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书絮语

来源 :书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学书之初,宜以一家一帖为主,加强临摹,越像越好,待掌握扎实技能之后,再兼蓄其他碑帖,从中汲取养分,不断丰富、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和创作能力。
  2.继承传统和借鉴他人都是必需的,否则就是大傻瓜。但是,继承和借鉴只是上楼的梯子,或是登山的手杖,关键是要汲取精华,为我所用。
  3.马一浮先生指出:“说理须是无一句无来历,作诗须是无一字无来历,学书须是无一笔无来历,方能入雅。”这句话充分说明学习书法必须从古代经典碑帖入手,做到笔笔有来历,笔笔合法度,切实掌握古人的书写规则和结体特点,这样才能登入大雅之堂。
  4.学书要取法乎上,这是硬道理。古人也有高低优劣之分,但这不是自学者尤其是初学者所能明了的。黄山谷以早岁学宋初的周越为恨,沈尹默也为曾学黄自元而懊恼不已,所以学习书法取法不高会多走许多弯路。
  5.如果书法只讲法,就成了枯燥无味的“法书”。书法除了书写技巧外,重要的是表情达意,给人享受,也可以称为“情书”。我们要“情书”而不要“ 法书” , 但沒有“ 法书” 就写不好“情书”。
  6.读帖的根本目的不在于寻找程式化的制作方法,而在于通过读与临,总结前人创造艺术的规律。读帖能启发灵感的产生。读帖是临帖的前提,对临帖有益。
  7.学习书法,必须学会临帖,要临帖,首先要认真读帖。古人指出:“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这就是说临帖就要临得像,只有在像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去追求“遗貌取神”。要“拟之者贵似”,先必“察之者尚精”,对每一本帖、每一个字, 甚至每一个笔画,都要细心分析,反复观察其下笔、运笔、转折交代处,因为这些地方往往是至关重要之处。
  8.在书法的临摹与创作过程中,我们要善于自我判断,寻找自己的不足,然后不断纠正,这样才能不断进步,否则就是重复自己的错误。
  9.《荀子·修身》云:“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学习书法也是这样,只要坚守传统,夜以继日,精准临摹,假以时日,定有所成。
  10.“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书法是练出来的,只有精准临帖,取长补短,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
  11.学习书法的过程,就是学会纠正自己错误的过程。只有不断纠正自己的错误,才能不断向古人靠近。
  12.在创作过程中,我们应该上下左右进行观察,处理好上字与下字、左字与右字之间在大小、粗细、正欹、墨色的燥润等方面的关系。在创作前就应有所考虑,写上一个字时,下一个字就已经考虑好了。
  13.古人论书曰:“书之功夫,更在书外。”我认为应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做好书内功,即掌握书法的笔墨技法,这是根本。其中包括用笔、结体、创作技巧、书法理论水平、书法鉴赏能力等。这是古人在长期的书写实践中总结、积累的丰富经验和书写法则。二是求字外功,字外功即我们通常说的一个人的道德情操、思想境界、文化修养、才能业绩等。新时代的书法工作者应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把创作好作品作为立身之本,自觉坚守艺术理想,坚持守正创新,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进一步沉潜传统,砥砺琢磨,精益求精,深耕不辍,以对历史、对时代负责的精神,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大力彰显中华美学精神。
  14.在书写过程中,任何一个完整笔画的书写,都包含起、行、收三个阶段。笔画之间相关联,无论何种书体,每一个笔画的书写,从势的表现来看,规范而又到位的起笔都既可认为是每个笔画的开端,又可认为是上一个笔画收笔的延伸。
  15.古人说:“古之善书者,必先楷法,渐而至于行草,亦不离楷正。”“书法备于正书,溢而为行草。未能正书,而能行草,犹未尝庄语,而辄放言,无是道也。”这些都说明了学习书法必须从楷书入手的道理,但从字体发展来看,楷书并不是最早的字体,所以从篆、隶入手也是行之有效的一条路径。
  16.南朝书家王僧虔在《笔意赞》中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一件作品的高下,最终是以格调、气息来评判。格调、气息高古,则神采飞扬。而要达到这一境界,除了要取法经典外,还要书者具有高尚人格和深厚学养。
  17.《李璧墓志》书法峭劲,极似《张猛龙碑》,而又兼有《司马景和墓志铭》之纵逸。其运笔、结字变化丰富,为习北魏楷书极佳范本。要习得此碑精髓,须用心、用情、用功,发挥脑力、眼力、笔力作用,深挖细究,慢慢品鉴,悟其精神,假以时日,自可得其几分。
  18.看新闻,知道最近流行一个新名词:“夸夸团”。什么意思呢?有些高校,一些大学生拉了个微信群,谁进去,甭管遇到什么糟心事,都能得到安慰。大家争先恐后,把你的烦恼往好处“解读”,钱包丢了,成绩考砸了,错过机遇了……都不要紧,一会儿就让你看到乌云背后的金边儿,看到坏事儿背后的转机。无独有偶,还有一种“喷喷群”,任你再一帆风顺,一堆人上来挑毛病,一会儿就让你对高光时刻产生“不过如此”的自省……我想在学习书法过程中不妨将其作为一种好方法:当你停滞不前时,得到大家的鼓励,你会看到成绩和光明,增加学书的勇气,帮你渡过难关;当你春风得意时,有人及时给你浇一瓢冷水,使你冷静,对学书进行校正,对作品进行再检验,找出不足,及时调整,助你再发展、再提高。
  19.经常有人咨询,学楷书最好选择哪一家哪一体作为临摹范本,这个真没有固定模式,青菜萝卜,各有所好,谁都可以而且应当根据自己的兴趣去加以选择。任何法帖都有个性,你爱好什么,说明你的个性与其相近。法帖有形有神,有皮相有本质,只有喜欢它并且与它在精神上有共鸣的人才能深刻领会到它的精微之处,临摹时由表及里,做到遗形得神。而且,你喜欢它、理解它,临摹起来感觉舒服,心手相畅,进步也快,会越写越有劲儿。不过,柳体、欧体法度严谨,太完美了,有点美术化、程式化的倾向,不宜作初学范本。
  20.“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书法艺术贵在创新,但这种创新要在继承传统书道的前提下进行,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只有博采众家之长并熔于一炉,锻造出具有个性的艺术风格,方能争得一席之地。
  21.米芾说:“布置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变态贵形不贵苦,苦生怒,怒生怪,贵形不贵作,作入画,画入俗。”因此,要使书法艺术脱俗,无捷径可走,首先要学做人,做个有信仰、有品位、有格调的人;其次要学富,做个有学养的人;最后要以情为文,道法自然,返璞归真。这样才能创作出超凡脱俗的上乘之作。
  22.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心动,让人们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文艺的天性和天职就是发现美和创造美,通过对生活和人性的深度挖掘与全面观照,弘扬良知和播布道义,宣示真理和传播文明。古往今来,举凡能够被广泛接受和传诵的文艺作品,正是因为作品承载了真善美,使人们为之动容、动情、动心。
  23.呵护真善美、追求真善美是文艺工作者的道德使命。一段时间以来,一些江湖大师到处标榜自己为“王羲之第二”,胡涂乱抹,丑不忍睹。写一个“龙”字,把笔画无限拖长,凡此种种,叫人恶心。因此,我们必须抵制这些江湖行为,揭露他们的假恶丑,弘扬真善美。如果一个民族的文艺没有自己精神上的正能量作为基础、作为理想、作为照彻寒夜的火光,其人文精神内涵和思想艺术境界就要大打折扣。一切有良知、有责任感的艺术家,都应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意识和高度的担当精神,把美好的道德情感融入创作,用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展现大真大爱大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
  24.临摹书法,对初学者来说:一要专心。确定一本自己喜欢的名碑名帖后要反复钻研,如心猿意马、见异思迁,最后一定会一无所得。二要求像。不但点画像、结构像,精神风貌也要像,以乱真为极则,即有复印机的效果。三要勤奋。初学者手感没有形成,最易忘却,如果不坚持每天临写,则前功尽弃,事倍功半。因此,非持之以恒不可。明代董其昌有“少好书画,临摹真迹,至忘寝食”之说,清代何绍基“每碑临摹至百通或数十通,虽舟车旅舍,未尝偶间,至老尤勤”足以印证。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用血府逐瘀汤治疗中年妇女经前期紧张综合症的疗效和必要性。方法针对52例患者于月经前10d,给以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连用3个月。结果总有效率为94.2%,疗效显著。结论
氟烯草酸(戊酯)是由日本住友化学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开发的酞酰亚胺类除草剂,适用于防除大豆、玉米等作物的杂草。对大豆田中的一年生阔叶杂草具有很好的防除效果。对后茬作物没
林聪文,1985 年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2009 年本科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2012 年研究生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现为南京书画院专职画家、南京书画院青年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作品曾参加第十一届全国美展、中国精神—2016 百家金陵画展(中国画)、金陵文脉—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布拉迪斯拉发国际插图双年展、中国美术馆青年艺术家提名展、第二届江苏美术奖等展览
栏目主持人陈林推介词中国画品格的高下,与画家的综合学养关系密切。腹有诗书,胸储丘壑,挥笔落墨之际,清气自出腕底。孟哲有着比较开阔的视野、清晰的审美判断,画面选材广泛,
册页是中国画的一种传统形式,一册在手,置于案头,徐徐翻阅,如捧杯品茗,向来都是文朋画友间惬意交流的好物事。所以,从古至今,册页创作绵延不断,近代有齐璜的《可惜无声》《乙
初入己亥,有幸候选花甲,就琢磨着怎么来为自己纪念一下。“毕竟人生不满百”的多,凑够一个甲子,此生多半是唯此一回。正好沈伟兄来电话,顺口一说,想取个新号,不料音还未落,沈
近年来,笔者一直在思考有关中国花鸟画创作方面的一些问题,即如何在一幅花鸟画作品中既包含主题性又能够将个人情感、笔墨技巧及画面效果融合在一起,因此笔者也一直试图在这
目前黄钺山水画存世作品大约有20幅,但学界对其的系统整理、出版长期阙如。本文在研究黄钺生活背景的基础上,结合作品,从构图、笔墨等方面深入探讨黄钺师承及其山水画特点。
在潘玉良的艺术探索中,创作媒材和表现语言都在不断地更新,但有一种关于“理想世界”的题材是她长久表现的主题。这一题材始于她的青年时代,并贯穿其整个艺术生涯,在不同时期
唐人孙过庭在《书谱》中说:"扬雄谓,诗赋小道,壮夫不为。况复溺思毫厘,沦精翰墨者也夫。"在扬雄看来,写诗作赋为小道,有志的君子是不会去留意的。而在孙过庭看来,不仅诗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