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来源 :中学语文(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zaikank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微言大义”看《史记》
   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故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谗而弗见,后有贼而不知。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为人君父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蒙首恶之名。为人臣子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陷篡弑之诛,死罪之名……
   作为我国史书发端,《春秋》约两万字,言简意赅,通过褒贬天子、诸侯、大夫而维护大义,用极少文字贬斥无道行为,褒扬大义。这种“字字针贬”的史风,被后世称为“微言大义”。
   继承史家微言大义,司马迁开创了“互见”法。《史记》以人物为本位,有时在多人传记中会涉及同一件事,为把事件叙述清楚而又避免重复,司马迁常在不同传记中从不同角度进行叙述,既突出传主在事件中的作用,又不显得重复。或将一个人的事迹分散在不同之处,而以其本传为主;或将同一件事分散在不同之处,而以一处的叙述为主。司马迁不以成败论英雄,撰写《项羽本纪》;又寄托褒贬,于《高祖本纪》指摘项羽缺点:“群臣稍倍叛之,乃阴令衡山王、临江王击之,杀义帝江南。”“于是项羽乃疑亚父。”“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互见法,也常常用来掩护作者,以免犯忌。如《高祖本纪》中,身为汉朝臣子,不容对高祖不敬;就在其他传记中,夹杂着刘邦缺点。”《项羽本纪》又有刘邦种种劣迹:“贪于财货,好美姬。”“楚骑追汉王,汉王急,推堕孝惠、鲁元车下。”“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桮羹。”此外,《淮阴侯列传》《郦生列传》《魏豹彭越列传》《张丞相列传》等,有关高祖的反面描写,不一而足。
   通过互见法,管窥历史来龙去脉。如《魏公子列传》故事,后人概括为“信陵君窃符救赵”。然信陵君救赵却秦,非其一己之功,也非魏军勇不可挡。赵国转危为安有诸多因素:韩赵利用反间计,使秦国丞相应侯与大将白起争功而发生内讧,秦君用人不当;秦国常年战争,军力消耗过半,国内确实空虚,元气大伤;毛遂激将楚王,形成楚赵联盟;长平之战虽损失45万将士,但赵国同仇敌忾,尤以李同率三千死士,英勇无比。
   读史书,要统看全部,倘若仅从一篇或“两篇”粗略而看,常会导致以偏概全。“司马迁除了是一个历史家之外,兼是一个艺术家,他知道每一篇传记一定有一个中心,为求艺术上的完整起见,便把次要的论点放在别处了。这是前人所发现的‘互见法’。我们可以这样说,就他单篇文章看,他所尽的乃是一个艺术家的责任,只有就他整部的《史记》说,他才是尽的历史家的责任”。司马迁洞悉历史人物,抓住人物共性、个性,刻画栩栩如生的人物。因此,日本学者斋藤正谦说:“子长同叙智者,子房有子房风姿,陈平有陈平风姿;同叙勇者,廉颇有廉颇面目,樊哙有樊哙面目;同叙刺客,豫让之与专诸,聂政之与荆轲,才出一语,乃觉口气各不同。《高祖本纪》,见宽仁之气动于纸上;《项羽本纪》,觉喑恶叱咤来薄人。读一部《史记》,如直接当时人,亲睹其事,亲闻其语,使人乍喜乍愕,乍惧乍泣,不能自止。是子长叙事入神处。”
   司马迁撰写典型细节,再现某一阶级、某一阶层、某一行业的思想性格、行为方式、身世际遇,表现出诸多阶层丰富多彩的人物群像、五光十色的世界。如项羽“乌江自刎”,作为史书写项羽穷途末路时,通常寥寥几笔即可:“项羽于乌江岸停留片刻,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拔剑自刎。”司马迁却着意渲染细节:乌江亭长劝慰,项羽对亭长的诉说,赠送宝马,自刎而死,吕马童等争相分尸项羽以求封侯。凡五细节、四五百字,刻画出英雄末路与英雄悲歌的项羽:悲壮而苍凉,既有英雄气概,又有英雄情谊。这种移人性情的效果,千载之下,使人感同身受。
   《史记》描绘出一卷卷历史人物,很多情节引人入胜,影响深远;一些想象、神化也让人疑窦顿生,这正体现了微言大义。对于扑朔迷离、时代久远的事件,纠缠各种传说与神话,司马迁有采访的忠实,也有态度上的谨严与保留;常常并列各种说法,留给读者判断。如《高祖本纪》:“……众莫敢为,乃立季为沛公。祠黄帝,祭蚩尤於沛庭,而衅鼓旗,帜皆赤。由所杀蛇白帝子,杀者赤帝子,故上赤。”神化也有穿帮之时,《封禅书》载:“二年,东击项籍而还入关,问:‘故秦时上帝祠何帝也?’对曰:‘四帝,有白、青、黄、赤帝之祠。’高祖曰:‘吾闻天有五帝,而有四,何也?’莫知其说。于是高祖曰:‘吾知之矣,乃待我而具五也。’乃立黑帝祠,命曰北畤。”秦太庙供白青黄赤四帝,若刘邦自称赤帝,显然骗人。刘邦魄力在于,既然白青赤黄四帝缺少黑帝,那管它什么颜色,自己就是。太史公不嫌重復,此处重写一笔高祖斩蛇:“高祖之微时,尝杀大蛇。有物曰:‘蛇,白帝子也,而杀者赤帝子。’”这故事竟与陈胜揭竿而起前篝火狐鸣如出一辙:“大楚兴,陈胜王”。太史公确有心机,经过甄别,明断刘邦神话的是非,以褒作贬,可谓莫大讽刺!
   阅读文本要前后联系,看透书本背后,洞晓个中三昧,诚如鲁迅所论:“这‘猛志固常在’和‘悠然见南山’的是一个人,倘有取舍,即非全人,再加抑扬,更离真实……”(《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六》)。
   二、 从对史籍的改造读《史记》
   “古代著述大率短句单辞,不相联属。恰如下等动物,寸寸断之,各自成体。此固有当时文字传写困难,不得不然,抑亦思想简单,未加组织之明证也。如《老子》……厥后《左传》《史记》等书,常有长篇连载,篇中首尾完具,视昔大进矣。”上古用字,诸如碑刻器皿铭文,简约晦涩,佶屈聱牙,在参照史籍时,史家必然要选择性地改造。
   叙述先秦历史,古代语言问题首当其冲。上古文章不但如今读起来不习惯,即使西汉时期也颇费解。“司马迁把一些僵化的或涵义不明的语汇、句式,按照当时人们的理解,改为通俗易懂的语汇和句式。”改造之法,通常有二。一是把上古难懂的文字翻译或改写成当时浅易的文字,如《史记·五帝本纪》“女平水土,维是勉哉”,《史记·夏本纪》写作“女平水土,维是勉之”。时而“之”,时而“哉”,孰是孰非。实为司马迁对《尚书·舜典》的改写:“汝平水土,惟时懋哉!”司马迁作了必要对译:“之”“哉”对等,语气词;“懋”,即“勉”,正印证许慎《说文》:“懋,勉也。”通过一一对应,先代含糊拗口的语言被改造成当时明白流畅的通俗语言。    二是打破原文行文思路,以原书的文义重新组织。如《孔子世家》参照了《论语》,《商本纪》篇首改自《诗经·玄鸟》等,或一字一字直译,或意译增删,或变换句式,这对后世史家深有启发:不同时代、不同地方、不同人们会有不同表达习惯,选用不同的文字表达相同的内容。
   “迁书取材于《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等,以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组织而成。其本纪以事系年,取则于《春秋》。其八书详纪政制,蜕形于《尚书》。其十表稽牒作谱,印范于《世本》。其世家、列传,既宗雅记,亦采琐语,则《国语》之遗规也。诸体虽非皆迁所自创,而迁实集其大成,兼综诸体而调和之,使互相补而各尽其用。此足征迁组织力之强,而文章技术之妙也。”因此,《史记》可与《左传》《战国策》《国语》《世本》《楚汉春秋》等先秦古籍对读,探究当时语言习惯、人们心理行为,印证先秦历史制度礼仪等,拨开历史层层迷雾,还原历史现场。如《左传·烛之武退秦师》结尾,“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智;以乱易整,不武”,初读晋君言辞,有仁有义;倘若联系《史记·郑世家》,就会发现一些蛛丝马迹。
   子兰奔晋,从晋文公围郑。时兰事晋文公甚谨,爱幸之,乃私于晋,以求入郑为太子。晋于是欲得叔詹为僇。郑文公恐,不敢谓叔詹言。詹闻,言于郑君曰:“臣谓君,君不听臣,晋卒为患。然晋所以围郑,以詹,詹死而赦郑国,詹之愿也。”乃自杀……秦兵罢。晋文公欲入兰为太子,以告郑……遂许晋,与盟,而卒立子兰为太子,晋兵乃罢去。
   从战争结果看,郑大夫叔詹自杀,郑以奔晋的子兰为太子。晋文公不攻击秦军而撤军,并非他说得那般冠冕堂皇,而是实现了部分愿望。“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论语·宪问》)孔子评判晋文公狡诈多端,并非空穴来风。
   梁启超说:“所谓二十四史,就是帝王将相之家谱。”《史记》不仅为帝王将相贵族士大夫作传,也为游侠刺客、商贾医生、倡伎优伶等下层百姓作传;为弄臣或坏人作传,也为爱护百姓的好人作传。一代有一代的历史,除考信外,史家还要梳理历史,选择重要事件,在参照史籍同时,也要进行一系列改造,并非简单的陈陈相因。
   对于鸿门宴事件,史迁《项羽本纪》用字1822,三次重复“旦日”:“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軍。”“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旦日从百馀骑来见项王,至鸿门。”
   班固《汉书·高帝纪》只用字851,依然保留三“旦日”:“于是飨士,旦日合战。”“旦日不可不早自来谢。”“沛公旦日从百余骑见羽鸿门。”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用字1699,也照样保留三个“旦日”:“期旦日击破沛公军。”“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沛公旦日从百馀骑来见项羽鸿门。”
   三位史家对三个“旦日”不删一词,背后实蕴藏多处玄机。旦日,本不该吃饭,项羽旦日犒劳将士吃饭,是为早点攻破刘邦驻地消灭刘邦。旦日飨士卒,集中表现项羽急切消灭刘邦的心情。项伯报恩张良,将攻打刘邦之事和盘托出,经刘邦拉拢,许诺帮忙。但项羽击破沛公军的命令已下达,为以防万一,项伯要刘邦旦日早早到鸿门谢罪;再经事先晓以大义,成功机会更大。“旦日”前,刘邦可能已率百余骑到了鸿门。“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兵法》)既然刘邦亲自上门请罪,得意忘形的项羽不小心脱口而出卖了曹无伤。
   在参照鸿门宴这一相同历史事件,史家表述又各有不同:语言表述各有特色,剪裁不同,情节有详有略。但又不谋而合选取三“旦日”,这并非简单重复,某种意义上,可谓字字珠玑:蕴含着时间一致(次日天明),地点一致(鸿门),人物(项羽、项伯、刘邦)心机却截然不同。
   三、从史家对历史的参与意识读《史记》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意大利史学家克罗齐在《历史学的理论与实际》提出这一著名论断。英国史学家柯林伍德说:“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历史离不开史家的主观参与,孔子著《春秋》,为“使乱臣贼子惧”。史家有目的性记录历史过程,有意识参与、评判、再现历史,最终建立历史体系。
   司马迁以敏锐的眼光,鉴定、抉择、判断、烛照大处,以独到的见识,驾驭上下古今。《太史公自序》云:“整齐百家杂语”“罔罗天下放失旧闻”“述故事,整齐其世传”“百年之间,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太史公。”“《春秋》采善贬恶,推三代之德,褒周室,非独刺讥而已也。”司马迁接受父命,继承孔子《春秋》。《春秋》正代表一种礼义,禁于未然的法制,是“是非”标准、“王道”纲领、世俗的行为指南。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见义不为,无勇也。”“见利思义,见危授命。”(《论语》)“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孟子》)孟子进一步提出“仁、义、礼、智”,董仲舒则扩充为“仁、义、礼、智、信”“五常”。义,作为涵义深广的道德范畴,是古代君子的行为准则,成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成为中华民族价值观的核心因素。
   因受李陵之祸,司马迁为继承父志,遭受宫刑,忍受耻辱:“行莫丑于辱先,而诟莫大于宫刑……重为乡党戮笑,污辱先人……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报任安书》)司马迁危难之时,对扶危济困的游侠极具好感:“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戹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游侠列传》)亲朋忘义,无人济困,无形中铸就他对“义”的珍视与赞颂。《史记》对“义”的阐发比比皆是,至少有65篇、176次涉及“义”,有的一篇甚至提及10余次。如《太史公自序》提及13次:“故《春秋》者,礼义之大宗也。”“以身徇君,遂脱强秦,使驰说之士南向走秦者,黄歇之义,作《春申君列传》第十八。”“豫让义不为二心。作《刺客列传》第二十六。”……“不既信,不倍言,义者有取焉。作《游侠列传》第六十四。”“扶义俶傥,不令己失时,立功名于天下。作七十列传。”《乐书》出现14次:“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义以正之,如此则民治行矣”“见利而让,义也。”……    通过“义”,司马迁将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感情倾向、价值判断,以直接方式切入主观论断,这是对先秦史学精神、史学体例的继承与发展。如《项羽本纪》“鸿门释刘”,大家对此耿耿于怀,认为项羽失策。其实,“义”起着关键作用。项羽出身楚国项氏望族,秉承贵族诚信守义、光明磊落等品质。“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伯说得项羽没了底气,少了攻打刘邦的把柄。杀之无名,“项羽诺之”。项羽既然同意项伯,就不会不顾大义而大张旗鼓讨伐刘邦;更不会鸿门宴上,以小人行径,置请罪的刘邦于死地。所谓胜之不武,对范增多次暗示杀掉刘邦,他“默然不应”,充耳不闻;宽容樊哙不敬,赐之酒食,称之壮士,甚至惺惺相惜,究其根本在于“义”。
   “幽于缧绁”,司马迁“故述往事,思来者”。在某种意义上,司马迁将《史记》看作第二部《春秋》:“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太史公自序》规模宏大,是《史记》全书纲领。“作者叙述自己的生平家世,叙述了自己写作《史记》的时代条件、个人动机、以及受刑后忍辱著书的毅力,介绍了《史记》的规模体例,以及全书的基本内容,这是研究司马迁生平思想以及《史记》的重要资料。”《自序》明述著书本旨,尤其概述各篇写作旨趣的130篇小序,或申明为某事作某本纪,或为某事作某年表等,一目了然。读《史记》前,最好先熟读《自序》,从中寻求答案,这也是司马迁教人读《史记》之法。
   传尾“太史公曰”,作为《史记》组成部分,虽依附正文,却多为点睛之笔,或作分析评价,或抒发感慨;开创史书论赞体例,也为后世史家树立了典范。阅读《史记》,倘若要看客观描写,就看传记;倘若要读通体看法,就看书表;倘若对司马迁见地感兴趣,就看论赞。“太史公曰”,对后世影响深远。如班固《汉书》、范晔《后汉书》传尾“赞曰”,陈寿《三国志》传尾“评曰”,姚思廉《梁书》《陈书》传尾“史臣曰”等,不胜枚举。甚至一些散文、小说都深受影响,如陶渊明散文《五柳先生传》结尾:“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韩愈散文《毛颖传》结尾:“太史公曰:毛氏有两族。其一姬姓,文王之子封于毛,所谓鲁、卫、毛、聃者也……秦之灭诸侯,颖与有功,赏不酬劳,以老见疏,秦真少恩哉!”仿照《史记》手法,言微而意重,余韻袅袅。蒲松龄文言小说《聊斋志异》结尾绝大多数为“异史氏曰”,或议论,或讽刺,或赞颂,无不继承太史公论赞精神。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认为:“不拘于史法,不囿于字句,发于情,肆于心而为文……固不失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文直事核,据实而录,不美化统治者品行,更不隐瞒统治者劣迹,确立史书基本体例,包含史学精神,为后世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作者通联:江苏扬州市弘扬中学]
其他文献
一、技艺精湛、富有智慧的老渔夫  海明威塑造的“硬汉”形象有这样一种类型。主人公在受到生活或战争的沉重打击后精神上不再迷惘、心灰意懒、逃避现实,追求刺激去做无谓的牺牲,而是有一定的信念和生活准则,因此能够忍受痛苦,以極大的毅力和勇气去和失败做斗争。这一类主人公形象职业不同,却都是精通自己业务的好手,对人生积极的意义有充分的认识。《老人与海》中的老渔夫就是这样一种典型。文章有两处细致描写圣地亚哥老渔
期刊
就考场作文而言,让阅卷者在快速扫描中尽快明确写作的要点、感受谋篇的精妙,对于分数判定非常重要;而今考场论说文“大行其道”,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因此,规避阅卷者的视觉疲劳,让自己的写作在“众人一面”中体现出“唯我不同”,不妨“改换门庭”选用记叙文体。每年高考阅卷结束后推出的考场佳作,总的来看议论文居多,而少数记叙文可圈可点,因“惹人耳目,亮人眼球”,成为高分佳作中的佼佼者。  记叙文写作,除把握
期刊
明代名医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中曾说:“知常达变,能神能明,如是者谓之智圆。”“知常达变”的意思是说面对错综复杂的病情,要在抓住其共性的同时,考虑不同的患者和病情特点,灵活机变,对症下药。从医如此,作文也如此。高考作文备考,要在掌握高考作文命题共性的基础上,针对近年作文命题的变化及不同学情,科学训练,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知常达变  1.知常   近年来,全国高考作文的主题以弘扬社会主义
期刊
阅读是我们获取知识的重要形式,尤其是学生处于学习阶段,处于快速的知识积累阶段,如何提升阅读有效性,强化知识基础,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作为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特点,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新阅读教学的形式,促进学生阅读能力提升。   一、开展语文阅读教学的积极意义   阅读是学习的主要形式,在新的时代需要综合性人才,学校教学内容有限,难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需求,因此要推动学生
期刊
对于游记类教学,很多教师带领学生对文本“赏析”“品析”,这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也是主要教学手段。但很多课堂“赏、品”过之,而“析”字落而不实,学生的感悟仅停留在“感”,“悟”的层面还没有真正进入,比如就算让学生画“游记思维导图”,基本上还是“旅游路线图”。以下,就《壶口瀑布》(部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笔者的教学实录,例谈游记类如何在“家常”教学的基础上,走一步,再走一步,引导学生思维的发展。  
期刊
受象征主义等西方异质文艺的渗透影响,中国现代诗歌往往抽象晦涩,意义含混多变,形式上亦具有很强的实验性质,这些都给中学语文教学带来巨大挑战。众所周知,阅读是对特定体式的理解、解释、体验和感受。因此,“依体定教”是破解“哲理新诗”在内的现代诗歌教学之谜的绝佳操作,即“遵循新诗的言语形式和内在肌理组织合宜的教学内容”。  下面以统编版教材九年级下册中的《断章》为例,从明确体式、辨析体形、判定教点和选择路
期刊
《醉翁亭记》是欧阳修被贬滁州时写下的名篇,文章结构精巧,骈散相间,字斟句酌,意蕴丰美。其中塑造的“醉翁”形象:“饮少辄醉,苍颜白发,乐山乐水,颓然众人间”值得细细品味。其中蕴藏的情感是“乐”还是“悲”,醉翁是“醉”还是“醒”引发了很多读者深入文中想要一探究竟。  《醉翁亭记》一直出现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最新的部编版教材将其编入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一课。第三单元还选入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单元引导
期刊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非常注重课外阅读的拓展衍生,这一编写理念与当下教育界非常关注的深度学习有很多契合点。语文深度学习,是指通过适切的学习方式对浅层学习的内容进行系统整合、批判理解、迁移应用的一种综合性学习活动,它既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具有挑战性的学习过程。厘清了语文深度学习的内涵,也就明晰了深度学习观照下语文课外阅读拓展的价值与路径。   一、深度学习之于课外阅读拓展的价值   1.指向
期刊
在小說教学中,我们要教什么?这个问题似乎很明确——教师们往往依据小说三要素(情节、人物、环境)开展教学。比较通行的做法是:先梳理情节,然后分析人物形象,在分析人物形象的过程中,进行文本细节鉴赏和环境描写作用分析。但有时候我们会发现,某些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并不突出,或者分析出来的人物形象和作品主题存在某种矛盾,对于前者,教师会通过补充资料的方式进行大量补白和提升,对于后者,教师也会借助资料勉力进行解释
期刊
第一部分 文本解读综述   《最后一课》是十九世纪法国作家阿尔封斯·都德所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这篇小说自1920 年入选《白话文范》后,便一直保留在我国的语文教科书中,是百年以来教科书中的经典名篇。现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学者们对这篇经典名篇的文本解读梳理如下:   一、背景材料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法军投降,法国将阿尔萨斯和洛林两个省割让给普鲁士,使这两个地区的人民沦为亡国奴。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