穿到的皮鞋、布鞋、拖鞋等,也包含着年轻一代会穿到的运动鞋、球鞋、休闲鞋等。鞋子的种类和大小尽可能多的丰富。来访者
期刊
一本关于自杀的小说  《自杀俱乐部》—英国作家尼克?霍恩比的一部小说,2005年出版,当年便进入英美各大畅销书排行榜。在国内发行后,中国读者好评如潮。作者以故事的方式向公众展示了4位从考虑自杀到实施自杀的失意绝望之人的心路旅程,他们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遭遇了不同的生活际遇,对不同的生活苦闷烦恼,对不同的生活打击绝望,带着各自的不如意,选择了同一种自杀方式。于是,新年夜不期而遇在伦敦的一个自杀圣地,
期刊
小雅是一名14岁的初中女生。她长相平凡,不善言辞,却乐于奉献,是班上的“雷锋型”學生。期中考试后的一天下午,小雅脸色凝重地走进我的办公室,略带紧张地说:“严老师,最近我上课时常走神,学习不在状态,希望老师能帮帮我!”  在了解她的基本情况后,我和她正式建立了咨询关系,约定每周三下午做心理咨询。通过初次访谈我了解到:小雅期中考试后经常失眠,一些打击自己的画面时常在脑海浮现,挥之不去,早上醒来后不开心
期刊
养生学家兰夫兰德说:“一切对人不利的影响中,最使人短命夭亡的就算是不良的情绪和恶劣的心境,如忧虑、沮丧、惧怕、贪婪、懦弱、嫉妒和憎恨等”。《吕氏春秋?季春纪》云“大喜、大怒、大忧、大恐、大哀,五者接神则生害矣”。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也奉劝人们:“只有一身宜爱护,少教冰炭逼心神”。也提示我们应防止情绪的大起大落,特别要警觉心神的变化。  人的情绪变化,不仅是一种心理活动,同时也是一种生理活动。现代研究表
期刊
高血压是老年人中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尤其是很多糖友因为代谢紊乱,会出现“屋漏偏逢连阴雨”的情况,更容易合并该病,使得临床健康达标难度加大。另外老年人因为年龄增大出现体力明显下降,并能清醒意识到自己虚弱的时候,会不自觉产生对外界的依赖,尤其是对相关权威专业人员。高血压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控制,血压波动会造成多个靶器官损害,因此高血压老人通常十分关注血压水平,而在这个治疗过程对自己的主治医生也很容易产生信
期刊
在为越来越多的高中生进行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我逐渐感受到了来自家庭的力量对这个年龄孩子的影响力之大。高中生呈现出来的心理困惑类型有多种,当个体咨询逐层深入时,会发现一个共同的现象:学生在咨询中做了一些改变的决定,在学校的时段里有了行为上的变化、情绪上的改善,然而一回归到家庭中,就再次回到之前的模式里。因此,在咨询过程里适时地引入家庭成员,调动家庭三角的力量来帮助案主,尤为重要。  案主情况  学生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