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转移催化合成1,2-乙二硫醇

来源 :化工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zhe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制备出了一系列大孔聚苯乙烯-二乙烯苯(PS)接枝季铵盐,并以此为三相转移催化剂,用于催化由1,2-二溴乙烷和70%硫氢化钠为原料合成1,2-乙二硫醇的反应。考察了接枝叔胺种类、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反应物摩尔比、溶剂用量、硫氢化钠水溶液的pH值及浓度、催化剂研磨与否等因素对合成反应的影响,建立了适宜的反应条件:以0.1mol1,2-二溴乙烷计,n(二溴乙烷)︰n(硫氢化钠)=1︰2.2、PS接枝三乙胺季铵盐0.7g、甲苯8.6mL、70%硫氢化钠浓度10mol/L、采用4mol/L氯化铵水溶液酸化硫氢化钠
其他文献
这是一种催化裂解生产乙烯和丙烯的方法。将烯烃原料引入固定床反应器中,与催化剂接触,在500-680℃、0~0.5MPa,质量空速10-50h^-1、水油质量比为O~1.0的操作条件下进行催化裂解反应
研究了载体硝酸处理对自制蓄热-催化双功能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利用DSC和XRD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采用表面吸附仪测定了催化剂的N2吸附脱附等温线,并由BET理论模型计算其比表
综述了活性/可控聚合方法(活性自由基聚合、活性阴离子聚合、活性阳离子聚合以及活性配位聚合)制备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进展,制备的医用高分子材料可用于非病毒转基因载体
筛选到能催化肉桂醇生成3-苯丙醇的菌株CG10,该菌株被鉴定为毛霉菌(Mucor sp.)。对其进行生物催化研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红外光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在离子液体1-甲基-3-丁基咪唑硫酸氢盐[C4mim]HSO4催化下,以乙二醇单丁醚和冰乙酸为原料,合成了乙二醇丁醚乙酸酯。探讨了催化剂用量、物料配比、反应时间、带水剂等因素对反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初中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对于他们将来形成什么样的人生观,世界观十分重要,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阅读兴趣是学生学
采用尿素和1,4-丁二醇反应制备1,4-丁二醇双氨基甲酸酯,考察了反应配比、反应时间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表征其结构。以尿素和PEG400、1,6-己二胺为原料制备无异氰酸
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改革,无论从理念到方法都是全新的,从表面上看只是改变了教材,实质上是在改造人。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的方式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等方面都要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制备了四针状氧化锌晶须(ZnOw)/硅橡胶复合材料;详尽地研究了晶须改性硅橡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及阻尼性能;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材料的断面以及晶须在基体中的分散性。结
建立了以苯甲酸乙酯为内标物,气相色谱内标法定量测定O,O-二甲基硫代磷酰胺含量的新方法。线性回归方程y=0.6837x+0.0186,相关系数r为0.9994,加标回收率达到96.28%,相对标准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