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朗斯一站式服务:包揽敏感产品的生产与灌装

来源 :食品安全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lker2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国新特劳普林的克朗斯股份公司在3月24~27日举办的科隆国际食品技术和机械展会(Anuga FoodTec)上重点展示了低酸和高酸领域敏感产品的生产和灌装过程技术。克朗斯为这一领域提供的产品种类繁多,足以展示其一站式服务的能力。与之相得益彰的还有克朗斯的两家子公司,即Evoguard阀门技术公司和HST均质器制造有限公司同台展示的各种产品。
  与产品配套的过程技术
  生产果汁、茶、牛奶混合饮料等敏感饮料、含有水果或谷物等固体成分的饮品以及其他液体食品时,过程技术里需要加入一些特殊的产品保护诀窍。克朗斯从中选择了一两种具有代表性的产品进行展出,例如能够灵活、无菌地定量分配固体成分的DosaFlex以及荣获国际食品技术和机械展会金奖、可为产品高效脱氧的VarioSpin。
  在灌装果汁前需要先为产品脱氧,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有3个:避免灌装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氧化影响、防止瓶内出现固体水果成分的悬浮颗粒。脱氧时的关键在于能否在容器内壁形成大且薄的旋流产品层,以便尽量缩短气体的扩散路径。同时,应尽量减少对产品的机械加工,由此限制泡沫形成。为了克服当前主流产品如环形喷嘴、喷洒式喷嘴和切向喷嘴的缺点,克朗斯研制出一种旋流进料方式。它的设计理念是,让产品由专门设计的脱氧罐容器顶盖开始,沿着容器壁完好地向下流动。果汁的流出速度和附着力会在容器壁上形成一个非常薄的产品层,充分利用容器表面和盖子可使容器体积缩小三分之一甚至更多。此设计方案不仅能节省空间,还可节约能源。这是因为需要抽成真空的体积减少,所以安装的真空泵也更小。
  克朗斯还展示了一种经济实惠的饮料无菌生产工艺,为处理含有果肉纤维或小果粒等固体成分的水果饮料提供新的可能性。克朗斯DosaFlex大型无菌容器加工站,能够在无菌状态下精确地定量分配各种成分,而且不损伤产品。此前,这种过程技术主要用于香料和浓缩液,通过与无菌容器站产品制造商合作,现已扩展运用到可以节约原材料的定量分配领域。这个大型无菌容器加工站的定量分配功率为60~1500L/h,定量分配精确度达到分配量的±0.3%。如果灌装商想要在市场上试售含有固体成分的新饮品,克朗斯提供的这一产品无疑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解决方案,不仅性价比高还很省空间。
  不损坏产品的灌装过程
  要求颇高的敏感型饮料以及食品自然需要一种不损伤产品的灌装过程。克朗斯为此还展示了灌装技术领域里无菌工艺和NitroHotfill热灌装工艺所用的设备。此外,克朗斯的展品也包括Viscofill活塞式定量灌装机产品系列中的两个定量分配单元。此产品系列可用来处理高粘性产品以及颗粒较大或浓度较高的灌装产品:其中一个定量分配单元Viscofill H适合灌装小于20mm的可分性成分;另一个定量分配单元Viscofill S则主要用于灌装液态和浆态的糖料、乳制品、调味汁以及调味料。
  适合无菌应用领域的Evoguard阀门
  随着Evoguard无菌阀门的开发,克朗斯如今也能可靠地控制无菌工艺中的过程技术和灌装技术。Evoguard无菌阀门可用来截断管道,或隔开无菌过程中的侵入性介质。在无菌阀门的设计上,克朗斯成功地将安全性和经济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同台展示的均质器
  克朗斯收购了HST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后,在果汁和牛奶制造过程技术领域的实力更强。HST为饮料和食品工业设计并制造均质器和活塞泵,并携其产品亮相此次展会。
其他文献
在校园对接产业园的探索中,在校企深入合作的过程中,对于"进厂即入学、招工即招生"的特殊学员,以项目驱动为主要形式的项目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以绘制齿轮油泵装配图为
<正>目的:大量临床研究提示,维生素D除了其传统的钙磷调节作用外,与糖代谢关系密切,对胰岛具有保护作用。并且是维持正常的胰岛素分泌和糖耐量所必需的物质。维生素D在2型糖
会议
做好任何工作,都需要方法,煤矿安全技术培训工作也是如此。安全培训的教学方法是实施培训内容的载体,好的方法是实现目标的重要手段。本文探讨了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的讨论式
相对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而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更加深刻和丰富,同时也是解决经济生活中深层次矛盾的现实要求。创新能力与发展方式密切相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依靠
目的 研究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化疗后口腔黏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门诊就诊的60例化疗后口腔黏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
"追溯我在中职语文教学道路上走过的18年,我深感自己育人的宗旨在于不懈耕耘,不断探索,我前进的脚步从未停歇。"这是戴智敏2009年在《中学语文报&#183;教学版》"走进名师"栏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