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职生参加高职单考单招的心理特点和对策

来源 :飞·素质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laniem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单考单招是中职生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升学途径,是中职生的“高考”。相对于普高学生而言,中职生在迎考过程中的心理状态较为特殊,容易存在信心不足、自我怀疑,压力过大、盲目学习,心存侥幸、过于放松和自制力差、易受干扰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做为教育者,我们可以尝试以下方法来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一是建立合理认知,重塑信心;二是开展心理辅导,缓解压力;三是纠正侥幸心理,点燃动力;四是营造良好氛围,减少干扰。
  【关键词】中职生 高职单考单招 心理特点 对策
  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教育部对中职生的发展越来越关注。为了拓宽中职生进一步学习的道路,教育部先后制定了各项政策,包括:3+2五年一贯制、技能优秀免试升学、成人高考、高职单考单招等。其中,高职单考单招是教育部单独对中职学校应届毕业生高考招生的一种形式,覆盖面最广,最具针对性,且与高考同步进行,考试严格程度与高考一致,被称为中职生的高考,是中职生升学的最直接也是最主要途径。
  中职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经历过中考的失败,他们对未来多了一份迷茫和不安。相对于普高生而言,中职生有着升学和就业两种选择,加上学业上一直经历着挫败感以及长期以来养成的不良学习习惯,他们对考大学普遍缺乏信心,难以坚持,但又希望能圆自己的大学梦,创造更美好的未来。这些复杂的因素交错在一起,使得中职生比普高生在参加高考时有着更为特殊的心理特点。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准确把握住中职生参加高职单考单招的特殊心理状态,并且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帮助他们在考试中发挥出更好的水平。
  具体来讲,中职生在面对高职单考单招时,主要有以下几个心理特点:
  一、信心不足,自我怀疑。
  这是中职生在考前最典型的心理特征。他们从小到大经历着学业上的失败,这种长期以来的挫败感导致他们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认为再努力也难以成功,所以干脆放弃努力。在心理学上,这种现象被称为“习得性无助”。它是由一次次的重复失败造成的一种无望感和消极心态,在中职生中存在较为普遍。而事实上,高职单考单招本身就是与中职生的学习能力紧密结合的,考试内容与试题难度都非常具有针对性,如果复习到位,学生完全有希望考上大学甚至是本科院校。他们不是没有能力考上大学,而是低估了自己的能力,导致信心不足。
  二、压力过大,盲目学习
  由于缺乏信心,又迫切想要升学,一些要参加高职单考单招的学生容易给自己制造过大的压力,导致没有计划、没有方法的盲目学习,效率自然不高。这又会给学生重新施加压力,加重考前的心理焦虑,造成恶性循环,最终影响发挥。尤其是成绩名列前茅有希望考取本科院校的学生,在老师、父母的期望下,加上自身的高要求,往往由于压力过大而难以高效率地复习。在高压状态下,他们失去了方向,仍然盲目地做试题,却毫无收获,以至于出现严重的考试焦虑症状,导致发挥失常。
  三、心存侥幸,过于放松
  相对普高而言,多数中职生在入学时并没有做好考大学的准备。到高二下学期分流时,面对升学和就业两种选择,一部分学生才临时决定要升学,这部分学生多数成绩中等或者偏下。他们在迎考时容易抱着侥幸心理——“考得上是运气好,考不上则自认倒霉”。在复习中,他们没有压力,也没有动力。高三复习枯燥乏味,心存侥幸的学生寄希望于自己复习过的知识点都能考到,他们往往会厚此薄彼,导致复习不系统、不全面、不扎实。当考试越来越临近时,他们开始乱了方寸,侥幸心理越发强烈。
  四、自制力差,易受干扰
  由于中职生在学习上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自制力相对较差,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面对高职单考单招,中职生容易受到的干扰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正值青春期,学生内心波澜起伏,容易将关注点放在异性交往方面,从而无法集中精力学习。二是容易受到选择就业的同班同学的影响。在多数中职学校,高一、高二阶段,升学与就业的学生共同学习。到高三后,选择就业的学生到企业实习或者自己找工作,而选择升学的学生则要继续学习。在经过了前面两年相对没有压力的高中生活后,选择升学的学生要开始为考大学努力奋斗,而选择就业的学生则可以到社会上去锻炼自己。相对来讲,升学的学生会觉得自己的生活更为辛苦。这种不平衡的心理状态也容易给学习带来干扰。
  针对以上中职生在高职单考单招前的特殊心理特点,作为教育者,我们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来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
  首先,建立合理认知,重塑信心。
  笔者认为,首先要给学生多一些正面的力量,尤其是当他们在学习上有所进步时,应及时鼓励。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体验成功,从而将由于长期失败所导致的“习得性无助”感逐渐减轻。此外,用能引发学生感同身受的事实说话比单纯地告诉学生要有信心更为有效。教育者可以从往年考上高职院校甚至本科院校的学生中找出从小到大同样经历过一次次失败,成绩并不理想但经过不懈努力最终考上大学的实际例子来激励学生,让学生与自身相比较,从而相信自己同样具备获得成功的能力。
  其次,开展心理辅导,缓解压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度的压力是激励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它使学生在不断调整自己投入学习的过程中,改变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成绩。但学习压力过大而产生的种种问题则容易成为学生学习的心理障碍,影响学习成绩的提高。对于给自己制造过大的压力而出现考前焦虑的学生,正确认识到这一点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考前压力大,焦虑水平较高,影响到了学习,学校心理辅导老师可以在不同的阶段开展相应的心理辅导,以缓解压力,这一做法与普高较为类似。针对个别焦虑症状较为严重的学生,则可以采用个别心理辅导,用一对一的方式帮助学生缓解考试焦虑。
  再次,纠正侥幸心理,点燃动力。
  侥幸心理把希望寄托于偶然因素上,具有投机性,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在考前复习中若存在侥幸心理,则会导致复习不到位,最终影响考试成绩。要纠正这种侥幸心理,主要应在认知上进行调整。让学生认识到考试并不是靠押题、猜题就能考好的,而需要扎实的知识储备和灵活的答题技巧,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既然选择了升学,就应该踏踏实实地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而不是把时间浪费在投机取巧上。心存侥幸,只会增加知识点的疏漏和考试的风险,是很不可取的做法。此外,学科老师若能在复习过程中增加趣味性,在系统、全面的同时能让学生感觉到复习并没有那么枯燥乏味,由此点燃学生的学习动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学生的侥幸心理。
  最后,营造良好氛围,减少干扰。
  由于中职学校的特殊性,高三升学的学生容易受到就业学生和高一、高二学生的影响,他们所处的环境学习氛围相对较差,加上正值青春期,难以抵抗外界的各种诱惑。因此,给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是排除外界干扰的关键。没有良好的学习氛围,便容易受外界干扰。笔者认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参加高职单考单招的学生在高三阶段单独安排在一个校区集中封闭式学习是一种可取的办法。这一做法最直接的作用是排除了外界干扰,给学生一个相对安静、独立的环境进行考前复习。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种做法营造出了一种积极的团体动力,团体中的成员有着共同的目标,没有外界的干扰,成员之间相互影响,使得整个团体都朝着积极的方向前进。
  综上所述,高职单考单招给中职生提供了继续学习的机会,但它与普通高校招生相比又有着特殊性,学生在迎考过程中的心理状态也具有特殊性。作为教育者,我们应对此有正确的认识,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笔者希望通过以上的分析,给中职学校的教育者提供一些参考,以帮助学生在升学的道路上走得更顺利。
  参考文献:
  [1]钟志农,刘鹏志,周波.高中生心理辅导案例解析[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樊富珉.团体心理咨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郭清.中职生“习得性无助”成因分析及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09,7
其他文献
针对电话、有线电视(CATV)在现代家庭中比较普及的现状,本文介绍一种将电话网、CATV网有机地结合为一体的多媒体通信网——协调网,力求以最小的代价和风险,近期便能满足单位
随着基于块(像素)的第一代图像压缩算法的日趋成熟,视频压缩领域的研究重点逐渐渐转向基于对象(内容)或模型的第二代压缩算法,MPEG-4的标准化活动无颖是该研究方向转移的重要推动力
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是现代教育技术的生要组成部分。在高等学校的教学实践中,大力研究和推广CAI技术是教改的生要方面,它将有力地促进教学内容和体系
该文结合用于铁路医院的多媒体远程医疗系统实例,分析了多媒体流(主要是视频)的同步需求,提出了保证QOP(媒体表现质量)的“适应性”同步方案,同时,还给出了终端接收机存放超前媒体缓冲区
在Windows95下,以Power Point 工具软件力主,配合3Dmax Auto CAD软件的应用,制作了部分原子物理学电子教案(或讲稿〕,集文字、图象、声音。图形动画为一体,主动形象的展示出教学
我国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其中国画与笔墨文化是比较有代表意义的中华文化.笔墨文化与国画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文章将在国画创作的过程中应用笔墨文化元素,希望使笔墨文化、
该文论述了基于公用电话网上的低速率多媒体通信标准ITU-T H.324系列建议,详细 详细了H.263、G.723建议标准,最后给出了一个基于公用电话网的远程监控系统的实现。
该文介绍了一种自行开发的用于在ISDN网上进行多媒体通信的数字电话机,讨论了其硬件构成,软件结构及系统连接。
该文通过实验测试的方法,研究了在IP网上影响连续多媒体传输性能的主要因素,得到了VBR和CBR业务的分组丢失、时延抖动与网络负载的关系,可作为多媒体网络和多媒体通讯系统设计的
[摘 要]计算机的教学数据库是近年提出的新概念,其中提出教学数据库的建设的相关技术课题,对用于教学过程的数据库所存在的问题如冗余度、查询算法、结构分布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将对教学数据库的数据采集方法作具体说明。  [关键词]数据库;数据库建设;挖掘技术  随着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深入进行,教学数字化资源的整合和建设就显得越发重要了。我们一旦建立了完善的网络数据库,就可将各类教学资源数字化,让师生共享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