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建筑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许多新理念、新工艺和新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建筑工程中,有效推動了建筑行业的良性发展。混凝土施工技术作为高层住宅施工中的主要应用技术,其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以及住宅的整体质量。本文就对高层住宅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高层住宅;混凝土;施工技术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住宅建设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进一步推动了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高层住宅工程建设中的应用。通常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住宅建筑的质量和居民的生活质量,而混凝土施工质量取决于施工技术,因此必须要高度重视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高层住宅建筑施工中的作用,从实际情况出发,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保证施工质量与相关设计标准相符合,提高住宅建筑的质量水平。
1、高层住宅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分析
高层住宅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通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①露筋。混凝土表面露出结构内的箍筋和主筋时,则表明混凝土结构存在露筋情况。在振捣混凝土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合理放置钢筋垫块,或者是垫块过小而出现位移等,都会产生结构露筋问题;同时混凝土结构的配料选择不当或截面过小,往往也会出现水泥浆包裹不住钢筋的情况。②孔洞。混凝土结构内部的空隙过大,而局部没有混凝土时,则会使结构内部存在孔洞,这种情况多出现在预埋件处或钢筋密集处,由于灌注无法顺畅进行,继而导致浇筑出现漏振,不能达到规定的密实度。同时混凝土出现跑浆或严重离析现象,或是混凝土材料中存在杂物或硬块、施工管理不严、振捣搭接不合理、一次下料过多、下料不够规范等,这些问题都会使混凝土结构内部出现孔洞。③蜂窝。蜂窝主要是指混凝土表面存在蜂窝状的孔洞,这与混凝土的配合比不合理有关,如果配合比中石子多且砂浆少,混凝土施工时石子会出现空隙,继而形成孔洞。施工人员在灌注混凝土的过程中,没有按照规定章程进行作业,构件振捣不均匀,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或缺乏较好的和易性等,都会导致混凝土表面产生蜂窝。如果没有及时封堵模板孔洞,振捣与模板出现位移而发生漏浆,也会使混凝土出现蜂窝问题,降低混凝土的质量。
2、高层住宅混凝土施工的技术分析
2.1工程实例
某高层住宅工程建筑的占地面积达到3万m3,地下部分为两层的地下室,而地上部分则包括商业用房和4栋塔楼,其中地下室负二层的层高为5.1m,嵌固层的层高是5.6m。地上部分1层的层高为5.4m,2层和3层的层高为4.8m,4层和5层的层高分别为5.9m和3.2m,层高是2.9m。本工程具有较大的建筑体量和占地面积,因此合理进行混凝土施工是其重点内容之一。
2.2技术分析
2.2.1混凝土材料选取要求
第一,骨料。本工程混凝土施工中使用的骨料多是由料场人工砂石系统所提供,利用计量胶带机进行称量,分别堆存不同粒径的骨料,严禁泥土的混入和骨料的相互混杂。同时使用骨料之前需要做好试验检测工作,确保其符合规定标准方可投入使用;在装卸过程中,粗骨料的粒径超过40mm,则其净自由落差不能超过3m,以免出现骨料严重破碎等问题。第二,水泥。作为混凝土的主要材料,水泥的质量一直都是重点要求,本工程主要采用散装水泥,进入现场的水泥是以出厂批号为依据,分别贮放在专用的储罐或仓库内,以免因贮存不当而出现水泥质变的现象。值得注意的是,水泥存放在水泥仓库时,散装水泥的存储时间应低于6个月,运到施工现场的入罐温度应低于65℃,而袋装水泥的存储时间则要低于3个月。第三,外加剂。将适量的高效优质复合外加剂掺用到混凝土中,可以满足混凝土的和易性、减水性、缓凝性等要求;但是外加剂掺量应该以生产厂家的推荐值为主,抽样检查和现场试验其品质,获得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使用。
2.2.2混凝土施工
①混凝土配料。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该经过监理工程师的批准或遵守现场实验室的混凝土配料及投料程序进行配料,做好控制设备、记录、指示、称量等方面的防尘措施,对称量设备的精度进行定期校核。同时分批分期储存不同强度等级、品种、各种级配的粉煤灰与散装水泥,悬挂明显的标志;粉煤灰和散装水泥窑用不同的料斗称量;水的量测应该以重量计,计量过程中不能与其它成分累计称量。本工程在混凝土配料过程中,实现相互连锁和自动化,即卸料阀门完全关闭之前且配好的料尚未完全卸出时,下一次配料不能启动;所有配料料斗没有正确装好且称量设备还没有调至平衡之前,卸料阀门不能开启;称量设备尚未恢复平衡之前卸料阀门无法关闭;搅拌楼内的水阀相互连锁,配料卸料阀在关闭充水阀之前无法开启。
②混凝土拌和。混凝土拌和时间的确定需要通过试验加以确定,通过监理工程师的批准方可实施;每台搅拌机都要装设信号设施和定时器,确保混凝土拌和时间的充足。将一台统计设备安装在搅拌搂中,对拌和的各批混凝土数据进行自动记录,保证混凝土配料与拌合的正确性,在指定场地弃置温控要求、引气量、塌落度等不合格的混凝土。
③混凝土浇筑施工。钢筋、支撑、模板等借助汽车调运的方式运输到工作面。本工程在砼运输的过程中,采用6m3和4m3砼罐车进行水平运输,利用料斗或吊罐进行垂直运输,或者是使用吊罐配汽车吊或砼泵车输送砼入仓。针对本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而言,浇筑基础水平面的混凝土时,按照0.3—0.4m进行分层浇筑;在基础面混凝土浇筑之前,需要完成断层等止水基座和软弱结构面等部位的混凝土;浇筑之前需要完成锚杆施工,做好除锈处理工作;及时清除岩基上的泥土、杂物、喷混凝土,对建基面上的积水加以排干;对第一层混凝土浇筑之前,需要先铺设一层厚度为2—3cm的水泥砂浆,砂浆强度等级高于同部位的混凝土。基础水平面的混凝土可以选用台阶法铺料,铺料的厚度保持在50cm内,而基础斜坡面的混凝土选用与碾压混凝土一样的铺料方式,铺料厚度保持在30cm内;利用振捣器进行振捣,以免出现模板变位等问题。
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现场观测的气温和雨情现状进行及时了解,对施工进度加以妥善安排,制定高低温和雨天等条件下的施工措施。混凝土表面没有初凝时,要严格按照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妥善处理混凝土表面,做好恢复施工的工作。另外,高气温条件下实施混凝土浇筑时,要尽可能缩短混凝土的运输时间,减少温度回升,或者是采用调节仓面小气候和防日晒防高温的方式,使仓面的温度有所下降。
④混凝土养护。浇筑完混凝土之后,必须要及时做好洒水养护工作,混凝土浇筑完6—18h内进行养护,养护的时间必须要超过28d;对于特殊要求部位,需要由专人或监理工程师负责养护工作,做好养护记录。
3、结束语
混凝土施工技术关系到混凝土质量,而混凝土的质量关系到高层住宅的施工质量,因此混凝土施工技术直接影响到住宅的建筑质量。本文通过结合高层住宅建筑工程实例,针对混凝土施工质量在工程施工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探讨混凝土施工的全过程,提出混凝土施工中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措施,并提出施工质量的防治措施,为同行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高层住宅;混凝土;施工技术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住宅建设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进一步推动了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高层住宅工程建设中的应用。通常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住宅建筑的质量和居民的生活质量,而混凝土施工质量取决于施工技术,因此必须要高度重视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高层住宅建筑施工中的作用,从实际情况出发,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保证施工质量与相关设计标准相符合,提高住宅建筑的质量水平。
1、高层住宅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分析
高层住宅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通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①露筋。混凝土表面露出结构内的箍筋和主筋时,则表明混凝土结构存在露筋情况。在振捣混凝土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合理放置钢筋垫块,或者是垫块过小而出现位移等,都会产生结构露筋问题;同时混凝土结构的配料选择不当或截面过小,往往也会出现水泥浆包裹不住钢筋的情况。②孔洞。混凝土结构内部的空隙过大,而局部没有混凝土时,则会使结构内部存在孔洞,这种情况多出现在预埋件处或钢筋密集处,由于灌注无法顺畅进行,继而导致浇筑出现漏振,不能达到规定的密实度。同时混凝土出现跑浆或严重离析现象,或是混凝土材料中存在杂物或硬块、施工管理不严、振捣搭接不合理、一次下料过多、下料不够规范等,这些问题都会使混凝土结构内部出现孔洞。③蜂窝。蜂窝主要是指混凝土表面存在蜂窝状的孔洞,这与混凝土的配合比不合理有关,如果配合比中石子多且砂浆少,混凝土施工时石子会出现空隙,继而形成孔洞。施工人员在灌注混凝土的过程中,没有按照规定章程进行作业,构件振捣不均匀,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或缺乏较好的和易性等,都会导致混凝土表面产生蜂窝。如果没有及时封堵模板孔洞,振捣与模板出现位移而发生漏浆,也会使混凝土出现蜂窝问题,降低混凝土的质量。
2、高层住宅混凝土施工的技术分析
2.1工程实例
某高层住宅工程建筑的占地面积达到3万m3,地下部分为两层的地下室,而地上部分则包括商业用房和4栋塔楼,其中地下室负二层的层高为5.1m,嵌固层的层高是5.6m。地上部分1层的层高为5.4m,2层和3层的层高为4.8m,4层和5层的层高分别为5.9m和3.2m,层高是2.9m。本工程具有较大的建筑体量和占地面积,因此合理进行混凝土施工是其重点内容之一。
2.2技术分析
2.2.1混凝土材料选取要求
第一,骨料。本工程混凝土施工中使用的骨料多是由料场人工砂石系统所提供,利用计量胶带机进行称量,分别堆存不同粒径的骨料,严禁泥土的混入和骨料的相互混杂。同时使用骨料之前需要做好试验检测工作,确保其符合规定标准方可投入使用;在装卸过程中,粗骨料的粒径超过40mm,则其净自由落差不能超过3m,以免出现骨料严重破碎等问题。第二,水泥。作为混凝土的主要材料,水泥的质量一直都是重点要求,本工程主要采用散装水泥,进入现场的水泥是以出厂批号为依据,分别贮放在专用的储罐或仓库内,以免因贮存不当而出现水泥质变的现象。值得注意的是,水泥存放在水泥仓库时,散装水泥的存储时间应低于6个月,运到施工现场的入罐温度应低于65℃,而袋装水泥的存储时间则要低于3个月。第三,外加剂。将适量的高效优质复合外加剂掺用到混凝土中,可以满足混凝土的和易性、减水性、缓凝性等要求;但是外加剂掺量应该以生产厂家的推荐值为主,抽样检查和现场试验其品质,获得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使用。
2.2.2混凝土施工
①混凝土配料。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该经过监理工程师的批准或遵守现场实验室的混凝土配料及投料程序进行配料,做好控制设备、记录、指示、称量等方面的防尘措施,对称量设备的精度进行定期校核。同时分批分期储存不同强度等级、品种、各种级配的粉煤灰与散装水泥,悬挂明显的标志;粉煤灰和散装水泥窑用不同的料斗称量;水的量测应该以重量计,计量过程中不能与其它成分累计称量。本工程在混凝土配料过程中,实现相互连锁和自动化,即卸料阀门完全关闭之前且配好的料尚未完全卸出时,下一次配料不能启动;所有配料料斗没有正确装好且称量设备还没有调至平衡之前,卸料阀门不能开启;称量设备尚未恢复平衡之前卸料阀门无法关闭;搅拌楼内的水阀相互连锁,配料卸料阀在关闭充水阀之前无法开启。
②混凝土拌和。混凝土拌和时间的确定需要通过试验加以确定,通过监理工程师的批准方可实施;每台搅拌机都要装设信号设施和定时器,确保混凝土拌和时间的充足。将一台统计设备安装在搅拌搂中,对拌和的各批混凝土数据进行自动记录,保证混凝土配料与拌合的正确性,在指定场地弃置温控要求、引气量、塌落度等不合格的混凝土。
③混凝土浇筑施工。钢筋、支撑、模板等借助汽车调运的方式运输到工作面。本工程在砼运输的过程中,采用6m3和4m3砼罐车进行水平运输,利用料斗或吊罐进行垂直运输,或者是使用吊罐配汽车吊或砼泵车输送砼入仓。针对本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而言,浇筑基础水平面的混凝土时,按照0.3—0.4m进行分层浇筑;在基础面混凝土浇筑之前,需要完成断层等止水基座和软弱结构面等部位的混凝土;浇筑之前需要完成锚杆施工,做好除锈处理工作;及时清除岩基上的泥土、杂物、喷混凝土,对建基面上的积水加以排干;对第一层混凝土浇筑之前,需要先铺设一层厚度为2—3cm的水泥砂浆,砂浆强度等级高于同部位的混凝土。基础水平面的混凝土可以选用台阶法铺料,铺料的厚度保持在50cm内,而基础斜坡面的混凝土选用与碾压混凝土一样的铺料方式,铺料厚度保持在30cm内;利用振捣器进行振捣,以免出现模板变位等问题。
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现场观测的气温和雨情现状进行及时了解,对施工进度加以妥善安排,制定高低温和雨天等条件下的施工措施。混凝土表面没有初凝时,要严格按照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妥善处理混凝土表面,做好恢复施工的工作。另外,高气温条件下实施混凝土浇筑时,要尽可能缩短混凝土的运输时间,减少温度回升,或者是采用调节仓面小气候和防日晒防高温的方式,使仓面的温度有所下降。
④混凝土养护。浇筑完混凝土之后,必须要及时做好洒水养护工作,混凝土浇筑完6—18h内进行养护,养护的时间必须要超过28d;对于特殊要求部位,需要由专人或监理工程师负责养护工作,做好养护记录。
3、结束语
混凝土施工技术关系到混凝土质量,而混凝土的质量关系到高层住宅的施工质量,因此混凝土施工技术直接影响到住宅的建筑质量。本文通过结合高层住宅建筑工程实例,针对混凝土施工质量在工程施工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探讨混凝土施工的全过程,提出混凝土施工中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措施,并提出施工质量的防治措施,为同行提供参考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