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DRGs为基础的病案首页质控制度的应用报告

来源 :饮食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way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前言rn病案首页是医院至关重要的文件资料,统计了各项医疗工作的具体内容,其填写是否完整、准确,对医院的管理与决策都有着直接的影响.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是一种实现标准化管理的办法,其可以通过对患者性别、年龄及相关症状的总结,再依据诊断结果对患者进行分组,再以相同的诊断方式,对支付标准进行明确,可以最大化利用医院资源,并对相关费用进行合理控制.
其他文献
观察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外阴硬化性苔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3月—2020年3月期间收治的40例外阴硬化性苔藓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复方曲安奈德樟脑乳膏和维生素E尿囊素乳膏1:1混合外涂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基酮戊酸光动力
目的: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特异性IgE及过敏原检测分析。方法:随机选择我中心2019年12月—2020年11月接诊的30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为临床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需要接受常规采血检测,检测患者的血清特异性IgE以及过敏原情况。结果:30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中,患者IgE的阳性率整体较低。从找到的过敏原情况来看,过敏原大致可以分成两个大类,既食入性过敏原以及吸入性过敏原,其中患者因吸入性过敏原而导致的慢性荨麻疹概率高于食入性过敏原。结论:通过对患者的血清特异性IgE指标进行检测,能够达到判断患者体质的
目的:分析限制性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在阴道分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2月在我院妇产科住院经阴道分娩的单胎、头位、足月妊娠、初产妇226例,其中行传统保护会阴接生法的101例作为对照组,行限制性保护会阴接生法的125例作为观察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接生技术对母儿结局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的会阴侧切率、会阴Ⅰ、Ⅱ度裂伤率、伤口感染率、产后出血量、第二产程时间、产后疼痛及新生儿轻度窒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初产妇的会阴Ⅲ度裂伤率、新生儿重度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目的:对比老年终末期肾病应用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阳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00例老年终末期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成两组,应用血液透析治疗150例设为常规组,应用腹膜透析治疗150例设为研究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在白蛋白、血钙、血红蛋白、血尿酸指标上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0%),低于常规组(8.00%)(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
超微血流成像技术(superb microvascular imaging,SMI)是一种新的血流成像技术.它采用独特的算法,根据组织运动分析消除信号,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了运动伪影.与常规的血流成像
目的:观察银离子敷贴联合银离子凝胶治疗烧伤后皮肤大面积溃烂的效果。方法:选2019年1月—2020年1月本院诊治的106例烧伤后皮肤大面积溃烂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n=52)应用银离子凝胶治疗;观察组(n=54)采用银离子敷贴和银离子凝胶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治疗后的相关临床指标和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CRP和PCT的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创面清洁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
目的: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olid-pseudopapillary neoplasm,SPN)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8年11月—2019年12月手术切除的42例SPN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12例位于胰头,30例位于胰体尾。肿块最大径1.2~12cm,8例伴有钙化,20例为实性,质地软-中等,切面灰白、灰黄或灰红,囊性和囊实性各占11例,囊液呈灰黄或暗红色。镜下肿瘤由不同比例的实性区和乳头区组成,伴间质血管玻璃样变性明显,囊变区可见较多的出血坏死,28例肿瘤细胞局灶侵及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在慢性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中纳入了1000例在我社区进行治疗的慢性病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选取时间始于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截止.利用随机数字
目的:分析重症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接受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血常规联合检测对于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11月—2020年11月我院诊治的重症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430例作为研究组,同期我院检查的430名健康受检者作为对照组,均对两组的PCT、CRP血常规进行检测,比较两组受检者的相关检验数据结果。结果:研究组430例重症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的PCT、CRP与血常规检测结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PCT、CRP和血常规检测
目的:对比开放式网塞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与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prosthesis,TAPP)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3月—2020年3月,抽取我院60例腹股沟疝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各30例,参照组实施开放式网塞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实验组采取TAPP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下床活动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结果:实验组治疗显效率为90.00%(27/30),参照组治疗显效率为83.33(25/30),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