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冬天·童年·骆驼队》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它是我国台湾现代著名作家林海音为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写的序言,作者撷取了童年生活的几个片段,以平实质朴、细腻童稚的笔调,诗意梦境般的语言娓娓叙述,再现了童年生活的多彩与纯真,表达了作者对远去童年生活的魂牵梦萦和无限眷恋之情。在教学时,笔者以读为本,巧设情境,引领学生展开想象、潜心涵咏、联系生活、悟法畅谈,让学生走近童年的画卷,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体会那份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浓浓深情。
一、巧设情境,想象画面,走进童年的记忆
本文的课题非常富有创意,由“冬阳”“童年”“骆驼队”三个不同意象的词语组合而成,细细品味,它创设了一种非喜非忧、非伤非怨的情绪基调,营造了一种深沉广阔的意象空间和情绪空间,编织了一幅童年的美好画卷,让人遐想无限。在学习过程中,笔者以题目为切入点,通过巧设情境,想象画面,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走进那段难以忘怀的童年记忆。首先,借助多媒体让学生欣赏电影《城南旧事》片头:冬阳下骆驼队缓缓走来,伴着丁零丁零的驼铃声……然后播放主题曲《送别》,让学生在美妙动人音乐的渲染下走进遥远的时空和那久远的年代,为文章学习奠定感伤与温暖交织的感情基调,从而触发学生的情感共鸣。然后提出问题:同学们,请张开想象的翅膀,闭上眼睛用心感受,说一说从“冬阳”“童年”“骆驼队”三个意象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有的学生说我看到了在冬日暖暖的阳光下,一群骆驼队从远处缓缓地走来;有的学生说,我听到了那清脆、悠扬、悦耳的串串驼铃声;还有的学生说我看到了一个烂漫天真、活泼可爱的女孩正款款向我们走来……从而让学生如临其境,自觉融入课文所勾勒的童年记忆中,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
二、潜心涵咏,用心品析,感受童年的美好
在教学本课时,筆者坚持以读为本,引导学生潜心会文,通过抓住重点字、词、句、段落,认真涵咏品析,反复揣摩,让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去怀想那美好的童年生活,感受童心、童真、童趣,从而挖掘出语言文字背后蕴含的深意,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例如,在学习“我看骆驼咀嚼”这一自然段时,笔者首先让学生反复阅读,用红色的标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词句,细细品味分析,写一写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体会,并与同学展开交流。然后提出问题:当五岁的作者看到“骆驼咀嚼”这一情景时,几乎看呆了,连他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同学们,请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想一想你们会在什么情形下作出看呆这样的反应?从而让学生感受“我”的傻样,更深刻地体会童真童趣。同时,在讲解“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时,笔者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三个“那样”“磨来磨去”“冒”“沾”“呆”等词语,体会作者观察的细微入神和描述的生动形象,感受到童年时期孩子天真无邪的心灵,领悟作者蕴藏在字里行间中那份对童年生活无限眷恋的深情。
三、联系生活,悟法畅谈,体味童年的难忘
生活即教育。在本文中那些看似极其平常、微不足道的生活小细节,却是作者童年情趣的重要体现,它怀揣着作者妙不可言的童年梦想,寄寓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魂牵梦萦和依依留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就本文的写作方法进行分析,说一说它的写作特色,并学以致用。比如,本文作者选取了几个片段描写童年生活?用了什么表达方法。另一方面,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拓展延伸,升华学生的情感:童年是美好的,童年是难忘的,也是匆匆易逝的。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有没有想起自己过去一些有趣的经历呢?请大胆表达出来好吗?让学生开启记忆的阀门,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经历,畅谈自己的童年趣事,动笔描述自己精彩的童年生活,表达自己对童年生活深深的怀念,从而让学生懂得珍惜,把握好自己现在的美好时光。
总之,教学《冬天·童年·骆驼队》一文中,我们应注意引导学生潜心涵咏文字,用心品味,去倾听童年故事,怀想童年美好,描绘童年的精彩。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红旗大道第二小学(341000)
一、巧设情境,想象画面,走进童年的记忆
本文的课题非常富有创意,由“冬阳”“童年”“骆驼队”三个不同意象的词语组合而成,细细品味,它创设了一种非喜非忧、非伤非怨的情绪基调,营造了一种深沉广阔的意象空间和情绪空间,编织了一幅童年的美好画卷,让人遐想无限。在学习过程中,笔者以题目为切入点,通过巧设情境,想象画面,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走进那段难以忘怀的童年记忆。首先,借助多媒体让学生欣赏电影《城南旧事》片头:冬阳下骆驼队缓缓走来,伴着丁零丁零的驼铃声……然后播放主题曲《送别》,让学生在美妙动人音乐的渲染下走进遥远的时空和那久远的年代,为文章学习奠定感伤与温暖交织的感情基调,从而触发学生的情感共鸣。然后提出问题:同学们,请张开想象的翅膀,闭上眼睛用心感受,说一说从“冬阳”“童年”“骆驼队”三个意象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有的学生说我看到了在冬日暖暖的阳光下,一群骆驼队从远处缓缓地走来;有的学生说,我听到了那清脆、悠扬、悦耳的串串驼铃声;还有的学生说我看到了一个烂漫天真、活泼可爱的女孩正款款向我们走来……从而让学生如临其境,自觉融入课文所勾勒的童年记忆中,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
二、潜心涵咏,用心品析,感受童年的美好
在教学本课时,筆者坚持以读为本,引导学生潜心会文,通过抓住重点字、词、句、段落,认真涵咏品析,反复揣摩,让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去怀想那美好的童年生活,感受童心、童真、童趣,从而挖掘出语言文字背后蕴含的深意,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例如,在学习“我看骆驼咀嚼”这一自然段时,笔者首先让学生反复阅读,用红色的标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词句,细细品味分析,写一写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体会,并与同学展开交流。然后提出问题:当五岁的作者看到“骆驼咀嚼”这一情景时,几乎看呆了,连他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同学们,请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想一想你们会在什么情形下作出看呆这样的反应?从而让学生感受“我”的傻样,更深刻地体会童真童趣。同时,在讲解“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时,笔者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三个“那样”“磨来磨去”“冒”“沾”“呆”等词语,体会作者观察的细微入神和描述的生动形象,感受到童年时期孩子天真无邪的心灵,领悟作者蕴藏在字里行间中那份对童年生活无限眷恋的深情。
三、联系生活,悟法畅谈,体味童年的难忘
生活即教育。在本文中那些看似极其平常、微不足道的生活小细节,却是作者童年情趣的重要体现,它怀揣着作者妙不可言的童年梦想,寄寓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魂牵梦萦和依依留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就本文的写作方法进行分析,说一说它的写作特色,并学以致用。比如,本文作者选取了几个片段描写童年生活?用了什么表达方法。另一方面,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拓展延伸,升华学生的情感:童年是美好的,童年是难忘的,也是匆匆易逝的。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有没有想起自己过去一些有趣的经历呢?请大胆表达出来好吗?让学生开启记忆的阀门,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经历,畅谈自己的童年趣事,动笔描述自己精彩的童年生活,表达自己对童年生活深深的怀念,从而让学生懂得珍惜,把握好自己现在的美好时光。
总之,教学《冬天·童年·骆驼队》一文中,我们应注意引导学生潜心涵咏文字,用心品味,去倾听童年故事,怀想童年美好,描绘童年的精彩。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红旗大道第二小学(3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