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公路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一些问题

来源 :海峡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fanyuanhang1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近年随着公路项目的大量建设,其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引起关注,道路生态环境评价技术也得到长足的发展。该文针对实际评价过程中存在的生态完整性评价问题、小尺度区域生态环境影响问题和生态系统安全风险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生态环境 公路 影响
  
  
  1 前言
  生态环境是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有机整体。生态环境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生态环境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物质基础,人类的生产生活则反作用于生态环境,导致生态环境的变化,而生态环境的变化又将影响到人类生产生活。公路项目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极大贡献,但同时公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是多方位而深刻的[1]。有鉴于此,近年国内外公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迅速发展起来。
  国外对公路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始于上世纪70年代。早期对公路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公路对野生动植物分布和行为的影响上[2-4]。进入上世纪80年代,有关公路环境影响的法规相继出台,1988年欧共体 (EC Directive) (85/337)号指令颁布实施了公路环境影响评价法;瑞典在1987年开始要求对公路建设项目进行环境质量评价。到上世纪末期,对公路的生态影响研究逐渐扩展到景观尺度[5]。进入21世纪,在有关公路生态影响的理论化和定量化研究方面出现了不少专著,主要代表作有美国学者Forman等编著的《道路生态学:科学与解答》和英国学者 Spellerberg的《公路生态影响》。
  国内对公路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始于1987年交通部组织的公路建设环境保护方面课题。目前国内对公路生态影响的研究较少,一般仅局限于公路对小区域自然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上。公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内容也一般以在取弃土场的设置与生态恢复(包括水土流失情况分析)、基本农田占用的统计分析、对沿线敏感物种的影响分析,及对古树名木、文物古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的影响分析为重点[6]。本文针对目前公路项目生态环评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2 公路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常见的问题
  2.1区域生态完整性评价问题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T19- 2011)中提出了“生态完整性”的概念,但没有给出具体明确的定义。Costanza[7]认为,如果生态系统在结构上是稳定的,在功能上又是活跃的和可持续的,并且随时间的推移能够维持其自身,对外力胁迫具有抵抗力,那么,这样的系统就是健康的。由此可以看出,生态完整性包含生态系统阻抗稳定性和恢复稳定性两个方面的内容。
  张明杨等[8]通过对系统的构成要素分析,建立了结构—功能—组成指标评价体系,分析评价区域生态完整性。该体系既综合了生态系统的多项指标,又反映了生态系统的过程,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常规演替过程等角度来衡量生态系统完整性,同时又把评价对象置于不同的尺度上分别给出相应的指标。
  
  从该指标体系可以看出,要对一个区域生态系统进行生态完整性评价,必须建立在两个方面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一是对区域自然生态系统结构的研究,把握区域自然生态系统的关键或瓶颈问题,二是对区域自然生态系统长期的观测,以获得大量的区域自然生态系统运行的基础数据。我国目前对自然资源的普查工作已积累了不少基础资料。因此,通过资料收集结合现场踏勘,第一个方面的工作开展相对容易,由于我国的生态监测体系建立较晚,数据积累相当有限,因此第二个方面的工作需要开展专项研究,并要有一定的时间跨度才有可能解决问题[6],这也成为了目前公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对区域生态完整性评价的难点所在。
  2.2 小尺度区域生态环境影响问题
  公路建设运营将导致道路两侧水热条件和理化环境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小区域群落演替。公路建设中的林地征用和建筑用地,将在沿公路两侧形成林间空地,林内的常绿及耐荫植物将会从群落内消失,喜阳植物的种类将在公路两侧的林缘地带迅速生长,逐渐形成相当于“林窗”(forest gap)结构的植物群落结构。道路也会造成周围土壤密度增大,并且释放重金属、盐、有机物、臭氧和营养物等[1],导致敏感型动植物受胁迫,从而影响群落结构。另外,交通噪声等会造成动物选择生境时为回避这些干扰而远离道路[3],也可能会掩盖鸟类的鸣声,使鸟类彼此之间的识别能力下降,影响其繁殖成功率[9-11]。由于道路的这些影响具有潜在性和间接性,实际环评工作中常常被忽略。
  2.3 公路建设对生态系统安全的影响问题
  目前公路环评一般都会把跨河桥梁等敏感地段的环境风险事故纳入评价报告,但对公路建设存在的外来物种和病虫害入侵的环境风险却多未提及。
  公路是一个干扰廊道,为外来物种入侵提供了便捷的通道。而公路建设过程中,植被破坏、土壤组成和结构改变等会破坏原有生态群落的结构,使之功能发生变化;再加上汽车尾气排放等造成的公路路域小气候的不可逆变化,这些因素都会降低生态群落的抗干扰能力,为某些外来物种入侵创造了条件。例如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在四川、云南等省区的传播。由于道路沿线生态环境功能弱化以及自然和人为控制机制的缺失,使得紫茎泽兰常能最早在公路边坡定居,并形成单优势群落[12]。另外,道路加速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h xylophilus)等在江苏等省区松林的传播[13]也是一个典型例子。
  除了随车辆进入项目区外,道路工程外来物种入侵还有一种形式——人为主动引进。目前国内高等级公路一般都要进行绿化带建设,而一些作为道路景观绿化种被引入的外来物种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逸为野生后也将对区域生态系统安全构成威胁。马缨丹(Lantana camara)在我国南方省区的入侵就属这种形式。
  3 结论
  由于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正确认识和评价公路建设对其的影响具有一定的难度。在以后的公路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中,本文述及的生态问题应被给予重视。
  
  参考文献:
  [1] Stephen C.T., Christopher A.F. Review of ecology effects of roads on terresstrial and aquatic communities[J]. Conservation Biology, 1999, 14(1): 18-30.
  [2] Oxley D.J., Fenton M.B., Carmody G.R. The effects of roads on populations of smallmammals[J].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1974, 11(1): 51-59.
  [3] MeLellan BN, Shackleton DM. Grizzly bears and resource-extraction industries: effects of roads on behavior, habitat use and demography [J].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1988. 25(2):51-460.
  [4] Adams L.W., Geis A.D. Effects of roads on small mammals[J].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1983, 20(2): 403-415.
  [5] Brosofske K.D. Relationships between understory vegetation and landscape structure across multiple spatial scales in northern Wisconsin[D]. PhD Dissertation, Michigan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Houghton, M.I. ,1999.
  [6] 徐碧华, 朱俊, 马蔚纯. 公路建设对区域生态完整性影响的关键因子及评估框架[J]. 复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8, 47(4):424-437.
  [7] Costanza R. Toward an operational definition of ecosystem health[A]. In: Costanza R., Norton B. G., Haskell B.D., et al. Ecosystem health: new goals for environmental man agement[C]. Washington D C: Island Press, 1992: 239-256.
  [8] 张明杨, 王克林, 何萍. 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研究进展[J].热带地理, 2005, 25(1): 10-14.
  [9] Foppen R, Reijnen R. The effects of car traffic on breeding bird populations in woodland. II. Breeding dispersal of male willow warblers (Phylloscopus trochilus) in relation to the proximity of a highway[J].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1994, 31(1): 95-101.
  [10] Peris S.J., Pescador M. Effects of traffic noise on paserine populations in Mediterranean wooded pastures[J]. Applied Acoustics, 2004, 65(4): 357-366.
  [11] Slabbekoorn H., Halfwerk W. Behavioural ecology: Noise annoys at community level[J]. Current Biology, 2009, 19(16): 693 -695.
  [12] 刘龙, 张炜. 公路建设对生态系统安全的影响[J]. 植物检疫, 2007, 21(4):240-242.
  [13] 项卫东, 郭建, 魏勇等. 高速公路建设对区域生物多样性影响的评价[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3, 27(6):43-47.
其他文献
经济危机爆发时,市场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效用,需要政府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政府的职能具有双重性,即应急性和正常性,而在经济危机时候的国家职能是应急性的体现。当经济恢复常态,政
在研究"媒介融合"时,应该关注新媒体技术对新闻传播领域基本规则的重塑。其中,有三个重要倾向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新闻生产中将出现兼容不同新闻样式的新闻生产组织,多样式、
旨在阐述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有效地注重情感效应,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进而强化他们的英语学习情感,增强他们
简讯冶金耐火材料行业财会学会第。次年会暨第十。次成本分析会于1995年8月15日至1忌日在本钢耐火材料公司召开。来自全国冶金耐材行业的21家耐火材料企业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总结交流
当前,国际经济呈现出分化的态势,世界经济也进入了深入调整阶段,中国经济进入发展新常态金融市场化进程提速,银行竞争的广度和深度持续加大。特别是利率市场化、互联网金融对
"形势与政策"课作为一门重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意义重大,担负着重要的使命。当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还存在专业师资不足、课程管理薄弱、教学质量不高
目的:观察大豆异黄酮对膳食诱导代谢综合征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高盐饲料喂养建立大鼠MS模型。测量体重、血压、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血脂、HOMA-IR,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导中国走上改革开放道路、并在现代化建设中日益凸显
建设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党建工作的信息化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该文分析了高校在和谐校园创建进程中对党建工作存在的不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社会大众的文化阅读需求逐渐增长。为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提供更为优质、高效的阅读服务,对于图书馆来说,必须积极推进网络化建设工作,以此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