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高血压定期随访对高血压病控制率的影响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cqj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社区高些压定期随访对高些压病控制率的影响。
  方法:采取分层抽样的方式随机选取本社区300例高些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用药指导、生活指导以及健康教育等综合管理措施,并通过电话随访、上门就诊等形式对所有患者进行定期随访,评价患者血压控制情况。
  结果:通过综合管理干预以及定期随访监督,患者的疾病知晓率以及依从性均有所提高,患者的疾病控制率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社区高血压疾病患者给予心理干预、用药指导、生活指导以及健康教育等综合管理措施,并定期随访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减少并发症,提高疾病控制率。
  关键词:社区高血压定期随访控制率自我管理影响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034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026-01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极高,在心脑血管总发病率中占30%-40%的比例。高血压患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体循环脉压升高,常常会累及心、脑、肾脏等多种组织器官,引起多系统严重并发症,也是导致脑卒中以及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威胁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高些压通常需要长期控制病情的发展,降压药物是最基本的治疗手段,但患者的饮食、运动、心理以及用药等情况均会影响病情发展,因此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对患者的病情控制极其重要。本文对本社区30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干预管理,并定期进行跟踪随访观察患者的病情控制情况,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本组患者的所有资料均来源于本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心,采取分层抽样形式选取选取3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80例,女120例;患者年龄在41岁-8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1±2.5)岁;患者病程在1年-30年。所有患者均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眩晕、乏力、失眠以及头痛等症状,均符合1997年由中国高血压病防治指南制定的关于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据调查分析,导致患者血压异常波动的原因主要包括情绪波动、过度疲劳、吸烟、饮酒、失眠以及头痛等。
  1.2方法。
  1.2.1病例分类、建档。以患者家庭为单位,调查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生活习惯、家庭状况、联系方式以及用药等相关情况,根据调查结果进行病例分类、整理,并建立完善的病例档案,评估患者的病情危险程度。
  1.2.2心理干预。由于高血压的病程较长,需要坚持用药并控制饮食,加上病痛的长期作用,患者常常会产生焦躁、抑郁等不良情绪,情绪波动过大进而加重病情。应指导患者家属平时多与患者沟通,注意患者的情绪变化,使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1.2.3用药指导。给患者讲解坚持服药的重要性,详细介绍药物的使用方法、用药剂量、配伍禁忌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相关知识,可以制作可随身携带的服药指导手册分发给患者及其家属。嘱咐患者一定要按时、按量服用,切不可随意增减药量,注意药物副作用,一旦异常及时询问医生。
  1.2.4生活指导。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作息规律,做到早睡早起,戒烟戒酒。在饮食上应合理膳食,协助患者制定科学的食谱,严格控制食盐的摄入量,最好在6g以下,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尽量少吃过于油腻的食物。平时可适当进行有氧活动,如散步、太极拳以及慢跑等。
  1.2.5健康教育。定期在社区开展知识宣讲讲座,讲解高血压疾病的发病原理、主要危险因素、严重并发症及其危害以及主要的预防及治疗措施,详解解答患者的有关疑问。在社区建立疾病知识宣传栏,或疾病知识卡片,提高患者对疾病的知晓率。
  1.2.6定期随访。通过电话随访、上门就诊等形式对所有患者进行定期随访,随访的内容主要包括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的知晓率、服药情况、饮食及运动情况等。每月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压水平并详细记录,每2月进行一次电话随访,每季进行一次集中随访,开展专家讲座、高血压沙龙服务、发放健康知识小册、组织健康体检等活动。
  1.3评价指标。①血压控制目标: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其中老年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应控制在140—150mmHg以下或舒张压<90mmHg。②统计记录所有患者随访前后对高些压疾病的知晓率、服药依从性以及血压控制情况,其中血压控制率=控制人数/治疗人数×100%。
  1.4统计学处理。选用软件SPSS11.0对观察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X2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0.05则表示存在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定期随访前后效果对比。经过1年的心理干预、用药指导、生活指导、健康教育以及定期随访等综合管理措施,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头痛、头晕等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患者对高些压疾病的知识的知晓率、服药依从性、生活习惯、饮食和运动等情况均有明显改善,血压控制率显著提高(P<0.05),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2.2两组患者随访前后血压变化。两组患者定期随访后的血压情况明显降低(P<0.05),具体见下表2。
  3讨论
  高些压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多发疾病,极易引起冠心病、脑卒中、严重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致残、致死率较高,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及生命健康安全有极大的威胁。由于高血压患者病程较长,需要长期用药治疗,但大部分患者对疾病专业知识缺乏了解,遵医行为及自我管理意识不强,导致病情加重,影响患者的治疗,因此加强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定期随访对高血压的病情控制极其重要。
  本文对300例本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通过以上结果可以发现,社区定期随访对高血压患者集中进行心理干预、用药指导、生活指导以及健康教育等综合管理措施,并通过电话随访、上门就诊等形式对所有患者进行定期随访。结果显示,所有患者经过一系列综合管理干预以及定期随访后,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明显加强,对疾病知晓率、服药依从性、生活作息均有所提高,饮食规律,运动增加,血压控制情况良好,血压控制率明显升高。血压控制是高血压防治措施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评价高血压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3],本组将患者血压控制率较定期随访前有明显提高,血压控制率达到83%,收缩压与舒张压明显下降,说明定期随访可有效控制高血压病情发展,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减少并发症,提高疾病控制率,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2]陶寿淇.中国高血压的患病率、知晓率及治疗状况:1991年抽样调查结果.高血压杂志,2011(增刊):14一l8
  [3]方力,王烨菁,付朝伟,等.高血压运动干预中长期效果影响因素定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9(15):1270—1272
  [4]小瑾.社区高血压危险因素干预效果调查[J].职业与健康,2012,28(3):324—325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的影响,为临床妊娠期糖尿病的寻找合理的护理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所收治的90例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之上应用护理干预的措施实施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观察组45例患者经过实施护理干预之后,其餐后2h血糖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重组护理流程对早产低体质量儿的影响。  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72例早产低体质量儿进行护理。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2例患儿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早产儿常规护理,观察组婴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重组护理流程,包括非营养性吮吸,喂养之后进行俯卧位和腹部抚摸等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情况进行观察。  结果:观察组婴儿的鼻管留置时间为(10.27±4.2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治疗骨创伤面的护理方法,总结护理经验。  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骨创伤患者8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采用负压封闭式引流,对照组采用常规开放式引流,观察两组患者的引流效果。  结果: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创面愈合时间,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一般方法。  1.2.1创面处理方式。患者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男1月期间来我院采取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4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个性化的临床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的遵医行为。  结果:观察组能够严格遵循医生嘱咐的患者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期刊
康秀梅(1982-),女,硕士学位,医师。  摘要:目的:研究超声影像对于附睾炎的临床诊断的实际应用价值。  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附睾炎患者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进行诊断,对附睾炎的声像特征开展分析,同时和手术病理的结果与临床诊断的结果开展对照比较,探究超声影像的实际应用价值。  结果:在100例附睾炎患者中,采用超声影像的诊断符合数为97例,诊断符合数为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的特点。  方法:通过对我医院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病例及相关信息的分析。  结果:大部分患者认知功能不同程度损害,尤其视力及言语能力明显降低。  关键词:酒精精神障碍认知功能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031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024-
期刊
摘要:目的:明确国人经骶前间隙纵向腰骶间融合手术入路的解剖层次以及重要组织结构的毗邻关系,评价该手术入路在国人患者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方法:选取6具新鲜尸体标本,沿骶前间隙手术入路扩大、逐层解剖,观察该手术入路的解剖层次及周围血管、神经及其他重要结构之间的毗邻关系,并测量相邻重要组织结构之间的距离。  结果:骶前间隙与直肠之间无重要解剖结构,活动度良好,骶前静脉丛的变异较大,左右髂内静脉在S1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胃炎胃镜下形态与胃黏膜病理组织学的关系,提高慢性胃炎的诊断准确率。  方法:将186例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来我院做治疗的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胃镜对胃黏膜进行形态学观察并取胃黏膜做病理组织学检查,对两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186例慢性胃炎患者胃镜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11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70例,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显示慢性浅表性胃炎135例,慢性萎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儿童感染细菌性痢疾志贺氏菌属的血清型分布及耐药性,提供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的信息。  方法:对每日的粪便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对疑似志贺氏菌属的菌株用微量生化鉴定管进行生化鉴定,再用志贺氏菌属多价诊断血清进一步鉴定分群;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最后对药敏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儿童肠道细菌性痢疾福氏志贺氏菌占77.2%,宋内氏志贺氏菌占22.8%。  关键词:志贺氏菌属血清型分布耐药性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各科病人手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对我院2011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152例患者进行分析,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6人。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对患者手术后的不良反应情况、心理反应、皮肤情况、心理态度等方面进行分析和处理,执行相应的护理计划。对照组则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  结果:观察组进行了预见性护理之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