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低结构游戏教师的指导策略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幼儿园低结构游戏概述
  1.幼儿园低结构游戏概念
  低结构材料是指那些无固定玩法、无具体形象特征的材料。低结构材料以其材料收集的方便性、投放的多变性、玩法的多样性和创造的多维性,避免了高结构材料适用区域单一、制作麻烦、幼儿容易在短时间失去兴趣的情况。幼儿在与低结构材料不断摆弄、充分互动的过程中,探究和发现不同领域的问题,使得幼儿想象空间与创造力表现更加自由,探索欲望与成功体验得到满足。
  2.低结构游戏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意义
  低结构材料玩教具的应用更有利于幼儿遵循自己的内心。低结构材料可以提供给幼儿广阔的创意空间,大大提高其创作的及积极性。
  低结构材料可以适应不同能力阶段孩子的不同需求。如:周末家长和孩子收集各种各样的落叶,请孩子各种不同形状的树叶整体归纳好,分别投放到了科学区、美工区、语言区等各个区角。拿科学区来说,就可以让幼儿挑选两种或两种以上形状的树叶,按规律排序,这样既提高了幼儿的兴趣,又能以递进式的方法适应不同能力幼儿的需求,提高了区域活动的有效性。低结构材料题材宽泛,能提供给孩子广阔的创意空间。美工区可以让孩子选择喜欢的叶子进行拼贴画,还可以提供剪刀让幼儿把叶子修改形状,这样幼儿从单一的绘画形式中跳脱出来,创作的兴趣非常浓厚种各样的自主操作活动,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与幼儿共同创作,其乐融融。低结构材料有较强的可持续性操作特点。如小时候玩的泥巴,是小朋友最喜欢的一个低结构玩教具。
  二、幼儿园低结构游戏中教师指导存在问题
  1.教师指导过分重视常规操作,缺乏有效的技能指导
  幼儿想象力较弱,没有主题的随意搭建,主要原因是教师指导过分重视常规操作,缺乏有效的技能指导。低结构游戏的主体是幼儿,教师应该重视技能指导,而不应该过分地干预。教师在进行直接讲解与示范的时候,幼儿并未亲自动手参与其中,获取的印象斌并不深刻,也就无法锻炼幼儿的思维意识。因此,教師在指导幼儿进行低结构游戏的时候,可以采取间接的引导,帮助幼儿开动思维,明确游戏的意义所在,从而锻炼幼儿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2.教师的指导没有层次性
  教师要善于掌握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游戏发展的不同水平。如小班以模仿为主,大班应以创作为主。每个层次又要注意模仿、命题、创作这一规律及特点。
  三、低结构游戏教师的指导策略
  幼儿使用低结构材料水平的高低和老师的观察指导是分不开的。
  1.教师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表扬
  幼儿学会使用低结构材料表示着其游戏水平在不断提高。班中越来越多替代物的出现和教师的引导是密不可分的。教师应经常捕捉到孩子使用低结构材料进行替代的亮点,在集体评价中进行分享,给予表扬和肯定。首先肯定幼儿的创造行为,再对其提出下一步要求。可以实物或情景再现的形式表扬这些在游戏中有创造性的幼儿,在不断地强化他们的表征行为下,孩子们在游戏中使用低结构材料的意识加强了,游戏经验也会提高了。
  2.根据幼儿的需要调整投放材料
  由于小班幼儿经验缺乏,有些投放的低结构材料可能并不符合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在游戏中从没有被使用过,教师可将其删去。同时根据小班幼儿平行游戏的特点,将同类的低结构材料数量增加,避免游戏中幼儿争抢玩具的现象。当幼儿游戏中有新的情节产生时,教师更要及时投放能引起幼儿共鸣和想象的低结构材料,支持孩子的游戏活动。
  3.观察与指导,推动使用替代物
  小班幼儿对材料的替代使用,在一定程度上,还是需要老师推一推,帮一帮的。因此,老师可以参与幼儿游戏之中,进行观察指导,推动幼儿使用低结构材料。教师要不断地观察、了解、捕捉、挖掘、肯定并不断地强化幼儿的象征行为,使幼儿的象征行为从简单到复杂,从个体到群体。从而使低结构材料成为幼儿公认的替代物,并在此基础上有新的发展和创造。为幼儿提供的低结构材料避免用途单一,让幼儿在自由操作、探索的过程中,不断发现同一材料的多种玩法,充分挖掘材料的潜在性。有效的材料一定是能让幼儿够获得愉悦情感体验的,能够满足孩子探究和好奇心理的,能够促进幼儿游戏能力发展和提高的。在游戏中相对于高结构材料而言,低结构材料更具有可变性,可塑性等特点,更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孩子的自我发展。
其他文献
设计意图:  在小学阶段,修改病句是句子练习的重要内容,是语文试卷上常出现的考题,也是试卷上出错误率较高的类型。通过对病句的修改,可以使学生认识什么是正确的句子,什么是错误的句子。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而且也为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小学生常见的病句主要有8种类型,修改病句的关键是找出病因,找到病因,才能“对症下药” 。所以在进行分类总复习时,对病句这个知
期刊
【案例实施背景】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体现了国家对初中历史课程的基本要求,反映了推进新课改不断深化的精神。面对新时期新课标的新要求,教师必须更新理念,立足学科素养培养;研读教材,构建核心知识体系;注重能力,提升学科思维品质。  【案例主题设计】  主要通过对有关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提问、讨论、辩难、解疑并联系相关事件,引导学生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探索。启发学生感
期刊
工作至今,年复一年的教育工作,虽琐碎烦杂,但也苦中有乐。尤其是班主任工作,一方面要关心热爱学生,讲究工作方法,另一方面还要抓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注重全面素质的培养、提高。  多年的教育工作使我体会到:培养人、教育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更多的耐心。  有人说“好老师要有一颗如水的善心,能平和地待人处事,能平等地对待学生,把温和的笑意写在脸上,把体谅的眼神递给学生,用智慧的光芒引
期刊
Sensory channels of learning mean that language is received and transmitted primarily through the ears, eyes and hands. Below are the features of three varieties of sensory channels.  Ⅰ. Visual (eye-g
期刊
一、教学目标  1.1.认知目标  了解职业道德养成的作用,掌握慎獨在职业道德养成中的意义。  2.2.情感目标  认同接受“职业道德重在养成”的观点,提高“慎独”意识。  3.3.运用目标  学会运用内省的方法,提升职业道德境界。  二、教材分析  4.1.教学重点:慎独的意义  教学构想:理解慎独的意义,首先需要准确把握“慎独”的涵义,还要从社会层面上理解慎独的意义。最后,更要从学生的角度考虑
期刊
一、勤洗手的好处  有许多小孩,由于没有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吃饭时脏脏的小手就拿着碗筷进餐,有时为了方便,直接用手抓着食品往嘴里送。俗话说,病从口入。用不干净的双手进餐,对健康非常不利。孩子对“饭前便后要洗手”的口号可以说是烂熟于心,但实际上很多孩子却办不到。由于幼儿认知发展的限制,缺乏对卫生、细菌、疾病等相关概念及因果关系的认识,加之病菌的特殊存在方式,导致幼儿对手的卫生与疾病的引发等关系认
期刊
一、教学内容:  1、.学习内容:耐久跑 (枯燥,累,成绩不易提高)  2、.学习时间:11月份天气较冷  3、.学习目的:锻炼学生意志品质,提高成绩,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设计是以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新课标为理论基础的,根据八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精力不集中等综合特点,又结合教材的特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合理搭配的教材,确定的教学目标,充分发挥了
期刊
一、小学足球教学的现状  足球运动是一项观赏性强、操作性强、对抗性强的体育项目,是现代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足球教学得到了各方面的重视,国家也出台了多项政策,为小学足球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小学足球教学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但从总体上来说,小学足球教学的发展还存在不均衡、不平衡等问题。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体育教师在足球教学过程中
期刊
记得小时候在幼儿园里老师就教育我们说:“把自已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要表示道歉,午饭后要休息……”其实这些方面,都属于行为养成习惯的教育范畴。到了中学时期是青少年心理急剧发育、变化的重要时期,正是增长知识,接受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培植健康成长的土壤,营造成人、成功的氛围,狠抓养成教育至关重要,作为一个班主任,我把养成教育作
期刊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集中办学、整合教育资源已经成为农村办学的一大趋势。父母外出务工,学生在校寄宿也随之与日剧增。边远山区农村小学的寄宿制班级有它的特殊性,就我所教的班级而言,全班有44人,其中孤儿的有3人,父母离异或单亲的有12人。家离学校60公里以上的有5人,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的有23人。大部分是隔代抚养,或由亲戚监护。鉴于生源的多元化,复仇化,因此,学生健康的人格,优良的心理品质,奋发向上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