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远程镇痛泵监控系统结合自控镇痛宣教在胸科手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来源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yaso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无线远程镇痛泵监控系统结合自控镇痛宣教在胸科手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60例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肺癌根治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无线远程镇痛泵监控系统组(Ⅰ组)和普通电子镇痛泵组(Ⅱ组),每组30例.Ⅰ组采用无线镇痛泵监控系统进行术后镇痛并选择多个时间点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术后镇痛宣教,Ⅱ组采用普通电子镇痛泵.记录术后4、8、12、24、48 h的疼痛数字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使用镇痛泵后患者满意度评分和麻醉医师被动回访率等. 结果 与Ⅱ组比较,Ⅰ组4、8、12、24 h的NRS评分均较低(P<0.05);麻醉医师被动回访率Ⅰ组3例占10%、Ⅱ组13例占43.3%(P<0.05);Ⅰ组通过远程数据监测发现报警信息8次,Ⅱ组接到病房反馈镇痛不足有13次,至病房进行有效处理的时间Ⅰ组(9±3) min、Ⅱ组(13±7) min(P<0.05);Ⅰ组术后4、8、12、24 h的患者满意度评分高于Ⅱ组(P<0.05).结论 无线远程镇痛泵监控系统结合宣教在胸科手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可以为患者实施个体化镇痛管理,改善了镇痛效果,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其他文献
背景 脊髓背角浅层中间神经元与初级传入纤维、背角浅层的投射神经元、来自上位脑结构的下行投射纤维以及其他类型的中间神经元之间形成复杂的局部环路,在感觉信息(如痛觉、
目的探讨原发性膜性肾病合并IgA肾病的临床表现以及病理特点,并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分析本院经过临床以及肾脏病理(包括光镜、免疫荧光和电镜)确诊的2例原发性膜性肾病合并IgA肾病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两例患者均为青壮年男性,年龄分别为44岁和38岁,血压及肾功能均正常。例1表现为肾病综合征伴镜下血尿;例2表现为无症状性蛋白尿。两例患者临床上均除外继发性肾脏病,根据蛋白尿程度选用不同
目的探讨活血益气汤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临床疗效观察及对营养生化指标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12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根据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n=63)和对照组(n=63)。治疗组采用活血益气汤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前列地尔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对比分析两组疗效、营养生化指标、炎症因子及肾功能指标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30%)显著高于对照组(69.84%,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患者女性37岁以"发烧、头痛3d"为主诉人院,入院时间:2006年12月31日.入院后查体:体温38.8℃,脉博9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0/80mmHg,身高167cm,体重40ks,消瘦状,神志清楚,精神萎靡不振,呼吸平稳,全身皮肤黏膜未发现瘀点、瘀斑,颈项强直阳性,双肺呼吸音清,心音纯整,节律齐,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未及,克氏征、布氏征、巴氏征阴性。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输尿管上段复杂性结石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复杂结石的效果、手术技巧及心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采用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复杂结石10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98例手术成功,2例术中置入"D–J"管困难,1例术中出血,均改开放手术,1例术后出现输尿管狭窄,肾积水无减轻,再次手术。手术时间60~180min,平均70min,术后102例均
目的 探究家庭延续性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患者肺功能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呼吸内科2013年3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00例COPD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常规护理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护理干预组患者则采取延续护理干预进行家庭呼吸康复训练,比较常
目的研究镍钛尿道支架治疗前尿道狭窄的作用。方法应用镍钛合金尿道支架治疗21例前尿道狭窄患者,同时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结果21例患者在术后3、6、12、24、36个月的有效率分别为95.2%、90.5%、80.9%、71.4%、57.1%。平均费用13508.7元。21例患者术后均能勃起,但是有5例患者勃起后有疼痛,影响性生活。结论镍钛尿道支架治疗前尿道狭窄的效果良好。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发生颈肩痛的循证护理效果。方法将236例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1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颈肩疼痛发生率、疼痛情况和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颈肩疼痛发生率为20.3%(24/11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4.4%(76/118),两组间差异极显著(χ2=44.17,P<0.01)。在两组发生术后颈肩疼痛
目的探讨丙泊酚与七氟醚对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丙泊酚组(P组)和七氟醚组(S组),每组20例。P组采用全凭静脉全身麻醉,常规静脉诱导,靶控输注(target-controlled infusion,TCI)丙泊酚,术中维持:瑞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