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三个逻辑

来源 :共产党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inbow0326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挫折,为何能化险为夷,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答案就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只有牢牢把握初心和使命,才能不忘过去,走好现在,开创未来,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形成的理论逻辑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一是源自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使命观。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的使命就是“解放全人类,实现自由人联合体的发展”,亦即实现共产主义;无产阶级要实现共产主义这一目标,必须由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政党共产党领导;无产阶级政党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不仅要不断、持续地革命,而且要注重革命的不同发展阶段。二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建党之初,建构起了关于初心和使命的理论主张。提出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就是实现共产主义,即“直到社会阶级区分消除的时候,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同时结合当时中国社会状况,提出实现共产主义的首要前提是实现中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再在此基础上实现共产主义,即“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本部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为什么形成这样的初心和使命?首先,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特质使然。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知与把握为前提,以人民至上为价值宗旨,以实现民族、国家的解放或发展为自觉使命,以推进世界大同、实现共产主义、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具有强烈的历史主体意识与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情怀。其次,改变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屈辱历史的客观要求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理论的高度契合。近代中国的时代特点以及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决定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即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幸福。历史表明,近代中国各个阶级、阶层进行的各式各样的尝试,都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命运,都不可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更不可能承担起实现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历史使命,而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理论主张与改变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屈辱历史的客观要求实现了高度的历史契合,也彰显出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担当实现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
  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和使命的历史逻辑
  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了践行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人这一时期的核心问题就是选择一条救国救民的正确革命道路。中国共产党人历经磨难和曲折,在血的教训中逐渐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用这条道路指导中国革命的实践,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华民族获得独立、人民获得解放,奠定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根基。
  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了践行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人这一时期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确立新的社会制度以及新制度下如何改变中国贫穷落后面貌。毛泽东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指出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建立后,再经过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充分发展,最终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在各种条件具备的前提下,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正式确立。新的社会制度的建立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开展,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完成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使人民享受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有了根本性的制度保障。
  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为了践行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人这一时期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合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用“四个基于”对实行改革开放的缘由进行了高度概括,指出:“我们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是基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是基于对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四个基于”蕴含了深深的忧患意识、使命担当、为民情怀。40年改革开放,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中国共产党人实现初心和使命的实践逻辑
  在新时代实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必须统揽“四个伟大”。因为“四个伟大”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进而完成历史使命的基本逻辑。进行伟大斗争昭示我们党要“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实现伟大梦想,建设伟大工程昭示我们党要“以什么样的领导力量”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伟大梦想,推进伟大事业昭示我们党实现伟大梦想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伟大梦想要求我们党必须设计好“时间表”和“路线图”。做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一以贯之。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进行伟大斗争,着眼于“敢不敢干”。进行伟大斗争要发扬斗争精神,具备斗争意识、增强斗争意志;要提高斗争本领,关键是提升科学思维能力,即战略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法治思维能力、底线思维能力。同时,针对不同领域的风险和挑战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建设伟大工程,着眼于“什么样的领导力量领着干”。建设伟大工程,一方面要明确党的建设“总要求”,落实党的建设“具体部署”;另一方面要明确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是关键。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是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时代宣示,是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的全新定位,是党推进自我革命,并通过自我革命推动社会革命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使然。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战略定力推进伟大事业,着眼于“如何干”。当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顶层设计已经明确,接下来就是党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干成”伟大事业。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能靠等、不能靠要,而要埋頭苦干、真抓实干、科学巧干。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期间,提出“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一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宁夏、放眼全国,为包括宁夏在内的欠发达地区实现转型发展、追赶发展的“量身定做”,是欠发达地区“苦干”“实干”“巧干”的结合,从战略高度和全局视野为欠发达地区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发展指向。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明确目标指向和战略安排,着眼于“干成什么”。党的十九大明确了实现“伟大梦想”的目标指向和战略安排。目标指向就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安排就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的“两个阶段”新战略。伟大梦想符合历史发展规律。伟大梦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伟大梦想是中国共产党人担当民族复兴伟业的科学顶层设计;伟大梦想是人民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价值旨归;伟大梦想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未改,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使命远大,就是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并将这一梦想作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阶段性理想。
  中国共产党人一路走来,初心不改、使命不移。一切向前走,都没有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会忘记走过的过去,不会忘记为什么出发。守初心就不会迷失方向,担使命就无惧风险挑战。一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党,将书写更加辉煌的中华民族历史新篇章。
  (执笔人:李 喆)
  责任编辑:谢 斌
其他文献
做好新形势下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关键在人、在队伍。开展强“三性”增“四力”教育实践工作,是守正创新的深度历练,是锻造素质、本领、作风过硬宣传思想队伍的重要路径。中卫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深入贯彻全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强“三性”增“四力”教育实践工作启动大会会议精神,严格对标自治区《实施意见》,把“规定动作”做到位,把“自选动作”做扎实,确保教育实践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
期刊
做好农村非建档立卡贫困户帮扶工作,不仅事关脱贫攻坚整体成效,更事关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为了解宁夏收入略高于建檔立卡贫困户群体生产生活情况,近期,宁夏调查总队对原州、西吉、海原、盐池、红寺堡、泾源6个县(区)、31个村、151户村民进行了重点调研。调查结果显示:经过近几年的脱贫攻坚,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人数明显减少,但处于贫困临界线边缘的农户收入不稳定,存在看病就医负担重、自然村基础设施薄弱、
期刊
“现在距离2020年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只有两年时间,正是最吃劲的时候。”“要坚定信心不动摇,咬定目标不放松,整治问题不手软,落实责任不松劲,转变作风不懈怠。”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时,科学分析今后两年脱贫攻坚的艰巨性、重要性、紧迫性,发出了“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进军号令,为脱贫攻坚工作进一步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坚定信心不动摇  脱贫攻坚工作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任务,是一项崇
期刊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联组会时强调,要“深刻解读新中国70年历史性变革中所蕴藏的内在逻辑,讲清楚历史性成就背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优势,更好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为党和人民继续前进提供强大精神激励”。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优势,先得弄明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守正创新之道。回望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年,我
期刊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进入新时代,如何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通过创新驱动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促进宁夏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此,记者采访了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党组书记、厅长郭秉晨。  记者: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科技事业的发展对一个国家而言至关重要,对一个地区亦是如此。请您介绍一下宁夏科技工作取得的成绩。  郭秉晨: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夏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期刊
党的十九大对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出了新目标、新任务和新要求。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必须深化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围绕服务中心、服务大局这个根本,深入实施“三强九严”工程,在抓实“三点两力”上下功夫,着力破解党建与业务“两张皮”问题,促进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确保习近平总书记做好“三个表率”、建设“模范机关”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到位。  找准切入点,形成党建与业务的“无缝链接”。要实现党
期刊
6月14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党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组长石泰峰带领自治区党委常委到自治区档案馆,集体观看红色档案文献展,从红色历史中感悟党的初心和使命,汲取信仰和前行的力量,在继承优良革命传统中坚定守初心、担使命的理想信念。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咸辉参加。  进入自治区档案馆红色档案文献展厅一楼,首先看到的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八个大字。在听取布展情况介绍后
期刊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求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贯彻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紧扣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的目标,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在学思践悟中将主题教育引向深入。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面对世界百年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深刻指出,“牢牢把握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伟大梦想共同奋斗的根本任务”。锤炼党员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必须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激发出新时代共产党人奋勇前进的根本动力,带领人民把党的十九大绘就的宏伟蓝图一步一步变为美好现实。   筑牢信仰之基,是共
期刊
2018年10月17日是一个普通的日子,但在贺兰县一中高三(4)班同学们的眼中,这一天并不普通,因为这一天是他们班主任马秀梅老师的生日。下午放学后,同学们把教室装扮好,把窗帘拉上,要给马秀梅一个惊喜。当马秀梅在晚自习课的铃声中,走进黑乎乎的教室时,突然,满屋的彩灯一下子亮了起来,一个同学跑上讲台给马秀梅带生日帽,其余同学大声呼喊:“班头老妈,生日快乐!”寂静的教室顿时热闹了起来。  在马秀梅所带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