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海南万宁“小学校长带女生开房”事件以来,近日又有多起校园内性侵幼女案被媒体曝光,“20天内至少有8起”的数据不禁让人触目惊心。这些不时出现在媒体中的字眼给了我们最沉重的追问——当孩子遭受这样的侵害,我们到底要作出怎样的回应?
我们不能再让“个体事件”“偶发情况”这样的遮羞布蒙蔽了双眼,笔者在查找资料过程中看到,在2001年就有了教师性侵女童的相关报道,但不少当事学生或是出于“羞耻之心”,或是畏惧“师道尊严”,往往将这样的事埋在自己的心底。在媒体如此发达的当今,或许那些丑恶的信息不再那么容易被一直刻意隐瞒,但我们要做的不光是对肇事者的最严厉惩罚,更要让孩子们远离给他们身心带来严重创伤的性侵害,这是刻不容缓的教育大事。
老生常谈的性教育依然最为重要。从报道中可以看到,在教师实施性侵害时,很多受害女学生甚至都不知道老师对自己都做了什么,就算觉得老师的行为有什么不妥,在“尊师重教”观念的影响下,也绝不会想到老师的行为实际上对自己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在当前的教育现状下,性教育往往都是从孩子们进入青春期才开始,一些教师中的败类就是利用孩子们不谙世事,将罪恶的手伸向了她们。因此,性教育有必要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部分,学校和家长都没有必要再对“性”讳莫如深,给孩子讲解性知识不光是义务,还是保护孩子人身权利免受侵犯的必要措施。当性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加强了,才敢于对老师说“不”,才能知道在危急关头如何保护自己,从根源上防止教师性侵行为的发生。
学校要切实抓好校园安全管理工作。在一些案件中,社会外来人员就是利用了形同虚设的中小学校园管理漏洞,自由进出校园,实施犯罪。不难看出,很多中小学还存在相当多的安全管理漏洞,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相关负责人员的漫不经心,认为不会发生多大的事。对此,中小学要把校园安全切实抓好,建立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机制和奖惩制度,增加校园的轮值安保力量,相关责任人要主动承担起责任,坚决不能让“午夜还能够进入学校,在女生宿舍大发淫威”的荒唐事件发生。另外,学校内部对教师的管理也绝不容忽视,“教师当中绝大多数是好的,几个败类玷污了这个群体的形象”——这样的逻辑在学生的人身权利面前,永远不能作为学校放松教师管理的理由。
政府层面要特别增加对留守女童的保护。从媒体发布的数据来看,校园性侵害案受害者中留守女童占了很大比例,这不是没有原因的。留守女童的父母往往忙于打工,无暇照顾子女,老一辈也因精力有限和知识水平不高,对女童的照顾不能面面俱到,容易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导致悲剧的发生。对于这部分女童,学校方面要加强对她们的性教育,教会她们遇到性侵犯时如何应对;在社会层面,政府要致力于构建留守儿童的服务机构,结合社区的力量,让专门的人员对这些孩子进行生活、学习、心理、生理全方面的照顾,这对留守女童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要把好教师的道德素质关。我国的传统观念强调“师道尊严”,尊师重道在小学生行为守则中也有所体现,但对于教师中的渣滓,这反而成为束缚孩子们保护自我的枷锁。对于自身还未能准确判断教师异常行为的孩子们来说,她们在这样的身份壁垒前不容易作出拒绝和反抗。这就要求学校务必把好教师的道德关,在预防阶段就要把犯罪的苗子扼杀,在学校体制内给予施害者应有的惩罚,并推动法律层面上的事件解决。尤其是对于学校中权重者履职的监督,教育部门应当发挥主要的作用,校领导的任命需要有一系列严格的把关,同时也要给予家长监督的权利,具体的实施方式可由教育部门调查研究后确定。在政府和公众的严格监督下,校长独揽大权、恣意妄为的现象才可能有所收敛。
家校联合确保孩子免遭性侵害。学校的性教育要尽量邀请家长参加,鼓励家长以各种方式参与到学校组织的各种性教育活动中来,在活动中帮助孩子们减轻羞怯心理。有时候父母对这类问题的态度更能让孩子产生依赖感和安全感。另一方面,家校联系中要增加对孩子心理层面的关注,家长有随时对孩子各方面情况知情的权利,要扩大家长对学校事务的参与面,特别是对于住校的学生,更是要建立起一套家长能够监督和针对现状提出建议的制度,双方合力确保孩子在校园的安全。
总之,对待接二连三的教师性侵孩子事件,如果只是从道德层面上批判,而不从管理机制、实际行动上有所反思和行动,任何话语和建议都毫无意义。各部门各方面应切实重视和行动起来,让孩子安全、健康地成长。
我们不能再让“个体事件”“偶发情况”这样的遮羞布蒙蔽了双眼,笔者在查找资料过程中看到,在2001年就有了教师性侵女童的相关报道,但不少当事学生或是出于“羞耻之心”,或是畏惧“师道尊严”,往往将这样的事埋在自己的心底。在媒体如此发达的当今,或许那些丑恶的信息不再那么容易被一直刻意隐瞒,但我们要做的不光是对肇事者的最严厉惩罚,更要让孩子们远离给他们身心带来严重创伤的性侵害,这是刻不容缓的教育大事。
老生常谈的性教育依然最为重要。从报道中可以看到,在教师实施性侵害时,很多受害女学生甚至都不知道老师对自己都做了什么,就算觉得老师的行为有什么不妥,在“尊师重教”观念的影响下,也绝不会想到老师的行为实际上对自己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在当前的教育现状下,性教育往往都是从孩子们进入青春期才开始,一些教师中的败类就是利用孩子们不谙世事,将罪恶的手伸向了她们。因此,性教育有必要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部分,学校和家长都没有必要再对“性”讳莫如深,给孩子讲解性知识不光是义务,还是保护孩子人身权利免受侵犯的必要措施。当性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加强了,才敢于对老师说“不”,才能知道在危急关头如何保护自己,从根源上防止教师性侵行为的发生。
学校要切实抓好校园安全管理工作。在一些案件中,社会外来人员就是利用了形同虚设的中小学校园管理漏洞,自由进出校园,实施犯罪。不难看出,很多中小学还存在相当多的安全管理漏洞,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相关负责人员的漫不经心,认为不会发生多大的事。对此,中小学要把校园安全切实抓好,建立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机制和奖惩制度,增加校园的轮值安保力量,相关责任人要主动承担起责任,坚决不能让“午夜还能够进入学校,在女生宿舍大发淫威”的荒唐事件发生。另外,学校内部对教师的管理也绝不容忽视,“教师当中绝大多数是好的,几个败类玷污了这个群体的形象”——这样的逻辑在学生的人身权利面前,永远不能作为学校放松教师管理的理由。
政府层面要特别增加对留守女童的保护。从媒体发布的数据来看,校园性侵害案受害者中留守女童占了很大比例,这不是没有原因的。留守女童的父母往往忙于打工,无暇照顾子女,老一辈也因精力有限和知识水平不高,对女童的照顾不能面面俱到,容易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导致悲剧的发生。对于这部分女童,学校方面要加强对她们的性教育,教会她们遇到性侵犯时如何应对;在社会层面,政府要致力于构建留守儿童的服务机构,结合社区的力量,让专门的人员对这些孩子进行生活、学习、心理、生理全方面的照顾,这对留守女童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要把好教师的道德素质关。我国的传统观念强调“师道尊严”,尊师重道在小学生行为守则中也有所体现,但对于教师中的渣滓,这反而成为束缚孩子们保护自我的枷锁。对于自身还未能准确判断教师异常行为的孩子们来说,她们在这样的身份壁垒前不容易作出拒绝和反抗。这就要求学校务必把好教师的道德关,在预防阶段就要把犯罪的苗子扼杀,在学校体制内给予施害者应有的惩罚,并推动法律层面上的事件解决。尤其是对于学校中权重者履职的监督,教育部门应当发挥主要的作用,校领导的任命需要有一系列严格的把关,同时也要给予家长监督的权利,具体的实施方式可由教育部门调查研究后确定。在政府和公众的严格监督下,校长独揽大权、恣意妄为的现象才可能有所收敛。
家校联合确保孩子免遭性侵害。学校的性教育要尽量邀请家长参加,鼓励家长以各种方式参与到学校组织的各种性教育活动中来,在活动中帮助孩子们减轻羞怯心理。有时候父母对这类问题的态度更能让孩子产生依赖感和安全感。另一方面,家校联系中要增加对孩子心理层面的关注,家长有随时对孩子各方面情况知情的权利,要扩大家长对学校事务的参与面,特别是对于住校的学生,更是要建立起一套家长能够监督和针对现状提出建议的制度,双方合力确保孩子在校园的安全。
总之,对待接二连三的教师性侵孩子事件,如果只是从道德层面上批判,而不从管理机制、实际行动上有所反思和行动,任何话语和建议都毫无意义。各部门各方面应切实重视和行动起来,让孩子安全、健康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