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玲河蟹 盘锦名蟹

来源 :农产品市场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_3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秀玲合作社位于辽宁省盘锦市盘山县,于2009年3月5日成立,理事长孙秀玲。目前拥有社员51人,河蟹养殖规模64500亩。先后获得辽宁省“百强经济组织”奖、辽宁省“优秀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奖、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中国渔业协会河蟹分会“先进养殖专业合作社”等荣誉。“秀玲河蟹”在2012年全国河蟹大赛中获“最佳种质奖”和“金蟹”奖,2015年获中国名蟹“金奖”。
  盘锦的河蟹产业又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2015年全市河蟹出口总量2480吨,出口创汇额1500万美元,突破1亿元人民币,较2014年同期增长12.6%。每一个数据的增长都落实在盘锦蟹农们的腰包里,变成盘锦市农业人口人均纯收入的持续增长。
  “盘锦河蟹”的品牌价值也再创新高,达到21.18亿。“中国河蟹第一市”、“第一河蟹专业批发市场”等赞誉都成为“盘锦河蟹”这张名片上的注脚。然而盘锦河蟹养殖产业的发展却是曲折而艰辛的,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却更离不开的是盘锦蟹农的团结一致、踏实肯干和政府有力的政策引导与支持。
  盘锦市河蟹养殖产业的发展要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南部的浅海水域水产蕴藏量占到辽东湾的70%,大小21条河流贯穿南北形成丰富的湿地资源,这样的自然环境让盘锦河蟹产业具备优势条件。随着我国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们对河蟹文化认知的增加,盘锦河蟹也从野生捕捞逐渐转向人工养殖。实现如今臻于完善的河蟹种苗孵化和养殖技术,全国各地都在效仿学习的“盘山模式”,盘锦市经历了20多年的不断摸索。
  然而农业生产的分散化限制了河蟹产业规模效应的发挥,盘锦河蟹的品牌作用也就难以发挥出来。直到2006年,一批以河蟹养殖、销售为主业的合作社在当地建立起来后,“盘锦河蟹”这一品牌才有了培育的载体。2012年“盘锦河蟹”成功获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两只红色的蟹钳相扣中间形成哺育盘锦的大辽河。在这个大品牌之下的,就是一个个规模越来越大、发展越来越好的专业合作社品牌。
  一筐螃蟹闯出一个“秀玲河蟹”
  孙秀玲的创业史正是盘锦市河蟹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今年53岁的孙秀玲是土生土长的盘山人,东北人的热情、爱唠、爽快、大姐范儿她全有。上世纪80年代不安心于挣铁路上的那点死工资,孙秀玲开始了挎着小筐卖河蟹的小买卖。眼看着卖河蟹的收入越来越多,她又琢磨着自己搞养殖。但要把河蟹养好绝不能单单靠一腔热血,更需要技术和对市场的判断。她也开始经历大起大落的十年。为了掘到冬储蟹这一桶金,1996年孙秀玲进行了第一次尝试,可是一池的蟹苗连年都没挨到就全军覆没。顶着全家人的压力,她决定先把冬储项目放一放,边扩大销售规模边摸索养殖技术。
  要想占领市场首先要得到质优价优的货源。“有一次是鹅毛大雪天,我去大洼荣兴买扣蟹,干了整整一宿,手脚肿得像包子一样,第二天回家我母亲看见一边哭一边骂我是不是不要命了。”孙秀玲说如今去外地讲课她仍然常常回忆起这段往事,“我掉泪,社员听了也掉泪,本来不相信的,听完了也决定跟着干。”孙秀玲用诚意感染着想加入河蟹养殖行业的农户,也打动了很多业内的合作者。2003年,黑龙江水库向她伸出了橄榄枝,愿意提供给她6万亩地合作河蟹养殖。
  倔强的孙秀玲就这样一头扎进了河蟹养殖行业,从个体小商贩干成了拥有105户社员的专业合作社董事长,从铁路工人变成了养蟹技术推广员。2009年,她牵头成立了盘山县胡家秀玲河蟹专业合作社,有河蟹养殖面积64500亩,销售门店400平方米,固定资产1700万。而也正是这一年,她下到地里的100多万元的成蟹成功越冬了。
  冬储的成功鼓舞了孙秀玲,更燃起了合作社社员的斗志。新鲜肥美的河蟹能够在春节期间上市,一下子让河蟹养殖的收益翻了番,合作社也进入了快速提升的发展阶段:2011年,合作社养殖基地被农业部评为“健康养殖示范场”;2012年在全国河蟹大赛上获得“金奖”、“最佳种质奖”;2013年秀玲牌河蟹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蟹”;2014年秀玲专业合作社被辽宁省政府推选为“全国优秀合作社”;2015年在农业部首届“全国百家合作社,百个农产品品牌”评选中脱颖而出。
  如今在秀玲合作社的销售门店里,这样的荣誉挂了满满一墙,孙秀玲总说自己做得还太少,需要感谢的人太多:“这个产业不是一个部门能做下来的,我们盘锦管河蟹产业的部门真的多,有农委、农发局、海洋局、河蟹研究所,方方面面都照顾。还带我们去全国展销,去年的福州农交会、山东开的中国农产品电商展销会都去过。今年我早早就报名,昆明农交会还要去。”
  “四个红色蟹爪相对中间堆出一个米字”就是孙秀玲为“秀玲河蟹”注册的商标标识,也是她四处参展打出的合作社品牌。“我觉得品牌和包装是一种品质保证。有了这个包装,买了也放心,我们也不会砸自己牌子。”
  带领社员在全产业链里增收
  清明节后,孙秀玲开始在合作社64500亩养殖基地里选蟹苗。各地河蟹养殖户已经纷纷发来订单,等着下苗开干。合作社里大家已经有明确的分工,除了各家守着自家的蟹池,还有起网的、运输的、销售的等等。河蟹昼伏夜出,一般下午四五点开始爬网,等到差不多凌晨四五点收网。起网是个技术活,四月份的盘山凌晨温度只有0度左右,要下到池子里,尽量捕的多折的少,在捕捞中保证蟹苗外观不受损。蟹苗待装车、挑拣、称重后,就被运往机场发往各地。
  孙秀玲每年还要和盘山县农业、水产部门等一道去各地进行河蟹养殖技术推广,从蟹田选择、施肥、耙地到起网、储存都一并详细讲解,还针对不同地域的不同情况做区别分析,甚至把养殖技术整理成合作社的技术手册带到各地交流。“之前去新疆讲课,一对老两口包了80亩地,现在一年至少能挣10万,乐得直请我吃饭。”孙秀玲聊起来不无骄傲。
  从河蟹的生长周期来看,搞河蟹养殖应该有明显的淡旺季,但对于孙秀玲来说,却一年到头都在忙碌。原来,除了培育蟹苗,她已经在搞深加工。“想着这个季节吃不到鲜螃蟹,我就研究制作卤螃蟹。”用姜片、葱、大料、辣椒、花椒等香料腌制的卤螃蟹也已经成为合作社的一个品牌产品,供不应求,时常断货。
  待到八九月份,除了应接不暇的订单,她还会组织合作社的社员接待一些团体游客,到蟹田里体验。“去年一个400人的团队到我们蟹田里参观,我觉得挺好。他们自己看看、自己钓一钓,既有乐趣,心里还踏实。我们喂河蟹的豆粕都在地头上能看到,绝对无公害,更放心。”
  如今河蟹冬储,对孙秀玲来说已经得心应手了很多,但是担着合作社的担子,她仍然显得格外谨慎。冬储的价格风险和成活率都会直接影响社员收入,孙秀玲一整个冬天都会提高戒备,一有情况就搬救兵。“跑得太多了,一有情况就跑去找河蟹研究所的领导们,麻烦他们给看看,指导指导。”说起这些孙秀玲都还觉得历历在目,充满感激。
  河蟹是盘锦的产业大品牌
  “早上盘锦田中蟹,午间京津盘中餐。”用这句话来形容如今的盘锦河蟹市场绝对不虚此言,像孙秀玲这样的盘锦河蟹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更是显得底气十足。“搞阳澄湖大闸蟹的人也来过我这里,我就敢说我们盘锦河蟹和阳澄湖大闸蟹的距离早就不足一尺了。”这位在河蟹产业里摸爬滚打近30年的东北女人直爽地道出了如今盘锦河蟹产业的盛况。
  近年来,盘锦市利用海淡水资源,大力发展生态蟹苗孵化,不断创新稻田养蟹、蟹田种稻、苇田养蟹、坑塘养蟹、水库养蟹、沟渠养蟹、河流养蟹等多种养殖模式,使盘锦河蟹产业得到迅速的发展和壮大。同时,盘锦市委、市政府以政策盘活全产业链经济,带动了当地饵料生产、物流交通、加工销售、旅游餐饮等多个产业的发展,让农民在方方面面从河蟹产业中受益。
  为了规范使用“盘锦河蟹”的地理标志,盘锦市制定了《盘锦河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管理办法》,使在盘锦区域从事河蟹生产并且品质达标的河蟹养殖户,都能享受到“盘锦河蟹”大品牌的价值优势,真正将品牌价值落脚到为农民增收。
  今年“五一”后,盘锦市盘山县再度迎来了河蟹产业的公益盛事——放流。在放流中受益的合作社成员们都纷纷加入其中,400万只扣蟹被放流,相信恢复到“有水就有蟹”的自然生态指日可待。
  “诚信为本,天道酬勤。”这是孙秀玲最看重的八个字,是“秀玲河蟹”在经营中着力倡导并不断赋予的品牌价值,也是盘锦打造河蟹大品牌的价值追求。
其他文献
初夏时节,福建省福鼎市磻溪镇桑园水库附近群山披绿,片片茶园斑驳其中,放眼望去美不胜收。近年来,福建持续加大植树造林和森林保护力度,森林覆盖率高达65.95%,连续多年领跑全国。得益于良好的生态环境,福建近年来大力发展生态茶园种植,大大提高了单位茶园的茶叶产值,实现了“百姓富、生态美”的和谐统一。
期刊
近日,在位于浙江省象山县东陈乡的尚农生态猪示范养殖基地,100多头体形健壮的生猪身佩“大红花”如期出栏,“荣幸”成为全县第一批示范性饲养的生态猪。据悉,这批猪是今年1月下旬从象山本地7名养殖大户中随机挑选而来,并在科技化养殖场里通过混养模式净化善养了一个多月。  象山试行的生态猪养殖,是对传统养猪模式的一次颠覆:用科技手段构建一条全新的“食物链”,打造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解决多种污染问题,逐步实现覆
期刊
今年入春以来,广东省相继出现了大范围寒潮、低温阴雨、暴雨等自然灾害。受这些自然灾害天气的影响,目前春播形势究竟如何,后期早籼稻市场行情走势又将如何发展?  一、多雨寡照,春播速度同比略慢  当前,广东省春播进入高峰期,春播进度过九成。据种植业农情调度,截至4月22日,广东省已播各类农作物2958.1万亩,完成春播意向的94.7%。其中粮食已播1694.0万亩,完成春播意向的96.5%,进度同比略慢
期刊
眼下正值河北省巨鹿县红杏成熟期,各地游客纷纷前往游玩采摘。据了解,巨鹿县目前种植杏树8万多亩,年产优质杏8000多万公斤,年销售收入3亿多元,杏产业如今已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期刊
落药河油桃标准示范园,采用“有机+无机”管理模式,孕育出的“落药河”牌油桃,不仅口感爽,香味浓,自然甜,且维C含量高,保鲜期长,兼有止咳化痰,补气健肾,降低血压之功效。营养鲜果,馈赠佳品。示范园先后被评为“山东省优质果蔬基地”、“现代桃产业技术示范基地”、“青岛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理事长初顺祥恭候各界宾客来园参观采摘!  电话:13605421560  地址:青岛平度市白沙河办事处西山前西首  
期刊
吉林女孩儿闫坤和冯齐君都是“80后”,从小一起长大,大学毕业后分别进入知名金融企业和汽车企业就职,收入颇丰。2013年,二人发现有机农业中的商机,一起辞掉高薪工作成立公司,进入有机水稻种植领域创业。 通过一年多的前期调查,公司决定与吉林省辉南县兴德村水稻合作社联合,将百余位农民手中近千亩水田集中经营,成立三和有机农场。兴德村农民以往只选择产量高的水稻品种种植,为了提高产量会使用大量化肥和农药,产量
期刊
近年来,我国奶业加快发展,已成为现代农业和食品工业发展中最具活力、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然而近两年,受进口低价乳制品冲击与消费增长放缓等因素影响,我国奶业一直在困难中前行。尽管如此,根据统计,2015年全国液态奶销量增长4.4%,仍然属于各类大宗食品中增长较快的。  6月2日,第七届中国奶业大会暨2016中国奶业展览会在山东青岛开幕,来自世界各地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企业代表齐聚一堂,为中国奶业发展
期刊
骆红群,浙江省建德市下涯红群草莓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建德市红群农业科技公司董事长、国家级农村实用人才、杭州市十二届人大代表、建德市劳模、万向学院大学生创业导师、杭州市大学生创业就业导师。他在建德市下涯镇春秋村红群草莓基地创建的海峡两岸草莓文化创意产业园,近日正式开门迎客。  优渥的草莓之乡  建德是中国草莓之乡,有“中国草莓在浙江,浙江草莓在建德”之美称,这儿的草莓不仅结果早、果实大、甜度高,而且柔
期刊
传媒老王  【我每次没有吃完的食品都下机带走】  我每次乘坐飞机时都看到空姐将乘客没有启封的食品直接扔进收拾垃圾的大袋子,我很心痛。有一次我问一个空姐,她回答说这是公司规定。唉!我每次没有吃完的食品都下机带走,这不,下飞机时带回的食品,权当早餐了。我始终觉得浪费粮食是犯罪,你说呢?  程国强观察  【国粮局成立国家粮食安全政策专家咨询委员会】  5月31日,国家粮食安全政策专家咨询委员会在京成立并
期刊
5月26日-28日,第十届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在上海举办。从2007年到2016年,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已成功举办十届,这是我国有机食品产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从国际环境来看,有机农业3.0时代已经来临,有机理念得到越来越多国家政府和民众的认同,消费有机产品已成为时尚。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执行董事Markus Arbenz表示,最新数据表明,有机食品行业正在不断增长,目前,在全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