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趋同的角度看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uub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汉两种语言文化在翻译交流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源于文化的干扰和制约因素。文化趋同对英汉翻译具有影响和制约作用,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向学生介绍东西方文化背景,从而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和跨文化交际水平。
  关键词:文化趋同;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跨文化交际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0-0-02
  
  一、引言
  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一定的人的群体创造和积累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正如吕斌所说,“文化进化的主要趋势是趋同,即随着文化的发展各种文化越来越趋向于统一;只要文化存在着,文化趋同的过程是无止境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中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还应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加深对世界的了解,借鉴和吸收外国文化精华,提高文化素养。可见,把英汉文化引入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对解决翻译中的实际困难,提高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向学生介绍东西方文化背景,从而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和跨文化交际水平。那么,学习语言文化和进行英汉互译到底有什么重要的关系?英汉文化趋同的主要表现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将文化恰如其分的引入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呢?
  二、英汉语言交流中的文化趋同现象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特别是电子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加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从而导致不同民族文化彼此接纳,相互交融。英汉文化的趋同现象体现在语言上的变化尤为显著,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类型:
  (一)英汉词汇替换使用的现象
  英汉文化趋同首先表现在两种语言词汇的替换,即人们在提到某种概念的时候,不再用母语来表达,而是习惯于用对方相应的表达方式来呈现。另外,我们要意识到,文化趋同具有方向性,并且双方影响的范围和力度往往是不平稳的。正如陈龙所说:“在两种文化渗透过程中,科学技术先进国的文化对落后国文化的影响远远强于落后国对先进国的影响,这正是文化趋同的特点之一。”从目前来看,西方文化特别是英语文化对汉语文化的影响明显要大,这反映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强大的经济实力。
  举例而言,西方社会文化中的耶稣(Jesus),科学(science),社会主义(socialism)等这类词,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传入中国并且一直被人们沿用至今。反映西方科技成果的词汇,电子邮件(e-mail)、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卫星地位器),DV(digital video数码摄像机),ATM(Automatic Teller Machine自动提款机),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国内生产总值),等,都已经被人们所熟知。日常生活方面,如NBA(美国职业篮球协会),MTV(音乐电视),超市(supermarket),麦当劳(McDonald)等也已经成为我们耳熟能详的词汇。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民族文化的振兴和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华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反映中華文化的词汇也会越来越多地融入西方和世界文化和语言中。例如,许多外国人都喜欢到Chinatown(中国城)去体验中国文化,喜欢品尝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食品,jiaozi(饺子),tofu(豆腐),wonton(馄饨),中国人穿的服装qipao(旗袍)也经常会出现在国际时装的T型台上,他们还崇拜神威无比的中国kungfu(功夫)和wushu(武术)。上述这些词汇多数已经收录进英语字典,成为有据可查的英语词汇。
  (二)英汉语言夹杂使用的现象
  这里所指的语言夹杂使用就是指人们在表达母语句子的时候,掺杂使用一些外语的词汇或语调,这种使用方式之所以被人们接受和传播,是因为文化的交流和潮流的进步。特别是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对外开放改革力度的加大,中国人英语水平的普遍提高,使英汉夹杂的现象在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流行,这种现象呈现出上升趋势。例如人们常常会看到或听到诸如此类的话:中国自加入WTO以来,今年的GDP仍将保持10%左右的增长,有许多人当晚目睹了UFO,APEC会议明年将在上海举行,吃完饭我们去KTV吧,I 服了 you等等。
  据报道,中国的速冻食品如“鲜虾炒饭”、“蛋葱炒饭”、“八宝饭”等进入美国市场以后,因其味美可口色泽鲜艳包装精美食用方便而深受顾客喜爱,以致于用英文和汉语拼音合成的“Chinese Chaofan”(中国炒饭)已经成为一个英语名词,该词虽然尚未被收入词典,但足以说明对中华饮食文化的一种认同,对英语词汇的一种渗透。
  (三)母语文化空白的填补现象
  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遗产,所谓文化空白(Cultural blank)是指某些说法(或称之为文化概念)是一国所有,不为其它国家所共有。我们以四大名著《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为例,现在孙悟空的形象不仅仅在中国家喻户晓,而且许多外国人也将其看作是中国的代表形象之一,因此当“孙悟空”这一词汇出现在英语中,就不必再过多的解释其含义;再比如“雷锋精神”,“三个代表理论”等等这些词。同样,有许多有着浓郁西方文化背景的词汇也时常出现在汉语中。例如我们了解Watergate scandal(水门事件)的前因后果,知道a catch-22 situation(第二十二条军规)是指让人左右为难的困境,“13”是个不吉利的数字,西方人对它特别忌讳等等,这些词可以说都是文化趋同所造成的影响,对于填补不同语言的文化空白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指导启示
  针对以上对英汉文化趋同的分析,我们进一步了解到,随着社会交流的增多,文化的交流不断深入,这对我国大学生英语的翻译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必要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进行适当的翻译理论的引导,全面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
  (一)积极开设翻译选修课,介绍翻译技巧和翻译原则
  目前,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没有开设专门的英语翻译课程,因此,当学生碰到具体的翻译问题时就会不知所措,让学生适当的掌握一些翻译理论,对整个英语学习是有很大帮助的。今后有条件的高校应该开设翻译选修课,为学生系统的学习翻译理论和技巧提供一个渠道。当然,就翻译原则而言,在中外翻译史上众口不一,概括起来无非是恪守以下三点:信守原文的内容意旨、遵从译语的语言环境、切合原文的语体语域。可以将这些理论介绍给学生,鼓励学生在做具体的翻译时,融会贯通,灵活应用。
  (二)注重英汉文化的渗透
  可以从文化趋同的角度,向学生介绍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随着英汉之间的交流,文化体现在语言上的变迁和替换。教师要注意的是,所导入的文化内容与学生所学内容及日常交际所涉及的主要方面要密切相关,要考虑到诸如民族习惯、宗教信仰、文化习俗等因素,适当交代此文化习俗或传统的来龙去脉。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人通过广播、电视、因特网等各种渠道,感受和了解其他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同时以更开放的心态不断调整和更新自己的文化构成心理。因此,文化趋同的深人向译者不断提出新的挑战。例如,long time no see这一表达方法,在英语的传统表达中是没有的,但是受到汉语的影响,这种中式的翻译方式已经受到英语母语国家人们的认可,并在口语中广泛使用,要知道这在以前是不合英语语法和习惯的。将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多了解相关的文化,不但丰富了课堂内容,而且会让学生产生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形成较好的良性循环效应。
  (三)加强实际操练,鼓励学生欣赏精彩译文
  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实际翻译水平,就必须让学生进行操练,在实践中领悟翻译的精髓和不断摸索技巧。另外,还可以选择那些有广泛代表性的译文让学生欣赏。
  四、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渗透和趋同的广度和深度还会进一步扩展和延伸。我们应该正确认识这些现象对我国英语翻译教学带来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引入文化信息,介绍翻译技巧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翻译兴趣和翻译的热情。当然,要让学生明白,在具体翻译时选择哪种方法合适,要由翻译的目的和译语文化的要求来决定,不可生搬硬套,望文生义,要对文化背景有充分了解的同时还要结合具体的语境。相信,随着我国学生对英汉两种文化的不断了解,语言共性的扩大,翻译水平会不断提高。同时,两种语言间互译将更有利于促进文化间的交流,促进民族融合。
  
  参考文献:
  [1]Nida.E.A&Taber.C.R.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Leiden:Brill,1982.
  [2]白靖宇.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3]曹敏,王勇.从英汉文化差异看大学英语翻译教学[J].科教文汇,2007,(4).
  [4]陈传礼.从英汉词汇互借看中西文化趋同[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0,(2).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尝试分析了白族大学生英语语音学习障碍——母语的负迁移作用,汉语的影响,以及学习中的情感障碍; 并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 旨在探讨英语语音教学的有效途径, 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  关键词:白汉双语;英语语音;学习障碍;对策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0-0-02    英语学习包括听、说、读、写、译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学习外语的过
期刊
摘要:人们的认知活动受情绪的驱动,情绪对认知活动起到组织和瓦解的作用。因为英语的复杂性,以往研究更过关注的是英语学习中的消极情绪。本文根据近几年流行的积极心理学理论,提出利用积极情绪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文章认为,积极情绪通过认知和动机两条路径影响学生的英语学习,在此基础上,提出两类培育积极情绪的策略:学习内容策略和教学过程策略,从而从多个方面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  关键词:积极情绪;英语学习;
期刊
摘要:当前,大学英语教育发展势头迅猛,大学英语教学也受到空前关注。如何更好的进行大学英语教学,如何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养成自愿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都成了人们探讨的课题。本文主要分析了英语教学计划中进行自主学习的必要性,对笔者所在的温州大学瓯江学院100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现状进行了样本调查,并针对调查结果提出了促进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些可行性措施,提出浸入式英语教学计划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期刊
摘要:汉、泰语不论是语音、词汇、还是语法,都有不少共同点,这些共同点是泰国学生学汉语的有利因素。然而,汉语和泰语之间也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这种差异却为泰国学生学习汉语带来了障碍,使他们在学习中容易出现偏误。本文试图通过汉语和泰语的词汇语法方面的对比来分析泰国学生在汉语学习中产生偏误的原因。  关键词:汉语;泰语;词汇;语法;对比;偏误;分析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期刊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衔接这个术语的解释,并对其进行了分类,其中it、this、that为指示衔接代词。由于传统语法没有对it、this、that这三个指示代词的组篇功能进行解释,所以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经常会搞不清它们在篇章中的用法和对篇章理解的重要性,甚至经常会错用这三个词以致出现很多错误。本文将分别对这三个词的语法概念和在篇章中的用法进行简要的解释。  关键词:话语分析;衔接;衔接代词 
期刊
摘要:本文简单地阐述了文化在日常交际、习语、翻译和写作阅读方面对外语教学的作用,力图说明文化教育在外语教学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关键词:外语教学;文化差异;日常交际;习语;翻译;写作阅读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0-0-02    一、我国外语教学概况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外语教学也随之发生了很多的改革变化,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特别是
期刊
摘要:在大学英语学习中,扩大词汇量是每个学生所梦寐以求的事情。而英语词汇的基础是词根,掌握了一定量的词根有助于了解单词的构成和理解词义,进而更好地记忆词汇。本文就英语词根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作用,如何有意识地在教学之中增加词根教学,提高学生记忆单词的兴趣和效率,帮助学生打开英语语言这扇大门。  关键词:词根;词缀;规律性;大学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
期刊
摘要: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崛起,增强机械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尤其是阅读与写作的能力已势在必行。机械工程专业英语不同于普通英语,由此决定了它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应与普通英语有所区别,面对目前机械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对如何提高其教学质量进行了思考,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机械工程专业; 思考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
期刊
摘要:日语新闻标题具有修辞手段丰富、用词简洁明了的特点,加之种种标点符号的妙用,有效凸显了新闻标题的两大核心要素“简明”和“有魅力”。  关键词:新闻标题;修辞法;简称;标点符号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0-0-02    一、前言  新闻标题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起到提纲挈领、提要钩玄的作用。日语具有自身的语言特色,如动词后置,活
期刊
摘要:双语专业是目前高校开设专业中相对较年青的专业, 在如何搞好双语专业这个问题上, 还存在很多讨论和尝试。基础英语课程是双语专业中很重要的一门课程, 是对于学生夯实的英语基础至关重要的一门课程。如何更好地搞好双语专业基础英语课程教学,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这些问题对于日后更好的把双语专业办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中,笔者探讨了双语专业中基础英语课程的重要性,特殊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