块体理论在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cool12345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山西阳泉檀树岩隧道为工程实体,应用块体理论原理,建立了隧道和结构面的实体模型,详细介绍了块体理论的建模过程、块体边界条件的确定、块体的几何模型以及几何参数的确定,进而对块体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得出了较有益的结果,对檀树岩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提供了较好的依据。
  关键词:块体理论 围岩 稳定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 U4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引言
  在坚硬和半坚硬地层中,岩体被结构面切割成各种类型的空间镶嵌块体。在自然状态下,这些空间块体处于静力平衡状态。当进行隧道开挖时,使暴露在临空面上某些块体失去原始的静力平衡状态,因而造成某些块体首先沿着结构面滑移、失稳,进而产生连锁反应,造成整个隧道围岩的破坏。本文利用块体理论这一原理分析评价隧道围岩的破坏机制,从而进行隧道围岩的稳定性评价。
  2、工程概况
  檀树岩隧道位于阳泉市盂县南娄镇白家沟村~檀树岩村~狮子坪村西。设计为分离式隧道,单洞宽度约13m,双线隧道间距约为12 m,左线里程桩号为ZK8+982~ZK12+824,长3842m,右线里程桩号为K8+982~K12+787,长3805m;属特长隧道,隧道总体走向为北东-西南向。本次进行评价的区段为进口左线(桩号:ZK9+168~ZK9+198),根据隧址区域的勘察报告,结合野外工程地质调查,该段不存在大的断裂构造和不良地质体,隧道围岩主要由二叠系上石盒子组(P2s1)和下石盒子组(P1x2)地层构成,岩性主要为黄绿~紫红色泥质砂岩和灰白色粗粒砂岩构成,该段岩层产状为120°~145°∠5°~8°。地表部分区域为残坡积物覆盖,厚度一般为1~2m,植被较发育,与基岩接触面夹0~1.0m厚的风化夹层,以下中~微风化,通过掌子面的编录,节理以平面共轭X节理组30°~35°∠72°~80°和160~165°∠59°~81°为主,其规模为5~10m,间距为0.3~0.57m。
  3、隧道开挖围岩稳定性块体理论分析
  采用石根华博士提出的块体理论对围岩稳定性进行验算,通过验算结果的综合分析,对隧道开挖围岩进行稳定性预报。
  (1)模型的建立
  根据设计报告及隧道开挖情况,建立进口左线(桩号:ZK9+168~ZK9+198)隧道轮廓模型,模型特征见表1。
   隧道进口左线区域模型特征一览表表1
  预报区域 轮廓宽度 轮廓高度 隧道走向 纵线坡度 区域岩层产状
  进口左线 12m 8.5m 180° 2.5% 192°∠3°
  通过对隧道进口左线对应地表出露岩层节理裂隙及掌子面地质情况调查,于该区段收集了若干组优势节理,其分布特征见表2。
  进口左线层面及优势节理特征一览表表2
  
  
  (2)关键块体的生成
  通过表2所列的优势节理、岩层产状及隧道开挖掌子面及临空侧壁之间的空间几何组合关系,由3D-Unwedge程序生成对隧道围岩稳定影响最大的关键块体,其具体位置及形状见插图1~插图7。
  进口左线(桩号:ZK9+168~ZK9+198)关键块体位置及形状
  
  
  插图1 结构面1、2、3组成的块体1 插图2 结构面1、3、4组成的块体2
  
  
  插图3 结构面1、3、4組成的块体3插图4结构面1、3、5组成的块体4
  (3)隧道围岩稳定性评价
  ①结构面强度参数的选取
  通过该段围岩等级及工程经验类比,确定各结构面强度参数见3。
  进口左线各结构面强度参数一览表 表3
  
  
  ②隧道围岩稳定性评价
  根据表3所给的各结构面的强度参数,通过3D-Unwedge程序得出各关键块体的稳定评价见表4。
  关键块体稳定性评价一览表 表4
  
  
  (4)隧道稳定性结果分析
   由表4可以得出:
  ①关键块体主要分布在隧道拱顶和拱腰,边帮则无关键块体,说明在这些结构面组合下,隧道拱顶和拱腰容易发生破坏,而边帮比较稳定;
  ②由结构面1、2、3组成的拱顶关键块体1和结构面1、3、4组成的右拱腰关键块体2,安全系数Fs均小于1.5,为不稳定块体,且体积较大,说明在隧道左线进口开挖过程中,可以预测该区段拱顶容易发生垮塌破坏,右拱腰形成滑移破坏,规模均较大,在开挖过程中对这些部位的支护需引起注意,且加强监控量测,尽量缩短隧道开挖进度和临空面的暴露时间;
  ③由结构面1、3、4组成的左拱腰关键块体3和结构面1、3、5组成的左拱腰关键块体4,安全系数Fs均大于1.5,为稳定块体,且体积较小,对隧道开挖的稳定不构成危险;
  ④虽然当前一些关键块体为稳定块体,但当关键块体赋存环境发生改变,例如受地下水弱化影响、爆破对围岩稳定性的扰动影响等,其稳定状态可能会改变,所以应加强监控量测作业,监测隧道围岩的稳定性动态变化,在掘进过程中应贯彻“短开挖、弱爆破、强支护”的施工理念,做到“勤支护”,使隧道施工安全、顺利地进行;
  4、结语
  (1)由上述对隧道围岩稳定性评价可以看出,利用块体理论进行稳定性评价,在充分搜集隧道围岩结构面信息的情况下,建模直观简单,通俗易懂,可以直接生成三维的关键块体图形,并能确定其大小和位置,得出各关键块体的破坏模式及安全系数,可操作性强,便于设计、施工人员掌握;
  (2)通过对隧道与该区段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的情况对比,由块体理论得出的稳定性评价结果与它们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并且在隧道开挖过程中可以看出也比较符合现场实际,故该方法可以作为隧道围岩稳定性的评价依据,成为其它稳定性评价方法的较有益的补充。
  
  参考文献
  [1] 刘锦华,吕祖绗.块体理论在工程岩体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M].水利水电出版社,1986.
  [2] 怀超.关键块体理论在高速公路连拱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D].长安大学硕士论文,2005.6.
  [3] 王延涛,李桂平等.利用块体理论Unwedge程序分析隧洞围岩稳定性[J].山西水利科技,2000.11.
  [4] Unwedge Use’s Guide,3D visualization of potentially unstable wedges in the rock surrounding underground excavation and calculation of factors of safety and support requirements for these wedges,1992~1999,Rocscience,Inc.
  [5] 中勘冶金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阳泉西环高速公路第LJ3合同段檀树岩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与监控量测报告,2011年6月12日.
其他文献
摘要:寒区路面在环境因素诱发下而产生的路面的温度裂缝及其发展、凍胀及冻胀裂缝、不均匀冻胀引起的季节性和长期路面不平整,因此本文浅析了两类常见寒区路面材料性能,及改良其抗冻性能的方法。  关键词:寒区路面;冻害机理;改良方法;SMA路面组成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寒区路面受气候和环境的强烈影响, 导致路面恶化的主要因素有面层中的温度收缩缝、冻胀引起的
期刊
CIMS工程是国家“863计划”中重点推广的高新技术之一,它是以计算机系统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能加快企业信息化进程。受江苏省科委和CIMS专家组委托,6月15日,由徐州市科委主持召开了
摘要:伴随着高层建筑在我国的飞速发展需求,建筑高度的日益增加,建筑类型以及使用功能也日新月异,人们对楼盖结构舒适度的要求等引起世界各国广泛关注,难度相对而言越来越大。结构体系更加多样化,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现在成为结构设计人员在设计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下文主要针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经常会出现的一些问  题进行分析,总结了设计经验,以达到保证建筑的安全、延长其使用寿命、满足人们各方面的使用要求的目的。 
期刊
【摘要】:以某项目为例,围绕《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对节能与能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的各项细则要求,以绿色建筑三星级为目标,结合当地气候特点,运用多项节能技术,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探讨绿色建筑技术在暖通系统设计中的应用,以寻求一个舒适健康、技术适用、可持续发展和可推广的方案。  【关键词】:多元通风;土壤热泵;节能技术;绿色建筑  中图分类号:Q93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引言 
期刊
【摘要】:本文以某大厦结构设计为例,着重介绍一个体量庞大,长度很长,立面开大洞,场地处于岩溶发育地区的复杂高层建筑,通过合理的结构概念设计,对复杂问题一一化解,有效地实现建筑功能要求。  【关键词】:机械冲孔灌注桩;超长无缝地下室;伸缩缝;“V”字形转换柱;空中连廊弱连接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工程概况  该大厦地上建筑面积为10万㎡,地下建筑面积1万㎡,总建筑
期刊
电能是一种商品,它做为一种看不见的商品,在发电厂、供电局、用户之间的经济结算,就需要电能计量装置来完成.电能计量装置具有结构复杂,技术性强,要求较高的特点.所以做好电
近两年来,我区各地认真贯彻,以维权、护利、建制为重点,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的成效和改革中遇到的主要问题rn(一)改革成效rn1、突破传统集体经济实现形式的束缚,社员拥有了明晰又完整的集体资产产权,增强了集体经济
【摘要】:根据该项目的情况,介绍了地下结构基础选型、地下结构设计以及上部结构的分析和设计。  【关键词】:基础选型;地裂缝;结构构造措施;短柱的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工程概况  工程为一栋三层销售中心,一层地下室及两栋L型31层塔楼,底部三层商业将塔楼连成整体,使该建筑成为大底盘多塔高层建筑,地下二层,地下室在主楼范围内为核六级、常六级防空地下室,在销售中
期刊
【摘要】医用气体系统在医疗建筑中已成為一个重要项目,为提高医院的工程技术人员对医用气体系统的认识,对系统设备、安装工艺以及维护维修安全应用方面展开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关键词】医用气体;安装维修;应用;安全  中图分类号:O6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有条件的医院在新建、改建医疗建筑工程中大都采用了这种系统。医用气体系统包括:高压、低压氧气、真空负压吸引、压缩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