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来源 :西部交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inv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实现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高掺量、低温度条件下的再生利用,文章在RAP沥青及集料性能分析的基础上,利用3G温拌剂及芳烃油配制温再生剂,分析再生沥青黏温曲线特性及再生沥青混合料空隙率的变化情况,确定拌和、压实温度,对RAP掺量分别为50%、60%和70%的再生沥青混合料进行车辙试验、小梁弯曲试验及冻融劈裂试验,评价其路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再生剂掺量为8%时,最低拌和及压实温度分别为140℃和118℃;当RAP掺量增加时,再生后的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增强,低温稳定性及水稳定性降低;当RAP掺量为50%
其他文献
为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推迟大修时间,各种预防性养护措施应运而生。文章结合预防性养护CAP再生抗滑封层技术在柳州北环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应用实践,通过分析CAP技术的作用机理、施工工艺,并通过不同预防性养护措施的质量经济效益对比分析,得出CAP再生抗滑封层技术是一种质量可靠、经济、适用性高的预防性养护措施。
为了提升泡沫轻质土配制质量,文章围绕轻质土的流动性、微观结构以及力学特性三个方面展开实验研究,探讨水泥浆粉水比(P/W)与屈服应力、动力黏度、孔径分布和抗压强度之间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粉水比从1.4增加到2.0时,轻质土砂浆的屈服应力增大,屈服应力的增幅达4.8倍;50%孔径分布则由0~150μm范围扩大至0~300μm;28d抗压强度增幅为2.7倍。同时,随着粉水比的增加,浆体内部拌和物的流动参数变大,孔结构范围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