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鳞癌和反流性食管炎中p16和hMLH1基因甲基化的探讨

来源 :中华病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s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食管下段鳞癌和反流性食管炎组织中p16基因和hMLH1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况,及与其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根据胃镜检查及病理学检查确诊正常食管上皮标本12例,食管下段鳞癌13例,反流性食管炎64例(其中基底细胞增生43例、不典型增生21例).提取各个组织的基因组DNA,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p16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用亚硫酸氢钠-酶切法检测hMLH1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正常食管上皮、反流性食管炎中的基底细胞增生和不典型增生,以及食管下段鳞癌组织中p16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分别为:0/12、14.0%(6/43)、38.1%(8/21)、6/13;并且p16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随食管病变程度的进展呈逐渐升高趋势;p16蛋白在正常食管上皮组织中均正常表达,基底细胞增生、不典型增生和食管下段鳞癌组织中的阴性表达率分别为:25.6%(11/43)、76.2%(16/21)、11/13;在正常食管上皮和反流性食管炎组织里均未检测出hMLH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在食管下段鳞癌组织中1例检测hMLH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p16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蛋白阴性表达密切相关(P<0.01),而hMLH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蛋白表达无显著相关性(P=0.590).结论 p16基因动子区甲基化可能是食管下段鳞癌发生的早期分子事件之一;反流性食管炎的基底细胞增生可能与食管下段鳞癌相关;hMLH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可能不直接参与食管下段鳞癌的发生.
其他文献
目的 检测35例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患儿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基因突变.方法 抽取35例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患儿外周血并提取DNA,用PCR扩增患儿TPO基因所有17个外显
目的 观察白藜芦醇作用前后γδT细胞对结肠癌SW-1116细胞杀伤活性的变化,并探讨其发生的机制。方法 异戊烯焦磷酸法体外扩增人外周血γδT细胞,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作用于γδT
目的 制备幽门螺杆菌(Hp)菌蜕(BG),并装载阿霉素,观察其对胃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通过细菌结合作用将裂解质粒导入Hp,42℃诱导细菌裂解制备Hp BG,经悬浮、离心装载阿霉素,分光光
目的 探讨不同纤维配比的复合人工骨修复兔桡骨缺损的成骨效果。方法 选用新西兰大白兔36只,完全随机化设计分为A、B、C、D四组,将其双侧桡骨制备成骨缺损模型,取其自体髂骨制成
目的 探索取得更低眼压水平的安全的青光眼复合小梁切除手术方法.方法 观察接受复合小梁切除手术的65岁以下的原发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和原发开角型青光眼病人81例(98只眼),随机
目的 探讨采用壳聚糖与脱细胞软骨基质复合制备组织工程软骨支架的可行性,检测其理化性能和细胞相容性.方法 取天然人软骨粉碎,取100nm~5μm软骨微丝,脱细胞处理后制备为质量
目的:探讨静磁场(SMF)作用下金属离子对成骨细胞的毒性影响,寻找防治假体周围骨溶解的理论依据.方法:将CoCl2粉末与CrCl3粉末溶于无菌注射用水配制成CoCl2溶液和CrCl3溶液,将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肝硬化、良性肝病患者和健康人血液中XAGE-1b mRNA表达的差异及意义.方法采集12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23例肝硬化患者、34例良性肝病患者、41例健康志愿者
目的 总结4例临床较为罕见的恶性肿瘤,旨在引起临床重视,并探讨气管镜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气管镜病理确诊的4例儿童恶性气管肿瘤,探讨其临床特征、胸部
目的 探讨中央气道阻塞的病因、临床特点及诊治手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至2009年6月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呼吸科的中央气道阻塞性病变患者40例,归纳其临床特点.结果 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