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找到这样的自己

来源 :视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_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我出生在河南一个三乡交界的小村庄。从我们家到村里的小学,有三里地。
  20世纪80年代,我读小学时,村里普遍贫穷落后,满眼都是低矮的砖瓦房,家家都是木门、木窗、破院子。
  对于我们这些除了去乡里赶集,连城里都没有去过的小孩来说,能吃饱饭、穿暖衣、有书读,就觉得人生已然抵达高光时刻。所以,在整个小学阶段,我没有一点儿贫富观念和心理落差。
  我穿的确良衣服,别人也穿的确良衣服;我穿方口布鞋,别人也穿方口布鞋;我吃馒头就咸菜,别人也吃这两样;我放学回来就跑到沟边、河边,给牛和猪割草,别人跑得比我还快,割的草比我割的还多;我背着我妈给我用花布条在缝纫机上做的荷叶书包,别人也背着他们的妈妈用碎布条做的五彩斑斓的布兜;我早晚自习用我爸给我做的煤油灯,两只鼻孔都被熏得黑乎乎的,别人一个个也都被熏成大花脸……没有分别,就没有羞耻;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那时候,我和小伙伴迈着大步穿梭于村头、田间、河沟、坟场和学校,盲目自信地认为,全世界都和我们村一样,全世界最有文化的人大概就和我们村的小学校长差不多,全世界最有钱的人肯定是乡供销社社长。
  但这种井底之蛙般的愚昧无知,很快就随着我们行走半径的扩大,被击得粉碎。

2


  12岁时,我到乡里的中学读书。
  乡里的孩子,绝大部分和我一样,来自多子女的家庭,父母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他们穿着姐姐或哥哥的旧衣裳,用香皂洗脸,用洗衣粉洗头发,用搪瓷缸子吃饭,蹲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吃着食堂里因用碱过量而满是黄斑的大馒头。
  只有极少部分同学,和我们不同。
  这极少部分同学,来自镇上,父母要么是乡政府的工作人员,要么是乡派出所的警察,要么是学校的老师。
  我记得,我当时的同桌,是我们学校电工的女儿。
  她长得漂亮,性格开朗,对我也好。我初中第一次来例假时,根本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发现时裤子已经弄脏了,我吓得想哭。她果断地把自己的外套脱下来,系在我的腰上,然后挽着我的胳膊陪我去厕所。
  但她对我的好,并没有换来我对她的不设防。她越对我好,就越让我在与她的比较中,发现自己不够好。尤其是,当她告诉我,洗脸要用洗面奶,洗头发要用洗发膏时,我更觉得她和我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
  如今想来,她不过是说出自己的日常生活,我却认定她在嘲笑我的粗鄙。
  所以,那时和我玩得最好的女同学,仍然都是来自农村的孩子。我们天性相通,惺惺相惜,心心相印。我们在气味极重的厕所门口的路灯下挑灯夜读,睡在老鼠到处乱窜的大通铺上,吃着从家里拿来的辣椒酱和芝麻盐,周末的下午骑着锈迹斑斑的二八自行车,有说有笑地沿着乡间的小路,回到十多里外的家。
  大概从那时起,我就深谙一个道理:我们虽然对异类充满好奇,但只会在同类面前感到放松。

3


  15岁时,我去了我们县最好的高中。
  我第一次在学校的小食堂里,吃到了热干面、馄饨和米线。我也是第一次知道,在馒头和青菜面条之外,这世上原来还有那么多好吃的东西,它们都被称作“食物”。我甚至也是第一次知道,世界上真有红绿灯这种东西。“绿灯行,红灯停,黄灯亮了等一等”,原来是城市交通的基本规则,而不仅仅出现在儿歌里。
  高中时,班里不少同学,家都在县城,父母是各行各业的职工。如今看来,他们也是穷人家的孩子,但在当时,被我们这些农村的孩子,称为“城里的”。
  我上高中时的几个同桌,都是城里的。她们穿着好看的裙子,身上带着好闻的香味,做事总是不慌不忙,有条有理。
  其中有一个同桌,对我特别好,她总爱从家里拿来苹果、火腿肠、巧克力这些东西给我吃。“我妈说,再不吃就過期了,我吃不完,我妈以后就不给我买了,你帮我吃点。”她眼睛笑成月牙儿,温柔地说。
  那是我第一次吃巧克力,觉得巧克力有点儿苦。这苦,更像一个除了学习什么都不知道的女孩内心的拧巴和苦涩。我不知道如何排解这种拧巴和苦涩,就想当然地认为,是我那温柔的女同桌带给我的。我一边接受着她的恩惠,一边又在她面前伪装得特别自负。
  多年后,我大学毕业,在外工作多年,回到故乡,和她相逢。她留在了县城,在父母身边工作。谈及旧事,我提到她总是给我带好吃的。她笑着说:“你知道吗?当时你就有1.63米那么高了,但瘦骨嶙峋的,肩胛骨的骨头翘得很高。你学习那么用功,我真怕你因为营养不良而晕倒……”
  那一刻,县城十字路口的车流和人流快速后退,唯有她圆圆的笑脸,在我模糊的记忆里,幻化成几个人,又重叠成一人。
  她一直都那么好。只是很多年后,我才知道。

4


  高中毕业后,我考上了大学,背着编织袋,坐上绿皮火车,逃离了贫困的故乡。
  我们宿舍里一共有7个姑娘,其中两个来自城市,5个来自农村。来自城市的两个,都是独生女。她们每次被父母开车送到学校时,都会带整箱的零食,和我们分享。睡在我下铺的那个姑娘,长得温柔可爱。她会给我们讲她父母的爱情故事,也会和我们讲她跟随军医父亲几次转学的心路历程,以及她暗恋过的男孩。她毫无保留的分享,让睡在上铺的我,在震撼之中,体会到一种叫“坦荡”的力量。那是为了掩盖自卑故作高傲,为了遮掩贫困故作冷漠,为了证明优秀而活在分裂中的我,所不曾拥有的力量。那是一个长期生活在宽松环境里的孩子,在父母温柔平和的爱里,对自我深度接纳后,所拥有的对周围信赖的力量。
  第一次,我想成为她那样的人,想拥有她那样的力量。我想做一个可以真诚地向别人打开自己,准确地说出内心的想法,与自己的缺点和忧伤坦然相处的姑娘。
  我知道,那是另一个世界的一些孩子天然就拥有的东西。出生于这个世界的我,必须从苦涩和拧巴、自卑和孤傲、分裂和对抗里挣脱出来,才能向那个世界,一步步靠近。

5


  大学毕业后,我留在城市工作,如父辈所期许的那样,吃上了公家的饭,成了城里人。然后,我嫁给一个在城里长大的男人,生了一个城里的孩子。
  但多少个锅碗瓢盆叮当作响的日子里,我看到我的“咸鱼”老公,悠闲地躺在沙发上看电视,温和地给我们家的鹦鹉投食,哼着小曲儿给阳台上的花草浇水。
  而我那明显继承了他爸“咸鱼”体质的孩子,吃着零食,打着游戏,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无论如何也不想再多看一页课本,风风火火地约上一帮“熊孩子”,没心没肺地在小区里疯玩。只有我像一个停不下来的陀螺,又是读书考证,又是打扫卫生,又是做饭洗衣,一刻也不允许自己闲下来。
  因看不惯老公和孩子的悠闲,我忍不住一次次抱怨发脾气时,一股悲凉之情涌上心头:贫穷刻在我骨子里的不安全感,和必须努力奋斗以证明自己有用的焦虑感,从来就不曾远离我。这是一个出身于贫寒家庭的孩子心中的魔咒,哪怕我已经在城市扎根很多年。
  也就是在那一刻,我忽然羡慕我的老公和孩子:他们对生活如此满意,对当下如此满足,对自我如此接纳,对一切如此温柔平和;他们极少和人比较,也从不忌妒他人,他们不是活在目标和执念里,而是活在当下。
  我问自己:不断破局的我和坦然随和的他们,孰优孰劣?思来想去,我最终不得不承认:没有优劣高低,我们生而不同。我不是他们,他们也不是我。我所经历的是他们未曾经历的,他们所拥有的我也未曾有共鸣。我不必拿自己的标准苛责他们,他们也从未拿自己的那套否定我。
  不同的出身,造成不同的经历;不同的经历,带来不同的感受;不同的感受,形成不同的见识;不同的见识,指导不同的行动。尊重这种不同,或许是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的和解之道。
  我从乡村来到城市,从贫穷走向富足,从自卑走向自信,最终的使命,不就是为了找到那个终于知道“他人不同于我,世界参差不齐”的自己吗?
  为了找到这样的自己,我竟然用了三十多年。
  (层林染摘自微信公众号“闲时花开”)
其他文献
1988年2月,张枣在成都。(肖全/摄)  1984年深秋的一个黄昏,张枣去找好友柏桦,过“谈话节”。两人将见面比作节日,一则见面不易,当时张枣在四川外国语学院读书,住在重庆市沙坪坝区歌乐山下,柏桦任教于西南农业大学,位于市郊北碚,两地相隔三四十公里,跋涉不易,常常个把月才能见上一面,每次见面都弥足珍贵;二则两人心灵相通,因诗歌结下友谊,一旦交锋便停不下来,从黑夜到黎明,用张枣的话说,“每次都要说
2019年11月22日,胡歌在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厦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本刊记者 侯欣颖 / 摄)  不得不承认,娱乐圈是个遍布蝴蝶效应的地方,命运转折可能就从一次偶遇开始。  闫妮初遇胡歌是在2010年,一个慈善活动的舞台上。当时,同台的刘诗诗被主持人问住了,胡歌接过话筒,很绅士地帮忙解了围。“所以我觉得他挺不错的,关键时候能顶上。”闫妮说,“走时还跟他打了一个招呼,小胡再见,他说‘啊,再见
我们是同乘一艘渡轮的两个陌生人。  我们斜靠在船舷上,肩并着肩,观赏非洲水天相接的奇景,我瞥了一眼她的侧影。  她是肯尼亚人,漂亮的黑色肌肤,头上围着色彩明艳的肯加布,赤足;我是美国人,白皮肤,穿一条蓝色牛仔裤,着网球鞋。我们的目光短暂相会,随即看向别处。因为我们都习惯于退回自己那分隔、辽远的世界,对彼此的戒备,似乎是我们唯一的共同点。  船突然摇晃了一下,一个浪头冲上甲板,我们顿时淋透。惊讶的我
到了90岁,艾格尼丝依然闲不住,把全村的房子都“折腾”了一遍。她是名普通工人,30年前退休后,重拾年輕时的爱好——画画。有天她出门,突然灵光一闪:村里那么多白房子就是现成的画布呀,为什么不在墙上画呢?于是,每年春末夏初,她就会拎着一桶蓝色颜料,带上画笔和调色板,将花卉图案一笔一笔画在墙上。一年年过去,艾格尼丝把村里的房子变成了艺术品。但她挺谦虚,觉得自己只是装点了村庄,也让退休的日子多了些乐趣。
腐败被越南视为“国难”,但多年来,越南的反腐成效并不明显——越南在德国“透明国际”组织中的“清廉指数”得分一直较低,属于贪污腐败比较严重的国家。2016年越共十二大后,越南加大了反腐力度。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胡志明市委书记丁罗升就是在此背景下落马的。造成数万亿越盾重大经济损失2018年1月8日,越南河内人民法院开庭审理越南国家石油和天然气集团及其分公司腐败案。图为越共中央政治局原委员、胡志明市原市
“过去一年,我在大剧院看了10多场世界著名乐团的经典演出,每次买的都是百元左右的门票。”说这话的高鼻子蓝眼睛来自德国,如今工作、居住在上海。他喜欢上海的美食,经常逛“新天地”、“田子坊”,有时与朋友骑着自行车在西区梧桐树掩映下的小路甚至弄堂游玩,让他倍感惊喜和不可思议的是,自2013年12月起至2014年9月的“走进大剧院——汉唐文化国际音乐年”系列演出,美妙极了,这是他热爱上海的理由之一。  随
战国时期,政治风云变幻莫测,这其中,各国的变法始终是最强音——魏国李悝、楚国吴起、韩国申不害、秦国商鞅都在国君支持下力行变法。若论效果,只有商鞅的变法影响深远。它不但为秦国奠定了一统天下的政治基础,更影响了后世两千多年的中国社会。谭嗣同有言:“两千年政治,秦政也。”毛泽东亦曾说,“百代皆行秦政制”,所谓“秦政”,指的就是商鞅变法后的新政。两次变法,立竿见影  商鞅本名卫鞅,出自卫国公室,最初在魏相
王昭君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经典的形象是:头戴银狐冠,身披红斗篷,怀抱一只琵琶,孤身站在草原上。传说中她远嫁塞外时,拨动琴弦,一首琵琶曲寄托了浓浓的乡愁,南飞的大雁听到那凄婉的琴声,望着那惊艳的女子,竟然忘记扇动翅膀,扑落于平沙之上。“落雁”,就此成了王昭君的雅称。王昭君因为“胡汉和亲,边塞安宁”的壮举,成为文人骚客竞相描写的对象,历史上以她为题材的诗词多达700余首,与之有关的小说、民间故事
2018年4月,陈佳洱在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接受本刊采访。(本刊记者 侯欣颖 /摄)  收到采访函的第二天,陈佳洱就给《环球人物》记者打来电话,干脆利落地约定了采访的时间和地点。挂掉电话后,他还是不太放心,写了封邮件,把具体细节再列一遍发过来。邮件的落款是:“即颂时祺!佳洱。”他没有秘书,没有助手,全部工作一个人搞定。  效率这样高,一是出于习惯,二是因为年纪。陈佳洱今年84岁,身体很硬朗,记忆力却有
美国电视剧《美眉校探》自2004年首播以来,一直广受欢迎。10年来,其女主角克里斯汀·贝尔(下文称贝尔)一直想把它翻拍成电影,却苦于没有足够的资金。贝尔说:“多年以来,演员、粉丝以及制作人们都想把这部老电视剧拍成电影,但我们就是没有钱。”抱着试一试的心理,2012年,贝尔将自己的融资设想放到了众筹网站Kickstarter上。为了得到捐款,她承诺将给投资人一些奖励,如一部价值35美元的电影拷贝、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