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高校产教融合下的继续教育培养模式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ch2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教育方面的问题越来越重视,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继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现代教育体系中与经济社会联系最为密切的一个部分。在当前的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校继续教育的培养模式应主动服务于学习型社会,从以成人高等教育学历教育的培养模式向社会各种专业技能、从业资质培训模式进行转型,为社会提供“高水平、高层次、高效益”的教育服务。
  【关键词】高校  继续教育  培养模式  产教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8-0053-02
  现阶段,普通高校在开展继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承担成人学历教育教学的任务,是对成人学历教育的一种补偿。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知识经济的来临,对普通高校的成人高等教育以学历教育为主的培养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新的形势下,吉林高校的继续教育必须探究新的培养模式,应从成人高等教育以学历教育培养模式为主向社会各种专业技能、从业资质培训模式转型,发挥普通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主动服务于学习型社会的作用。
  一、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特征
  准确掌握继续教育趋势、人民大众需求、社会经济发展的发展变化,将高校继续教育模式由传统的“自然发展”到“自主发展”。从转换模型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是一种相对发展性、开放性、生态性的教育转换模式,其主要特征有以下三种。
  特征一:将思辨哲学作为逻辑发展点,提倡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主要是指高校教育创新、社会经济发展、人民大众教育需求三者之间促进发展的过程。该过程具有复合性和非线性特点,所以,高校教育转型发展的主要特征是动态性、曲折性和多维性。
  特征二:将现代文明作为开始原点,认为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的主要动力是现代文明,同时也认为现代文明的高效发展也促进了人的全方面发展,给高校继续教育注入了新的现实动力和社会环境。所以,转型发展的第二个特征是转型形式的社会性和转型主体的人文性。
  特征三:将传统成人教育文化为发展起点,认定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的主要思维是传统成人教育文化,只有明确了高校继续教育的文化价值、文化行为以及文化地位,重视文化品格、文化基因和文化形象,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才有可能拥有新的发展动力。所以,转型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未来、现在、过去的三个时间段的碰撞。
  二、吉林省高校开展继续教育中面临的问题
  (一)学习过程中的问题
  成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面临的困难有很多,例如工学矛盾、学习压力大、学习方法难以掌握等。通过调研发现,吉林省高校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工学矛盾突出,学习精力有限”,其次分别为“学习压力大,学习能力下降”与“难以掌握有效学习方法与学习技巧,学习效率低”。
  (二)学历继续教育的问题
  从吉林省高校调研中发现,“教学内容难以适应学员需求,理论与实践脱节”与“教学方法模式单一,不符合在职人员学习特点”分列统计的前两位。因此,教学内容的调整、教学模式的改革成为学历继续教育转型发展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在对学习者的调研中发现,高校学历继续教育主要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理论教学偏多偏深,实践实训教学环节缺乏”与“所教授内容难以真正适合学习者需求”这两大问题。同时,“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与教学考核模式也是学习者关注的问题。
  三、吉林省高校继续教育培养模式转型
  (一)由被动型转变向主动型
  继续教育应改变过去“需要什么做什么”和“能做什么做什么”的服从被动型的教育发展模式,须从“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高度,增强主动服务意识,从社会和谐发展的整体思考和选择发展战略,加强与我国科技进步、国民经济发展和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联系衔接,走多样化发展道路,充分发挥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重要作用,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二)由学历教育转变向继续教育专业化
  继续教育专业化是指给已经取得某个职业任职资格的不等于他已达到专业化的标准。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不断进行知识补充和更新,使之不断掌握所需的知识、技能、准则和理解力,不断开发人的潜力,提高人的素质和创新能力,从而达到外行人所无法替代的专业化程度。它是一种高层次、追加型的职业培训教育模式。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大规模的企业重组和产业结构调整,使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包括管理人员面临着重新就业和转岗培训。实施大规模的继续教育培训,帮助社会成员获取新知识和技能,将成为相当长时期继续教育的重要任务。吉林省高校应抓住这次难得的机遇与企业、社会性的培训机构合作,开展企校联合办学。
  (三)由传统发展模式转变向现代发展模式
  这是科技高新化、信息网络化、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传统继续教育“重学历教育轻非学历教育”“重理论知识轻实践技能”的单一功利化的传统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吉林省高校应革新继续教育观念,深化以教育内容和方法手段为重点的改革,探索和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新体制。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进程,为继续教育营造一个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和媒体化和谐一体的教育环境,发展远程教育,以满足继续教育拓展发展空间、提高吉林省高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新需要。
  四、产教融合背景下吉林省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建议
  (一)国家政策
  國家制定关于继续教育的制度法规,对继续教育发展给予制度保障,将在宏观环境方面影响继续教育的发展,影响学习者特别是在职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吉林省高校的调研发现,学习者普遍认为,出台制度法规“就职工参与继续教育,明确规定职工个人、单位、社会等方面的责任和义务”成为学习者的主要选择。同时,“统一继续教育学历证书,规范证书发放与管理”也成为必然发展趋势。   (二)高校办学
  高校是继续教育办学的重要组织之一,学习者对高校继续教育发展也提出了重要的建议。通过吉林省高校的调研发现,“合理设置课程,增强实践实训教学环节”成为学习者最希望高校改革的方面,其次为“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学习者的参与性,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由此可见,课程改革成为高校继续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方面。
  (三)学习者自身
  通过吉林省高校学习者对希望自己学习到什么内容进行调研发现,主要集中在“希望学习时间更为灵活”“能够与实际相结合”“希望通过学习专业性强的课程,使自己能够通过这种学历教育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现场实践知识,技术性知识”等等方面。通过统计不难发现,吉林省高校学习者希望通过参加学历继续教育的学习,在提升学历层次的同时,提升专业技能知识水平,实现所学知识与工作需要的紧密结合。
  (四)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是否恰当,会很大程度影响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效果。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互联网的普及,在线学习成为成人学习者的重要学习方式。但是,单纯的在线学习因缺少师生间面对面的互动而削弱学习者学习积极性与学习效果。通过吉林省的高校调研发现,学习者更愿意采用的学习方式是“面授教学与在线学习相结合”。由此可见,混合式教学模式将成为高校学历继续教育重要的教学模式。
  五、产教融合背景下的吉林省高校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一)推动课程体系改革
  学校以满足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学习者多样化的需求为基本原则,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特色优势,以提升从业人员岗位能力、职业道德和科技文化素养为重点,适时调整专业设置,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构建模块式课程体系。突破“学科化”,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吉林省高校的课程设置应以专业知识体系为依托,在调研分析行业所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岗位知识、工作技能、业务能力、综合素质等基础上,将知识点整理归纳,形成课程知识体系。
  (二)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
  (1)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相结合。一方面,学习者登录教学平台,利用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另一方面,学校策划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组建虚拟班级、学习互助小组等开展协作学习。 (2)虚拟实验与现场实训相结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实验教学系统,开展虚拟实验。(3)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一方面,开展在线形成性评价加强对学生学习行为的监控与督导,引导学生注重学习过程,形成性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40;另一方面,每学期举行终结性考试,更注重实践性、应用性考核。
  (三)构建立体化学习支持服务体系
  以学生为中心,细化学习服务,打造出阳光(Sunshine)、微笑(Smile)、规范(Standard)、持续(Sustainability)的“4S”服务模式。吉林省高校应当建立数据动态分析系统,对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轨迹与师生交互状况进行动态分析,加强学习支持服务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吉林省高校利用信息技术,构建起覆盖学校和校外学习中心、网上与网下相结合,实时与非实时相结合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建有“校、院、站”三级专兼职教学、辅导、管理团队,教师的聘任采用以高校教师与企业技术专家为主,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聘任模式。
  (四)实行四级管理机制
  隨着《远程教育地区管理中心建设和管理办法》《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建设和管理办法》《远程教育示范学习中心建设与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和规范的实施,进行站点的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建立学习中心业务动态量化评价机制,对吉林省高校学习中心支持服务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价,并在学习中心评估检查、评优、招生综合奖励等方面对评价结果进行应用。实行学习中心优胜劣汰管理机制。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教育事业开展了深化改革,吉林省的高校在近几年也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果。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下,吉林省高校继续教育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发展继续教育将会成为富国强民的有效途径。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吉林省高校的继续教育,要紧紧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努力探索,逐步建立起适合中国国情的继续教育结构。
  参考文献:
  [1]张霞燕.职业能力导向下高校继续教育改革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6).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教育开始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作为初中语文教师也应顺应这一潮流,一切从学生角度出发,营造和谐高效的语文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想要打造和谐的语文课堂氛围,要改变传统应试教育观念,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重点,使学生可以全面协调发展。本文主要对打造和谐的初中语文课堂的方式进行介绍。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环境 和谐 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3 【
期刊
【摘要】本文从当前如火如荼的机器人活动的视角,并借鉴国内外优秀的教学理论进行梳理和探讨,整合和开发了初中物理课程与机器人活动中有关拓展课程资源的内容。并且提出了“开展机器人活动,让初中物理回归生活常识的实验中”的教学模式,以论证初中机器人活动与初中物理课程的有机融合利于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新提升。  【关键词】机器人活动 物理课程 拓展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
期刊
【摘要】在我國的教育体系中,职高教学一直是致力于培养应用型的人才为主的,因此在长期的教育历程中,职高教育始终把专业的知识教学排在首位,注重学生在专业学习以及日后技能上是否能跟上,在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倾斜上,明显倾斜于专业课,这也导致学生在文化课的学习上基础极差,学生固然有精湛的技术,但是却没有良好的沟通技能和高水准的素质,这样会极大地阻碍职高学校学生的发展,成为学生未来在社会上立足的明显缺陷。英语作
期刊
【摘要】计算思维是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最能体现学科价值。Scratch是一款适合小学生学习的编程软件,图文并茂容易操作,在社团活动中开展Scratch教学,既能让学生体验到创作的乐趣,又能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  【关键词】Scratch 计算思维 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8-0139-02  Scratch是麻
期刊
【中图分类号】G7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8-0028-02  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高端技能型人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广告摄影是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是一门服务于商业传播活动的图解性摄影。由于它的广泛应用,已成为一种以现代科技为基础,应用视觉传达原理、结合设计理念的商业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8-0199-01  我相信这样一句话:给孩子一个微笑,他会给你一个明媚的春天。他时刻提醒我,要爱学生,因为只有在爱的雨露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才是健康的。  今年是我第四年担任四年级的语文教学和班主任,每年都接新的班级,接触新的学生。据教过这一级学生的老师们反映,这一级学生非常难管,学习积极性太差,调皮捣蛋的孩子
期刊
【摘要】民歌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创造出来的,是他们的生活环境、劳动方式、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等相关的音乐形式。它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由于地域广阔,民族种类繁多,也诞生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民歌种类,这是我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华锐藏族民歌是分布在我国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及其周边的一种广泛传播的传统民歌形式,它也是我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本文将从华锐藏族民歌的特点
期刊
【摘要】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户外游戏活动是幼儿园课程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幼儿自主探究能力的重要场所。在户外游戏活动中幼儿主动活动、积极尝试,建构自己童年生活的经验和意义,在游戏过程中获得多方面的发展。  【关键词】户外区域活动 幼儿 自主性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8-0191-0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
期刊
【摘要】电气课程教学要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以提升学生综合职业技能以及专业素养为前提,尤其是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电气课程教学从教学方法到教学内容都需要进一步革新,如此才能够满足社会对高职人才的要求,才能够推动高职电气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关键词】电气课程 高职学生职业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8-0048
期刊
【摘要】备课组是学校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的最基本单位,是教师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最直接的经验来源,但是现实中备课组教研存在重管理轻研究,重形式轻效益的学科教师研修活动制约了教师的研究热情和专业发展。我校尝试“螺旋式观议课”教研模式,通过同课异构、一课多构的方式,让备课组教师对课堂教学经历“假设-实践-认识-反思-再假设-再实践-再认识-再反思”的螺旋式上升认知建构过程,破解了备课组低效教研,为构建教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