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差

来源 :慈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urgul2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月末,北京乍暖还寒。南方的气候总要好些。选择这个淡季出游,一是不想凑热闹,二来机票、住宿打折,经济上也比较划算。
  女儿通过网络为我和老伴预订了三亚的酒店和一辆出租车,我们约两个妹妹一起飞了趟海南。这是退休赋闲后第一次“自由行”,望着烟波浩渺的大东海,置身“四季和风四季花”的宝岛,感触良多。
  30多年前刚到民政部工作,那时出差是个苦差事,要自己准备伙食费,换全国粮票。一年下基层调研一两个月,没有公款送礼,带些当地土特产回来要自己掏腰包购买,公差贴钱是常有的事,没有人心里感到有什么不舒服。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有一次跟随民政部优抚局常国良处长出差去大西北,我们的车子在宁夏六盘山下黄河故道迷了路。那天风沙弥漫,几乎对面不见人。直到午后一两点钟我们好不容易才在中卫县附近找到一家夫妻开的路边店。每人坐在长木凳上顶着不断袭来的风沙,吃一碗羊杂碎就一块胡饼,便算是一顿午餐。饭后,交了钱和粮票继续赶路。虽说苦点,但大家心里没有任何抱怨。听前辈讲,他们50年代下乡还要自己背行李呢,比起来我们似乎好多了。调研是职业,招待无所求。心里自然也没有什么落差和不平衡。
  90年代初,到《中国社会报》工作。下去采访开始有人接待,虽说大家对媒体比较重视,但比起掌握行政权力的机关还是要差一些。记得那是一次和报社一位同事出差去西南某省发生的一件事。入住后,过了晚饭时间也不见人影。心里还犯嘀咕:“就是不请我们吃饭,至少要见见面打个招呼吧。”过了一会儿,对口接待的一位省厅处长才赶过来,并连声表示歉意。仔细想来,人家公事公办也没什么欠你的。交谈中才知原委。原来,某部一个司的一个科级干部要从邻省赶来,厅里领导已派人到省界去接,等人到了之后再请我们一块吃饭。啊,原来如此。我嘴上没说,心里却感到很不平衡。“好歹我也是个副局级的副总编辑,难道还不如一个科级干部的地位?”显然,那个司对省厅的重要性要比我们大得多。我的同事听后愤愤不平,我们决定“罢宴”,到街上去吃过桥米线。来的处长左右为难,怕在领导那里不好交差,死活劝我们一定要去吃这顿饭。席间,我们没说一句话,心里并不痛快。这无疑是一种“心差”,当时的风气已开始渐变,如果还像第一次出差那样,谁的心里会有这些想法呢。人家不请你吃饭你闹心,人家接待“不周”你愤怒,这恰恰折射出由于风气变差、变坏,对人们心灵的侵蚀有多大!
  再后来,调到出版社工作,虽说也是堂堂正正的正局级事业单位,我这个当社长兼总编辑的,也不过是一介“书商”,面对生产商印刷厂,面对购买商新华书店,时时处处毕恭毕敬,凡事要求人,稍有不慎就要影响单位利润和职工利益。还哪有机会和条件挑剔人家接待不周和渴求人家宴请你呢。既任其职当适其俗,慢慢也就变得适应了。但在观念上似乎亦有所改变:“管它地位不地位,挣到钱,大家腰包鼓了,不一样扬眉吐气吗?”
  再再后来,到慈善机构的社团工作。虽说这是个无职无权单位,但总是要与各地的会员单位发生密切的关联与合作。尤其像我们这样全国性的慈善机构,它的一些大的项目和捐款总是要无偿地分拨给地方。由于感情加利益使然,合作单位在接待上势必显得很热情,并把它看作是“争取外援”的良机,时不时地还会送些小礼品、土特产,自己受之,似乎还感到心安理得。“世风尚如此,众浊我何清?”殊不知,此风不煞,长此下去势必脱离人民,思想演变,个别者甚至会滑向无可挽救的万丈深渊!
  这次海南行是我近30年来第8次入琼。与前7次相比大不相同。以前因全系公出,有人接待有人陪。那年月受对方邀请顺路看一眼当地人文自然景观,似乎很平常,没有人把它上纲到“公款旅游”的高度。何况也只是走马观花看一眼,并未主动提出什么特殊要求。什么亚龙湾、鹿回头早就没什么印象了。关键是“公务员该不该利用身份地位享有特殊权利,该不该无偿地花纳税人的钱为自己行方便”的观念淡薄了,消失了。
  这次旅游,纯属私人活动,是地地道道自己做主、自掏腰包的自由行。因为老伴和两个妹妹平时很少外出,从取票登机到入住酒店,从景点选择到安排食宿,“组织工作”几乎被我一个人包揽了。我既是领队,又是服务员、导游员兼司机。我们在三亚除了饱览令人倍感舒适惬意的海湾外,还沿着新修建的环岛高速路往返300公里去了趟难得一见的兴隆热带植物园!看到三亚、海南这些年的巨变,心中感到由衷的高兴。
  更感到欣慰的是:远离了官场世俗。不再把别人接来送往作为衡量自己身份地位的价值尺度。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本从民间生,何与民不同?不要总以为自己大小是个“官”,就端着架子,忘记了吃几碗干饭。美国总统下来回到自家庄园,不照样可以做农活吗?挑战锻炼了自我。虽说年近古稀,凡事亲历亲为,既有一种付出后的成就感,也是一种乐趣。在海南,朋友、同学和往日在职时的同事并不少,但一个都未见。看来似乎有些不近人情,实则少打扰两方便。打了招呼见见面,千里相逢,人家总要招待一番。这既添麻烦又占时间,莫不如“君子之交淡如水”,何况真情不在酒肉间。
  公私分明,本来就是我们党的好传统。风清气正,不仅是民所盼,更应成为官所为。这次旅行,心里特别踏实,硬气。仿佛又回到了几十年前平民原点,“心差”自然消失殆尽。因为普通百姓,他们从未获得也未想过有什么特权,用自己劳动收入去消费,才玩得痛快,活得干净!
其他文献
每一次恐慌,都有一群人撕开曙光  每一次悲伤,都有一群人点燃希望  每一次灾难,都有一群人逆流而上  挺过风雨的徜徉,就是明媚无比的霓裳  越过阴霾的冰凉,就是瑰丽无限的春光  迈过岁月的坎坷,就是浩瀚无际的芬芳  每个逆行者,都闪烁着大爱与担当  每个捐献者,都汇聚着温暖的光芒  每个坚守者,都充满着拼搏的力量  隔离病毒不隔爱,诗与远方心中悄悄藏  隔空擁抱情绵长,万众一心不畏病毒狂  隔山隔
白维君,辽宁省肿瘤医院内五科主任,一位气质文雅又热烈,既有女性细致温柔,又具男性果断干练的女医师。她从医30余年,在肺癌、乳腺癌、恶性淋巴瘤、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化疗、靶向治疗及综合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肿瘤急症及并发症如脑转移癌、骨转移癌、上腔静脉综合征、恶性胸、腹腔积液的处理上有特色。在骨髓抑制的预防及处理等方面,也有较深的造诣。  几十年来,白维君医生不但为数不清的患者解除了疾病的痛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从2016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标志着我国慈善事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慈善事业纳入法制的轨道,有法可依。充分体现我们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慈善事业的发展。把慈善事业做为依法治国的一个内容,也使慈善事业得到国家法律的支持和保护,这对于促进我国慈善事业健康的发展起到根本性的作用。  实施《慈善法》的关键在于“实施”。通过《慈善法》的宣传贯彻,根本的目的是让社会上有更多的人了解慈善、关
延安是闻名中外的中国革命圣地,1935-1948年是中共中央所在地,13年里,为改变中国历史培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延安更是一座具有传统慈善文化和现代慈善风尚的城市,自古就有乐善好施的美誉,传说唐朝年间,一位叫尸毗的云游高僧来延安修行,一日见一只饥饿欲绝的老鹰凌空而坠,气息奄奄。这位高僧大发慈悲,将自己的肌肤割舍给老鹰,老鹰得救了,这位老僧却仙化了。由此延安改名为“肤施”,成为施舍与奉献的象征。近些
首先感谢中华慈善总会常务理事、《慈善》杂志社执行主编、著名作家李玉林先生和中华慈善总会新闻办主任张欣女士在百忙中抽空来浦江参加会议,感谢他们站在全国的视角对浙江工作进行指导,这是对我们的鼓励和鞭策。  2017年6月份,省慈善总会在宁波、台州召开了全省“慈善文化进校园”现场会,各地参加会议后,认真贯彻会议精神,行动迅速,积极性很高,每个市都建立了示范县,从之前的11个示范县(市、区)到最终上报已经
慈善捐赠的行为和行动,不但要有主观愿望,总要具备一定的客观物质条件。而常怀一颗善良的心,却可以随时随地帮助他人,感化自己。  这是一个久远而令人难以忘却的真实故事。它发生在60年前东北的某个小村。  坐落在这块贫瘠土地上的小村有几十户人家。张姓这户人家的苏四姐40岁左右,高挑的个子,白白瘦瘦的,生活的艰辛,两颗门牙已过早“退役”,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老得多。她原本姓张,20岁出头时找了个丈夫姓苏,是
夜雨催春草木急  抖落冬尘拒寒衣  不谙人间冷暖事  清街孤巷麗影稀  粉黛桃花俏争艳  飞红枝前化为泥  只缘未到暖融日  万物复苏会有期  写于3月24月京城春雨中
作为一名评论作者,笔者一直坚持笔耕不辍,弘扬真善美,鞭挞丑恶俗,关注民生,呵护底层弱势群体,匡扶公平与正义,这便是我们这个群体著文最大的动力。  有时候母亲时常问我,你整日里都写些什么?母亲虽然不认识多少字,但有一颗秉持正义和心存本善的朴素心,正是继承了母亲的这些优良素质,才有了我这股为正能量传递而矢志不移的坚持。  “又在写啥?”母亲时常这么问,为了不让母亲担心,我通常以都是“好事”来答复母亲。
每天更新、目不暇接的凡人义举报道,令“善行浙江”网名声远播,竟至成为我与网友间的热点话题。  却也听到异议,报上披露,真正佩服的就是冒死拦火车避撞泥石流救下一车人的羊倌卢伟、捡到三十六万元完璧归还失主的保洁员胡玉兰等几位善人,“这才叫大善,难以超越。至于很多小善,难度不大,金额也不高”。  很清楚,诸如“七旬老人街头摔倒,环卫工人热心扶起”啦,“流浪汉露宿桥下,热心小伙送水送饭一周”“博野殘疾男子
那日,天气阴霾,从自己的心理工作室走回家,半个小时的路程,途中经过赖少其艺术馆的广场,有音乐声入耳,音响有些劣质,很多的杂音,犹如小蚊虫在耳边嗡嗡作响。歌曲是很老很老的《水手》,唱歌的男人显得声嘶力竭,感情却也真实质朴,而且歌曲不时被打断,夹杂着“谢谢”两字。还未走进人群,已经断定这是一个靠卖唱为生的男人。《水手》这首歌他倘若千万遍地唱着,代表的该是他自强不息的精神,不管怎样,人家也是通过唱歌来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