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等职业学校就业工作的开展与推动

来源 :职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kelf6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的任务是培养生产一线的高素质的劳动者。能否让学生适应岗位需要顺利就业,决定着学校工作的成败,也决定着学校办学的成败,可以说“出口”决定“入口”。坚持就业导向,推动职业学校就业工作,必须解放思想,改革探索,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校企合作,创新育人机制
  通过校企合作来“按需定做”,既可以解决学校人才培养把握不准市场需求的难题,也能解决企业急需专业人才而自己无条件培养的问题。校企合作是推动学校就业工作的重要工作。建立由校领导及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校企合作协调指导委员会”,全面指导协调校企合作各项工作。把校企合作工作纳入年级组、专业组工作目标,在专业建设和新专业开发时,对校企合作提出明确要求。在学校面向企业育人的基础上,争取企业的支持,利用企业的资源,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使企业的生产车间成为学校实践教学的课堂和学生顶岗实习的场所。
  在育人机制上,基于校企合作可以采取两种方式:
  一是争取企业人才培养“订单”,实行“订单式”培养。由企业提出用人要求,学校负责实施。学生的基础理论课和专业理论课由学校负责完成,学生的生产实习、顶岗实习则在企业完成。通过“订单式”培养,实现招生与招工同步,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联体。针对不同企业的合作要求,探索多层次、多形式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学校既可以在各年级开展长期、中期和短期等多层次的“订单式”培养,也可以开展针对岗位要求、关键能力和企业文化等多形式的“订单式”培养,还可以开展针对企业员工再培训的“订单式”培养。
  二是采取工学交替模式教学。工学交替也称为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其实质是产学合作、联合育人,利用学校与社会两种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使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起来。根据实际确定工学交替的形式,与学生、企业签订工学交替协议,明确各方权利和义务,这样会利于学生就业。
  二、建设两个“平台”,完善服务体系
  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是就业工作的关键。就业服务首先要构建校企平台。学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是面向企业,构建校企平台是就业工作的主要内容。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吸引企业介入学生培养的全过程,至少要介入学生培养目标的设的定过程。参加当地的企业家组织、行业协会、商会等。适应建设学习型企业的要求,参与学习型企业建设,使学校成为企业继续教育的基地、岗位培训的基地,成为企业员工学习培训的平台。
  其次要建设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网络平台。按照教育部《关于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的通知》(教职成〔2004〕3号)精神的要求,建立学生就业信息网络,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建设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网络平台。在学校网站上建立学生就业专栏,为毕业生提供准确、快捷的就业信息服务,为企业或用人单位招聘人才提供服务,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在两个平台的建设中还要开展市场调查,因为调查是决策的基础。市场调查工作是就业的日常性工作。市场调查包括企业及社会需求调查、劳动力市场供求调查、劳动力工资及社会保障调查,职业教育发展状况调查,学生就业和岗位情况调查等。
  三、培养职业道德,组织顶岗实习
  在学校就业工作中要把职业道德教育和创业教育贯穿于各科教学的始终。重视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指导,这是每一个职业教育工作者艰巨而重大的任务。在各科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创业意识,培养创业精神。创业教育是指充分挖掘学生潜能,以开发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学生创业综合能力为目标的教育。创业能力中包括专业技术能力、经营管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接收和处理能力等。这些能力中,许多可以通过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去培养。
  顶岗实习是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专业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有效科学的实习管理,可以使学生缩短职业的不适应期,促进学生就业工作。重视顶岗实习工作,按照“专业对口、集中为主、分类管理、安全第一”的原则安排学生实习。制定实习管理规章,规范实习管理。在实习中着眼于学生的就业需求或职业选择,结合职业生涯规划的有关内容,指导学生修改、完善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四、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深化改革教学
  要建立一支能够适应职业学校以就业为导向、强化技能性和实践性教学要求的教师队伍。中青年专业教师都要尽量取得“双证”,通过到企业或一线的实践调研,提高专业教学技能。学校要建立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相适应的教师聘任、考评、奖惩办法。比如,为“双师型”教师提供津贴,或提高课时津贴标准。充分利用各方面的技能型人才,使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能够进入学校,建设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
  深化教学制度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采取灵活的注册入学和学籍管理制度;大力加强实践性环节的教学;改革基础文化课教学内容,使之能更好地适应学生就业的需要。合理调整教学计划,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简化理论课教育内容,重点让学生进行实操,提高学生技能水平,为实行工学结合提供可靠保障。落实“双证”制,服务学生就业。认真落实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关于“双证沟通”的文件精神,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认定、考试工作。密切与劳动部门和职业能力开发部门的联系,服务学生就业。
  改革文化课教学,为能力培养服务。文化基础课教学定位问题应放在整个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中考虑。要根据生源状况、专业设置和学生就业的需要改革文化基础课的教学内容,把学生谋职求职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与专业教学和学生未来的就业紧密结合,既为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服务,也为培养学生的职业、专业素养服务,实现基础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五、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
  就业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龙头,必须高度重视。要成立招生就业专门机构,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人员,明确职责,分工协作。就业工作的主要职责和任务是:开展社会调查,广泛与当地的企业取得联系,加快校内、外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做好学生实习指导与管理工作,参与专业课教学管理,做好学生就业推荐工作和毕业生就业跟踪工作。
  要建立与就业工作相应的运行机制。一是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将校领导及行业权威人士纳入就业工作的决策层,保证工作体系朝着正确方向运转;二是建立长效的保障机制,落实职业指导机构、人员、经费“三到位”政策,保证工作的正常开展;三是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保证工作实效;四是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广泛收集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开展教学教育改革。
  总之,社会和毕业生对中等职业学校就业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只有通过上述各方面的努力才能有效地推动工作开展。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宝安职业技术学校)
其他文献
当今社会正处于一个信息爆棚的时代,互联网web2.0所带来的一个空前的社交互动平台更使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应运而生.相比传统媒体,公众有了更为轻松自由的信息接收和传播平台、意
广东华隧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经广东省国资委批准,由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整合集团内部轨道交通工程板块优质资源,于2008年控股成立的一家国家高新
高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是新时期我国建设新型图书馆资源管理系统的重要战略理念和实体性技术操作,它在全球信息技术革命的时代背景下具有远大的前瞻性和广泛的普适性,在构建和
作为新华社一名79岁的老记者,笔者历经人世沧桑,不会轻易动情。但在观看国家话剧院和成都艺术剧院话剧团在北京演出的反映汶川大地震的话剧《坚守》时,心情格外激动,不能自已
期刊
一、研究背景目前,我国的高级技工教育已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1996年以来,技工教育实现了高速发展,到2009年,全国技工院校总数已达3113所,高级技工学校483所,技师学院50多所
近年来,泸州市基督教坚持"服务社会、共建和谐"理念,在全国基督教基层组织中率先创建社会服务部,并将之作为重要活动载体,组织信教群众开展力所能及的捐赠活动,积极争取国外
期刊
师资队伍是高职教育中最宝贵、最重要的教育资源,历来受到社会和学校的重视。如何培养“双师型”教师,是高职院校工作中的关键点。特别是对于起步较晚的五年制高职而言,“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尤为重要。同时,用人单位选择毕业生时,更注重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这对五年制专业课的设置和教学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使学生顺利地走向工作岗位,必须加强实践性的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而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首要条件,
一、课标要求:探索并了解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了解正多边形的概念,了解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在海南,有一名大学生突发奇想,唱红歌赚钱。别人嘲笑他脑子有问题。他却克服重重困难,把唱红歌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怀疑!唱红歌能赚钱吗?     今年27岁的肖尚杰,出生在海南琼中一个普通农民家庭。2003年大学毕业后,肖尚杰只身一人到海口打工,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当售楼员。2006年3月8日,公司举办卡拉OK歌唱比赛。爱唱歌的肖尚杰选唱革命歌曲《红星照我去战斗》,他对这首歌特别有感情,因为这首
【正】随着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如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已成为各职业技术院校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毋庸置疑,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在于教师;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