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我们该怎样阅读?

来源 :北京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psj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媒体时代,席卷而来的信息呈现爆炸式传播。如今在中国大陆,人们似乎都被手机绑架了,家里家外、大街小巷、商场剧院、候车室候机楼、甚至餐厅厕所……随处都是捧着手机的低头族,人们似乎像海绵一样如饥似渴地汲取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却很难像以前一样见到捧书阅读的读者。以致数年前就有一位旅居上海的印度工程师写信给中国的一家报纸替中国人忧虑——为什么中国人都在打电话或玩手机,而没有人看书?这位印度工程师说:“当然,我知道中国人并不是不读——很多年轻人几乎是每10分钟就刷一次微博或微信,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但微博和微信的太过流行也让我擔心,它们会不会塑造出只能阅读片段信息、只会使用网络语言的下一代?”这位印度工程师还说:“或许我们对于一个经济还在迅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不应过分苛责——过于忙碌是压力所迫,并不是一种过错。但我只是忧虑,如果就此疏远了灵魂,未来的中国可能会为此付出代价。”
   ——这位外国人提出的忧虑振聋发聩,也发人深省。的确,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改变着中国人的生活和阅读方式。然而对真正的读者来说,这到底是利还是弊?您对碎片阅读和深度阅读有何体会、怎么评价?面对快节奏的生活和席卷而来的海量信息,您是如何应对、又是如何计划并安排自己的阅读的?——请您拿起笔来,写出您的阅读经历和感受,让读者分享您的经历和经验。我刊从2019年第1期起开辟专版,举办“新媒体时代,我们该怎样阅读”征文,每期择优刊登优秀来稿,字数以2000字以内为宜,请在投寄的邮件主题或纸质信封上标注“怎样阅读征文”字样。来稿一经刊登,将按高标准支付稿酬,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电子稿请投寄:bjwxjcyd@vip.sina.com
  纸质投稿请寄:(100031)北京前门西大街97号《北京文学》编辑部
  《北京文学》编辑部
其他文献
1  梭罗在谈到一些至极的美好时,多次这样形容:“像黎明一样美好。”  150年之后,在羊狮慕大峡谷,一个春雨之夜,听闻此言,我心尖儿起了颤动。  心灵和心灵的相契之好,莫过于越过漫漫时空,有人于无言的交谈之后,冲着对方莞尔作笑。  是的,梭罗,我听懂了他。  羊狮慕地属湘赣边的武功山脉,海拔1700多米,全长约4公里,因深度大于宽度得名。  在远古,这里曾经是一片海域。  大峡谷的存在,向世人诠
这是一位失独母亲的悲伤故事,作者怀着无比的同情,以痛切深沉的笔触讲述闺蜜清华毕业的儿子康汇云因感冒发烧入院治疗不幸身亡的悲痛经历,对医院过度使用抗生素的行为进行深入细致的回顾与质疑,对独生子女政策及当今中国医疗体制进行了尖锐的诘问与反思,读来令人动容、振聋发聩。  前世,我频频回眸,  挥别的手帕,  飘成一朵云,  多少相思,多少离愁,  终成一道水痕,  送我远走。  ——席慕蓉   前世,我
小时候我问母亲:“星星是什么?”母亲说:“死去的人都变成星星。”如今,我常常在寂静的夜晚仰望星空。  父母在,世态再炎凉总有一处温暖;父母不在,我们就只剩下永远的坚强。  母亲病倒的前一个周末,我回了一趟乡下的家。当时,她虽然行动不够利索,但还是正常的生命状态。母亲知道我最喜欢吃芋头,临离家时,她带我到菜地里挖了满满一袋子的芋头。看着她颤颤巍巍的身子、摇摇晃晃的步履,我不禁想起儿时记忆里的她的模样
本期主持 朱双娣   主持人语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读是一种心灵的旅行,旅行也是一种别样的阅读。旅行时,我们不仅可以欣赏沿途的风景,愉悦心情,还可以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开阔眼界,增長见识,甚至在旅途中对世界和人生产生新的感悟。   本单元所选的课文均是游记。这些文章有的描摹黄河、长江的美丽风光,有的吟咏奇妙的边陲古镇,有的书写异国风情......这些文质兼美的游记,不仅描绘了充满魅力的风
这几篇小说我是在一个讨论会开始的时候抓时间看的。一口气看完了,脱口说:“好!”   这是非常真实的生活。这种生活是荒谬的,但又是真实的。曹乃谦说:“我写的都是真事儿。”我相信。荒谬得可信。   这是苦寒、封闭、吃莜面的雁北农村的生活。只有这样的地方,才有这样的生活。这样的苦寒,形成人的价值观念,明明白白,毫无遮掩的价值观念。“人家少要一千块,就顶把个女儿白给了咱儿”,黑旦就同意把老婆送到亲家家里“
独白者在   世间有千万条路,每条路上都有许多的同路人,走在这样的路上,人们可以结伴同行,可以相互问路。花香鸟语彼此可以分享,风霜雨雪彼此可以搀扶。但是世间还有一条小路,这条路就在人群中隐藏。这条路偏僻而崎岖,这条路唯有寻找者独自行走。   这条路是一种境遇、一种逻辑、一种缺失,甚至是一句话的叙述方式。我在这条路上独自行走,你也在,其实每个人都在,但我们却老死不相往来。   我要虔诚而勇敢地
这是一个带有鲜明时代色彩和政治印记的父亲形象,是建国初期一代共产党干部为党和国家忘我奋斗的缩影,洋溢着理想主义的纯真与情怀,读来生动真切。农村孟铃娘敢恨敢爱的形象也让人过目难忘。相信小说能一定程度唤起一代人的情感记忆,值得一读。1  父亲是1954年冬来到张家口的。一个安徽人听说张家口酷寒,找到师里管分配的老乡疏通,改派到了密云。父亲认为这个人怕艰苦,他表达不满的方式是以更坚定的语气表示愿意去张家
打开一本相册  时光就会倒流  爱如潮水  汩汩涌来  孩子啊,多少年才能修得母子的缘分  我们本是一个人  继而分成两个心跳  怀你的时候,我就动用了乐音  动用了七彩霞光  还未出生我就为你预订了远方  《0到6岁小太阳》是我为你订的第一本书  你的嘴巧,第一声喊的是妈妈  十一个月你稚嫩的双足学习开步  一歪一扭  述说对这个世界陌生的新奇和向往  孩子啊!我那时  只愿你的前方全是鲜花和掌
(创意装饰画)  作者 陈槾桢  学校 江苏省海门市城北初级中学  指導教师 施莉霞
在塞尔维亚的日程很紧,但邵滨鸿还是挤出两个小时,去办一件“私事”。她是《国际经济评论》杂志的执行主编,也是我们这个小型采访团的领队兼翻译。刚组团时我开玩笑说,“干吗叫领队,团长。”大家都笑着同意,时不时就喊她邵团。   “你俩去不去?”邵团问我和阎琦女士。   阎琦是《三联生活周刊》的资深编辑,被我戏称为副团长享受正团长待遇。   “去。”阎副团说。   “去。”我也说。   黄昏贝尔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