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微课程教学法实验的又一突破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skyx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邹勤《微课程教学法视域下的古汉语“翻转”初探》一文很感欣慰。
  微课程教学法创立以来,语文教学获得诸多突破:学习春联可以创作春联;学习应用文可以写作应用文;学习古诗词可以创作古诗词;学习说理文可以创作说理文片段;分析文章写作方法或特点,可以写作同类片段。唯独少了古汉语教学实验。
  邹勤去年6月底参加长沙“微课程教学法专项研修班”学习。研修采用“做中学”方式,邹勤选的设计主题是古汉语《诫子书》。我当时告诉她:微课程教学法的精髓在于学什么会什么,相当于建构主义的同化与顺应。又问她:愿不愿意挑战课堂上让学生完成与《诫子书》写作特点相仿的文言文创作?邹勤欣然应允。
  创作文言文,表面上看似乎超标,其实不然。课标要求学生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微课程教学法认为,写作是最好的理解,只是賦予“理解”以灵活运用与创新的真义,这将有利于学生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去年10月,邹勤在湖北省电教馆组织的培训会上执教《诫子书》成功,《微课程教学法视域下的古汉语“翻转”初探》反映了她的体验与感悟。
  分析邹勤的成功,得益于她的教学功底,得益于她的领悟力,也得益于克服困难、突破自我的勇气。同时,用活了微课程教学法。
  邹勤文中有一串标题:1.达成目标定方向;2.学习任务搭支架;3.配套资源好帮手。乍看似标题炒作,其实参透微课程教学法玄机。教师具体精准提炼达成目标之后,学生如何真正达成目标?那就是:通过问题式的学习任务引导,确保学生完成任务有质量的话就一定达成目标。接下来的考虑是:怎样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那就是:开发配套学习资源,确保学生只要愿意完成任务单,就很难不达标。课堂学习伊始的检测表明,满分率达89.4%。对于从初一“半路出家”突然“翻转学习”的学生来说,成效显著。
  邹勤文中有一个标题叫“课堂预告藏玄机”,表明她已领悟“课堂学习形式预告”的设计意图,不仅可以暗示学生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做好接受检测的心理准备,而且引发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向往。邹勤设计的文言文创作主题是《我给我“儿”写家训》,一下子引发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
  由于课前通过字词句的理解与翻译搭建起语言形式支架,课堂梳理思维导图搭建起写作结构支架,学生心中的情感与认识的升华便跃然纸上。我想,邹勤对于学生潜能的认识,对于教师设计的力量的认识,都已突破传统经验的局限,产生凤凰涅槃意义的升华。
其他文献
一路春寒料峭,一路暖意相随。2018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为打赢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硬仗把脉定向,为广大干部群众提气鼓劲。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到凉山视察的重要指示精神,作为州府所在地的西昌市既责无旁贷,更应奋勇争先。全市各级党员干部将始终坚持先学一步、先思一步、先干一步,真正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当好民族地区科学发展排头兵。恪守坚定的政治站位,作好看齐的表率  把政治建设摆在
法国料理大师马利·安东·卡汉姆曾经说过:艺术有五种,其中最厉害的一种是甜点制作。这句话听起来有些言过其实,但如果把人类生物学本能和上千年的甜点制作历史考虑在内,却也不无道理——最早从母亲的乳汁里,人类养成了对甜味的喜好,习得了甜味代表能量的原始经验。这些印象牢牢印刻于基因,直至今天仍能以甜点的形式给予人们幸福感和心灵慰藉。也正因如此,甜点有了独特的象征意义。  历史上人类曾千方百计寻找各种甜味的替
墙上的女人头发整齐地梳向脑后,圆髻低矮,额头光洁,朴实的笑容里带着一点点羞赧,家常、古旧得一如灶房里的小脚老祖母。历史的追光打在旁边的文字上,带我走进了戴云山里的这些女人。  空气激荡。  一  1947年7月15日,注定是林长生命中一个惨淡而又光荣的日子。夜在愁肠里打了个结,惊慌的白日如约而来。林长没有点灯,摸索着穿好衣服,探脚去够床下的鞋子。三岁的儿子在睡梦中叫了声妈妈,她本能地应了声,俯身轻
车灯才刚吃力地剐出一小片光亮,前方的夜又黑压压扑将过来,而后面的夜依然提刀提枪地紧紧追赶,长尾巴狼一样甩也甩不掉。  我们掉入夜色的包围圈了。  一车人是回乡下老家的。下了班已是五点半,折腾了一番,才到镇上就看不到天色了,我们还得摸黑走一段山路。好在车内挤,大家都顾不上夜的黑。最先开口的总是二姐,她叹息着,“唉,以前我们怎么就不懂回来帮阿爸呢?”  一车人沉默下来,夜色便沉重起来。二姐指的是父亲一
一  王超从举手的那一刻起,心里就像钻进了一只老鼠,总在里边活蹦乱跳。他时而后悔自己嘴壳子太长,长到自己都管不住,明明不该自己说的,偏偏说了,明明自己对雕塑是个外行中的外行,还偏偏说得圆是圆扁是扁;时而又有点成就感,领导明明可能忽略他的话而秒定的事儿,却意外采纳了他的所谓“很好的意见”。王超一回家就瘫在沙发上,眼睛盯着吊灯出神。直到一截褐色拐杖头伸到他眼皮底下的时候,他才回过神来,动动身子坐正,爷
一  凌晨。  1942年9月25日的凌晨。黄家祥烈士战死。  黄家祥烈士的死难情节,我不敢轻易叙述,这里借助2000年出版的《宁德地区志·人物传》的记载:  ……家祥在五台山县红表乡榆林村组织有关人员开会时,被日军包围,情况危急。为了不连累全村群众,他临危不惧,安排在场人员撤退,自己留在最后阻击。在横越深沟时,不幸摔坏一条腿,跑在前面的人反身要扶他后撤,他见敌人已经追上来,急忙说:“你快跑,不要
今年2月11日,现年50岁的吴女士因头昏至某三级甲等医院就诊。吴女士简单地陈述了病情后,接诊的医生既没问其年龄、工作性质,也没了解她既往头昏病史,就开出CT检查单,让她缴费做检查。吴女士的丈夫杨季南要求先测量血压后再拍片,当他问医生CT检查的目的是什么?医生回答说“怀疑是癫痫”。约一小时后,医生拿到CT报告单,结果是“正常”。据患者称,医生“既没告诉诊断结果,也没提出注意事项以及是否需要复诊”,就
1  吃过晚饭,刘德树放下碗筷,跟老婆菊香打了声招呼,戴上他那顶灰色毡帽下了楼。这顶毡帽是在武汉打工的小儿子强强给他的。帽子有一圈硬硬的边沿,右边还有一朵浅黄色的小花,看上去有点西部牛仔的味道。  江汉平原腊月日短,六点不到,天就黑乎乎的,寒风吹着口哨,把小区门前吹得光光溜溜,马路上一个人影也没有。守门的王师傅见了刘德树,问他这么冷出来干什么,刘德树说等人。王师傅问他等谁,刘德树说等镇上的文化站站
不喜欢婆婆,不是因为她是农村的,而是有一种不太好说的原因。比如,她一到我们这里来,就变得小心翼翼的了,走路小心,吃饭小心,连喝水也是,洒了一点在地,她马上就去拿来拖把拖,生怕我会说她什么似的。还有啊,她有什么事都跟她儿子说,嘀嘀咕咕的,见了我就不说了,这让我很不舒服,有什么我听不得的吗?其实,我希望她像在自己家一样随便,也别把我当外人,虽说我从小就在城里生活,但她年纪大了,有一些自己的习惯我也并不
以何种姿态面对当下,用什么方式讲述故事,是一个作家体察生活、认知时代的重要表征。现实社会为作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但如何创作出紧扣时代脉搏的文学,不仅需要作家有介入现实的锐气,更需要作家有接纳文学传统的大气。当代大凡有影响力的作品,都既能与现实社会形成张力,又能汇入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之中。张慧兰的《二指禅》在乡村城镇化背景下,聚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传统道德坍塌和价值观畸变。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