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特征特性
藜米属藜科一年生草本粮食作物。原产于玻利维亚。是印第安人种植的粮食作物。藜米的外形似田间杂草“灰菜”,茎秆直立,分枝少,株高80-200厘米,发达的根系分布在0-40厘米土层范围内,叶片宽卵形,边缘具有深波状的锯齿,花两性。具单层5深裂的花被。雄蕊5个,穗状或圆锥状花序顶生,果实为胞果,具膜质的果皮,种子项基扁。形似谷子,直径约2毫米,环形胚围绕着丰富的外胚乳。667平方米(1亩)产籽粒200-300公斤。生育期120天左右。
2、经济价值
藜米是名贵、高档的保健型小杂粮作物。号称“粮中瑰宝”,蛋白质含量高达18%,食用价值高于其他谷物,还含有20种氨基酸,其中赖氨酸和蛋氨酸的比例也高于其他谷类和豆类。科学家认为,藜米的蛋白质质量相当于干牛奶。藜米可像小米一样食用。煮粥或做饭香味浓郁,磨成粉可做面包、糕饼等食品。深加工可酿酒、加工植物奶油(饮料等)。嫩茎叶可作蔬菜。也是高蛋白的优质饲料。由于藜米硕大的花序十分漂亮,所以又是极佳的园林观赏植物。
3、适应区域及栽培技术要点
据我国藜米协作组试验,藜米的适应性很广。它的原产地虽地处热带,但它却能在寒冷地区,甚至在海拔4000米的高原地区正常生长。在我国北方的旱薄沙地、轻度盐碱地和南方的高海拔地区及沿海滩涂地都能种植。藜米最适宜的生长气温为18—32℃。其抗逆能力强。抵御冰冻的能力比马铃薯还强。整个生长发育期内基本不需打药,所以极适宜生产高品质的绿色食品。藜米栽培似玉米。高密度栽培株距15-20厘米。脱粒方式同谷子、麦类。(吉林省扶余县肖家农业技术推广站王新国 邮编:131217)
藜米属藜科一年生草本粮食作物。原产于玻利维亚。是印第安人种植的粮食作物。藜米的外形似田间杂草“灰菜”,茎秆直立,分枝少,株高80-200厘米,发达的根系分布在0-40厘米土层范围内,叶片宽卵形,边缘具有深波状的锯齿,花两性。具单层5深裂的花被。雄蕊5个,穗状或圆锥状花序顶生,果实为胞果,具膜质的果皮,种子项基扁。形似谷子,直径约2毫米,环形胚围绕着丰富的外胚乳。667平方米(1亩)产籽粒200-300公斤。生育期120天左右。
2、经济价值
藜米是名贵、高档的保健型小杂粮作物。号称“粮中瑰宝”,蛋白质含量高达18%,食用价值高于其他谷物,还含有20种氨基酸,其中赖氨酸和蛋氨酸的比例也高于其他谷类和豆类。科学家认为,藜米的蛋白质质量相当于干牛奶。藜米可像小米一样食用。煮粥或做饭香味浓郁,磨成粉可做面包、糕饼等食品。深加工可酿酒、加工植物奶油(饮料等)。嫩茎叶可作蔬菜。也是高蛋白的优质饲料。由于藜米硕大的花序十分漂亮,所以又是极佳的园林观赏植物。
3、适应区域及栽培技术要点
据我国藜米协作组试验,藜米的适应性很广。它的原产地虽地处热带,但它却能在寒冷地区,甚至在海拔4000米的高原地区正常生长。在我国北方的旱薄沙地、轻度盐碱地和南方的高海拔地区及沿海滩涂地都能种植。藜米最适宜的生长气温为18—32℃。其抗逆能力强。抵御冰冻的能力比马铃薯还强。整个生长发育期内基本不需打药,所以极适宜生产高品质的绿色食品。藜米栽培似玉米。高密度栽培株距15-20厘米。脱粒方式同谷子、麦类。(吉林省扶余县肖家农业技术推广站王新国 邮编:13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