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扫描在脊柱损伤的应用价值

来源 :中华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manzh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脊柱骨折或合并脊髓损伤的112例,应用CT扫描检查,探讨其在脊柱损伤临床上的应用价值:(1)提供诊断与分类依据;(2)对合并脊髓损伤者提供病因与病理的依据;(3)指导治疗方法;(4)找出早期手术失败原因。本文强调有以下适应证时须作CT扫描检查:(1)椎体不稳定的压缩性骨折;(2)椎弓关节突骨折;(3)外伤性脊髓损伤;(4)脊柱损伤早期手术未达到预期效果者。

其他文献
本文将骶髂关节骨折脱位分为4型,患者经1~2周下肢牵引整复复位后,用自行设计的器械和手术方法,在X线机摄片或电视显示下,经皮钻入2根引导针,自髂骨至骶椎体或翼,沿引导针拧入2枚加压螺纹钉。手术方法简单,安全,省时,复位理想,固定可靠,无合并症发生。我院自1987年以来治疗11例,效果优良。
期刊
本文介绍了经皮加压螺丝钉治疗股骨颈骨折。有随诊结果的58例,随诊2~9年4个月。优良率占86%,骨折不愈合率占7%,股骨头缺血坏死率占13.8%。该螺丝钉的特点是通过加压可使两骨折端紧密接触,断面互相嵌插,利于骨折愈合。
期刊
1978~1983年间,作者采用中医正骨手法,结合外展支具治疗转子间骨折100例。男88例,女12例。平均年龄49.85岁。骨折类型:顺转子间14例,反转子间7例,转子下型24例,粉碎型55例。均采用手法整复,外展支具固定。平均下地时间2.6周,8周可完全负重,平均临床愈合时间为9.8周。经2~7年随访,无延迟愈合及不愈合,颈干角维持在125~135°者占99%。其特点为方法简单,能早期下地,有利
期刊
期刊
期刊
1980年6月~1988年8月以来分别用AO松质骨螺钉和双端螺纹松质骨加压螺钉治疗关节内松质骨骨折52例,优良率分别为60%和91.6%。作者认为两种螺钉若能正确使用均能取得较好疗效,与AO螺钉比较双端螺纹松质骨加压螺钉具有更大优越性:在骨内握持力强;可适用于需经关节面固定的骨折;在骨折愈合后无需取出,值得推广应用。
期刊
本文复习了100例已经手术证实为膝前交叉韧带断裂的术前诊断方法。对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和KT-1000膝韧带测量尺的诊断正确性进行了比较。所有病人分别都在清醒状态及全麻下进行检查,Lachman试验和KT-1000韧带测量尺都有很高的阳性率,轴移试验在麻醉下有很高的阳性率。前抽屉试验作为膝前交叉韧带之诊断不够满意。
期刊
期刊
采用10侧新鲜尸体膝关节,屈曲90°位,测量ACL附着区中心点连线在冠状面和矢状面上的投影角,及其延线在股骨外髁和胫骨髁关节外的位置,同时测量了ACL股骨附着区中心点距膝前体表的深度。以此为依据,设制了一种定位导向器,屈膝90°位操作,骨道经胫骨内髁入关节,恰通过ACL两附着区中心,由股骨外髁穿出,呈直线且一次完成。所钻的骨道符合“等长”重建的要求,并便于在关节镜下重建ACL,临床上对7例陈旧性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