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糖尿病“后备军”吗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s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类人组成糖尿病“后备军”
  任何人都有可能患糖尿病,但有些人更容易患糖尿病,这些人一般具有以下4种导致糖尿病的高危因素,我们称之为糖尿病高危人群。
  1.有糖调节受损史者几乎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都会经历一个“准糖尿病”阶段,这个阶段医学上称为糖调节受损。他们的特点是血糖已经高出了正常范围,但还没有达到糖尿病的标准。糖调节受损者是最重要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每年约有1.5%~10%的空腹血糖升高者进展为糖尿病患者。
  2.40岁以上者年龄大是糖尿病发病的高危因素,不管是否有遗传背景,也不管是否存在其他因素,高龄的人一定比低龄的人更容易患糖尿病。以往强调45岁以上要警惕糖尿病,现在由于糖尿病发病年龄提前,40岁以上就要警惕是否已在不知不觉中加入了糖尿病大军。
  3.超重、肥胖者肥胖可以引起糖尿病,特别是腹型肥胖(诊断标准为男性腰围大于90厘米,女性腰围大于85厘米)的人更容易患糖尿病。
  4.2型糖尿病者的一级亲属家族里有糖尿病患者的人都是糖尿病高危人群,患糖尿病的概率比普通人高,尤其是2型糖尿病者的一级亲属(父母、兄弟、姐妹、子女)。
  另外,有巨大儿(出生体重大于等于4千克)生产史、妊娠糖尿病史以及高血压、血脂异常、心脑血管疾病、严重精神病、长期接受抗抑郁症药物治疗等的患者,都属于糖尿病高危人群。
  
  7个措施阻断“后备军”“转正”
  糖尿病高危人群并不意味着注定将“转正”为糖尿病患者,采取健康管理、生活方式干预和定期检查等措施,可以消除某些高危因素,降低患病风险,阻止或延缓糖尿病的发生。
  1.定期检查40岁以上的人群,尤其是有糖调节受损史、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最好每3年进行一次糖耐量检查,了解自身的血糖状况。
  2.合理营养热量和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要根据身体需求来确定,摄入比例要适宜,食物种类要多样化,并尽量规律饮食,戒烟限酒。
  3.适当运动运动可以增强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血糖、调节血脂、降低血压、减轻体重。其原则是因人而异、量力而为、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4.保持正常体重缺乏体力活动和不健康饮食是超重和肥胖的重要危险因素,运动和生活方式干预能减少多达60%的患2型糖尿病的危险。也就是说,至少一半的2型糖尿病患者如果保持正常体重,将会免患糖尿病。
  5.心理减压精神紧张会使抗胰岛素的肾上腺素、甲状腺素等激素分泌增多,还会使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紊乱,引起内分泌失调。因此,糖尿病高危人群需要时时提醒自己减轻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
  6.适当使用药物有些糖调节受损的人仅仅依靠生活方式干预往往不能达到100%的预防2型糖尿病发生的目标,因而药物治疗可能会有所帮助。研究表明,二甲双胍、α-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和减肥药奥利司他等可以降低糖调节受损者发生糖尿病的危险。
  7.积极发现和治疗心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血脂和冠心病患者更容易患糖尿病,而且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往往会“狼狈为奸”,相互促进,所以及时发现并积极治疗心血管疾病有助于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其他文献
专家简介  黄流清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神经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上海市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解放军精神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医疗专长:擅长老年认知、睡眠和精神障碍的诊治。  专家时间:周二下午     问:我母亲昨天突然出现头昏、左侧手脚无力症状,邻居们有的说可能是“脑梗”,有的说可能是“中风”,还有人说可能是“脑溢血”。到了医院,医生的诊断是“脑中风”。我被搞糊涂了,这些病
生活实例  王阿婆年近70,身体硬朗,只是由于年轻时干重活,落下了腰腿痛的老毛病。早年,王阿婆去了不少医院,医生每次都开布洛芬等镇痛药,嘱咐王阿婆疼痛时服上几粒。由于这类镇痛药大多不需医生处方即可购得,因此,近年来王阿婆很少去医院就诊。一遇腰腿痛来袭时,她就服上几粒镇痛药,疼痛很快缓解。  一周前,王阿婆再次同往常一样服用了镇痛药,当晚,她便觉得腰酸难忍,小便色如浓茶,尿量也明显减少,急忙到医院检
作为一名从事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心内科医生,每年的11月~3月通常是我最忙碌的时候。特别是寒潮来袭、气温骤降之时,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会陡然增加。对我而言,每天连续做七八台介入手术,加班到深夜,已经是“家常便饭”。  去年年底,我在一天里接诊了两名急性心梗患者,其中一人非常年轻,才36岁,令我印象深刻。11月23日凌晨3时,医院的电话把我从睡梦中惊醒,二线值班医生在电话里通知我说,一名64岁的
瑜伽到底是什么  大众医学:人们听到众多关于瑜伽的观点,往往感觉雾里看花,容易产生误解,请问应该如何正确认识瑜伽?  宋光明:瑜伽目的是维持内心宁静  瑜伽并不仅仅是一项锻炼身体的运动,它包括了从体位、清洁、呼吸、冥想到日常行为、思想等各个层面。简单来说,瑜伽是一种生活方式,其核心是通过身体和精神等方面的锻炼,控制情绪,保持心理平静。  陈世益:只要是科学的运动,就对身体有益  瑜伽起源于古代印度
学生考试漏题,上班族不用便利贴就记不住事儿,老年人出门了还要返回来看看门到底锁了没有……这就是所谓的“丢三落四”吧。是大脑瞬间“锈”住了?还是大脑未充分锻炼,功能不如人?或者是大脑神经在发生着悄悄的衰退,确实记不住事?这些都有可能。记忆障碍或记忆力受损与大脑神经系统受损有关。大脑神经受损阻碍了大脑一系列功能的正常发挥,如获取(学习)、储存(整合和记录稳定和不稳定记忆信息)以及回忆(读取神经系统中储
人到中年,健康倒退不容忽视    50岁,是古人口中知天命的年龄,对我们的身体来说更像是健康的分水岭。虽然生活蒸蒸日上,不断向前,但健康却开始快速倒退。    50岁以上的人,身体不再像过去那样健康结实,抵抗力开始快速地走下坡路,经常生病感冒;精力大不如从前,没爬几个台阶就开始气喘吁吁;衰老的速度加快,经常出现腰酸背疼。而且,高血压、骨质疏松、白内障等各种慢性疾病也纷纷找上门来, 身体的各项机能都
以往,人们认为老年斑充其量只是损害皮肤表面,影响容颜。现代研究发现,堆积在人体细胞与皮肤组织上的过氧化物,除形成看得见的老年斑外,还有看不见的沉积在心脏,大脑、肝脏、肾脏、血管壁等器官与组织中的“老年斑”,更会导致多种顽症痼疾。  老年斑是机体衰老的一种先兆  步入老年期或身体极度透支后,脸上、手背、上肢和躯干等部位会逐渐出现许多大小不一的黑褐色斑点(片),是由脂褐质色素构成,医学上称为脂溢性角化
2009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京联合举办首届“国医大师”表彰暨座谈会,30位从事中医临床工作的老专家获得了“国医大师”荣誉称号。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部门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国家级中医大师,92岁的朱良春获此殊荣。  当代中医界很多人都知道“朱良春现象”,这是卫生部中日友好醫院史载祥教授提出来的。他曾经跟随朱良春先生工作多年,目睹朱老不凡的学术成就, 深有体会
今年的5月6日是农历中的立夏节气,此时“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礼记·月令》篇解释“立夏”曰:“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说明在此时节,天气渐暖、温度升高、雨水增多,青蛙开始聒噪着夏日的来临,蚯蚓也忙着帮农民们翻松泥土,乡间田埂的野菜也都争相出土、日日攀长。  按照中医的“五行”学说,夏季心阳最旺,需关注心脏保养。在春夏之交要顺应天气的变化,情宜开怀,安闲自乐
鲜百合or百合干?大百合or小百合?百合鳞or百合籽?    百合为百合科百合属植物百合的肉质鳞叶,是传统的药食两用佳品,品种繁多、口味各异。全世界百合有百余种,中国有六十多品种,分别有一年生、两年生、多年生等不同生长期。我国优良品种有甘肃兰州百合、江苏宜兴百合、浙江杜百合、安徽的宣百合、湖南麝香百合,全国各地都有出产的百花百合和细叶百合(又称线叶百合)等。以个大、肉厚、质坚、色白、粉性足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