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原汁原味或创新创意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139207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7)13-0153-01
  在央视综艺《叮咯咙咚呛》中,李谷一和尚雯婕就非遗“渔鼓道情”的改编产生了不同的看法,我们可以看出引起这场争论的原因有两点,其一,李谷一认为尚雯婕的改编不该用法语唱,其二,不是原调唱的。从她们不同的立场来看,李谷一强调的是原汁原味和非遗腔调的一种标准化。而尚雯婕考虑到的是这首歌所面对的受众,以及她根据自身的经历和所长进行的这项创新活动。
  语言之言:吃包子还是汉堡?
  首先从语言来说,李谷一提出 “我今天吃了面包,或者汉堡包、炸鸡,我们就不要吃馒头,不要吃饺子”,实际上,艺术和吃饭不一样,语言和食物也不一样,而每个人吃的食物也不一样。一般人可以吃了汉堡继续吃饺子,吃完饺子包子之后又去吃炸鸡汉堡,这并不冲突,这样的类比推论既不可靠也不真实,所以李谷一的比喻是不恰当的。对于艺术来说也是这样,并不是说用了法语就不能用汉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经典的日文歌、西班牙文歌、英文歌,都会掺杂其他语言,多语种处理得好,并不妨碍艺术的表达,反而可能会是另一种饶有趣味。
  从语言的歌词部分来说,真正理解一首音乐作品,特别是理解一首他国音乐的时候,对歌词的理解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若我们对音乐的理解,对英文歌、韩语歌等,太看重对歌词的理解,就缺少了对韵律的乐趣体验,从这个角度来说,李谷一所强调的法语问题就不那么重要了。不管何种语言,只要其音乐的韵律能感人至深,何尝不是一种交流或者传播。
  而且从文化传播的角度去看,尚雯婕用法语演绎和改编的“渔鼓道情”的确也可以降低文化折扣所产生的影响,也算是有创意的一次实践。尚雯婕用法语改编的“渔鼓道情”,将《夜之缪斯》和《要荆州》结合起来是一个很值得鼓励的尝试,但创新和改编的重点和目的不应该是让法国人听懂这首歌的歌词,而是让他们能欣赏这首歌的旋律,真正被这首歌所打动。就当今来说,哪国人在哪国舞台一定要用哪国语言唱歌,这样就代表宣扬了哪国文化,这在当下,已经不是一个很时髦的观点了。另外,李谷一的点评并没从我们所想的观众层面比如表演、创作的方面来评价,而是一直从民族自信的角度。显然忽视了在如今信息时代社会下,文化传播的新媒介、受众的新观念和创新结合传统的趋势等方面。李谷一老师可能会觉得要保持原汁原味就要保持这种韵律唱词,才是好的传承,那这么说的话,又如何解释花鼓戏版的《rolling in the deep》,其在各大网络媒体上也着实火了一把,同样是用英文唱,与尚雯婕的改编到有异曲同工之处。从受众对传统文化“新潮化”的喜爱上来看,固定地只用原调原味唱,可能不会有吸引眼球的效果,更不用说传播与交流。
  腔调之调:原始的是否代表了标准
  其次从腔调来说,对于任何一种古老的传统的艺术形式,渔鼓道情也不例外,它们总是需要一个积累、渐进和继承的过程。那些看上去更像是“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同样是通过特定族群努力,在漫長的岁月中经历改造、演化、更新和发展的结果。这也正好解释了前面在提到跨国界传播音乐时,不那么注重歌词,而重在体验韵律的问题了。类似渔鼓道情这样的地方戏曲,以说唱和傳扬故事为主,其说唱的调并不是一个标准化的存在,所以一味追求肯定的原样唱调,是不大可能的。这点可以回到节目中去看,尚雯婕有提到,非遗传承人所唱的《要荆州》,每唱一次,调都不一样,其实要学到原汁原味很难。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变革,我们现在没有以前那种生活环境,音乐的多元化和丰富性也越发着影响着我们,所以即使学了,我们很难体会到那种原汁原味。对于无数的尚雯婕来说,学习一种非遗腔调真的很难,不是下苦功夫就一定能学会的。从这个角度看,实际上李谷一也有他的考虑深远之处,可能只是用错了力或者说用错了方向。文化总是在特定的语境才有价值,对于学艺人来说,如果理解不了特定艺术的语境,自然也会很难体会艺术所真正表达的情感和内涵。
  创新之意:艺术贵在独创
  最后,当谈及传统艺术的传承与传播时,总离不开“艺术贵在独创,文化需要创新”这样的概念。央视的《叮咯咙咚呛》节目定位就在于将非遗文化与现代歌曲相结合。节目的要求既为以全新的方式呈现,创新和创造性的活动在歌手改编的过程中就成为一种必要。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尚雯婕的改编是合理的,在这样一个舞台上,大家都只是换种方式去演绎传统,而尚雯婕自己选择传承的是传统作品的意境,本身是一种颠覆性创新,所谓经典,肯定存在可复制可颠覆的性质,我想这点是不容质疑的。不管尚雯婕唱的好不好,但至少有胆量做出新的,从文化创新的角度应给予支持。
  总的来说,尚雯婕和李谷一实际上是从不同的出发点对这件事做了不同的解读,文化创意产业是从传统中发现流行,以传统追求流行,用传统打造流行的一个过程。“我们在腔调本土化,腔调特色,腔调原汁原味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一点--我们的受众是谁?”,对于李谷一来说,他有丰富的从艺经验,有深厚的艺术功底,他有能力传授年轻人自己对于艺术的理解,但是他没有考虑到艺术跨文化传播的复杂性。对于尚雯婕来说,她懂艺术,懂传播,然而,毕竟还是因为年纪、艺术积淀等劣势,对于民族文化的复杂性,对于老艺术家的经验和支持,理解的还不够深入。但是,这并不妨碍她所做努力的重要价值,我们的传统艺术,需要无数尚雯婕这样敢于尝试、敢于改编的的艺术家。正是不断的创作和创新,正是新作品的不断涌现,也正是这些艺术形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喜爱,濒临灭亡的非遗,才真正有可能走向复苏,获得新生。
其他文献
摘 要: 幼儿教育一直是国家关注的启蒙教育,也是幼儿未来发展和成长的第一道关卡。教师怎样提升幼儿在数学课堂的学习效率就成为当下幼师必须面临的问题。而案例教学就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手段,通过这种教学策略可以让数学课堂变得更富有活力。本文先阐述案例教学的作用意义,之后分别就选择案例的要求、创建课堂的氛围、调动学生参与教学以及师生互动几个方面进行探析,以此希望教师可以运用案例教学全面的提升幼儿数学课堂教学质
期刊
摘 要: 后勤工作是幼儿园管理的重要分支,是学校安全高效运行的基本保障。本文从优化机制、提升能力入手,以流程与操作控制的方法建标立规、统一管理,使得后勤工作有范可依、有例可循,便于质量的把控与督查,为学校管理编织了一张可靠的安全网。  【中图分类号】 G61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7)13-0139-02  幼儿园后勤工作是全园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幼
期刊
摘 要: 心理研究表明,遗传与生理的差异是影响幼儿行为习惯发展的客观条件,而环境和后天教育则是影响幼儿行为习惯、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纵观幼儿的诸多不良行为习惯,有许多是在进入幼儿园之前就形成的,而这些无疑与他们入园前生活的环境、家长的抚养教育方式等有着直接的关系。  关键词: 幼儿 ;习惯;探索  【中图分类号】 G61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7)13-01
期刊
【摘 要】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大众的日常生活工作都和网络密不可分。现代化企业行政管理自然也需要互联网技术的加持,以此来提高工作效率质量,实现企业的良性化长久化发展。基于此本文展开对网络时代下行政管理的分析,主要从其机遇、挑战两点着手,希望能够为有关企业人员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网络时代;行政管理;机遇与挑战  一、网络时代和行政管理理论简述  网络时代是伴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而诞生的。
期刊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提高和国民素质的提高,人们在追求精神层面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了。舞蹈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也收到了很多人的喜爱。当今社会是一个比较开放性的时代,传统的形式比较单一的舞蹈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真实需求了,现代舞蹈在现代发展的道路上应该不断去探索,寻找一种新的形式来更好的发展。近几年中,综合素质教育正在渐渐地被人们所重视,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舞蹈人员,不仅需要有过硬的
期刊
摘 要: 在信息时代的发展背景之下,随着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数字化的脚步悄然来临,为各个行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高校的建设过程中,图书馆作为高校文化底蕴的重要标志,其是学生、教师等获取信息的重要場地之一,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就需要对高校图书馆进行现代信息数字化的改革,提高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对个性化、深层次的追求。因此,本文对图书馆学科化服务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构建平台进
期刊
摘 要: 在当前世界思想文化交融发展的影响下,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任务,而农村群众文化作为我国基层地区的文化形式,找准其面临着的现实困境,明确发展出路,是推动其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 农村群众文化;发展困境;出路  【中图分类号】 G24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7)13-0150-02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绝大部分人口都为农村群体,没有农村
期刊
摘 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现状进行分析与研究,发现了文理学院的学生对课外体育锻炼的喜爱程度较高,并且体育锻炼的时间、频率也普遍偏高,锻炼动机上大多是因为减肥或者放松身心而进行的,所参与的项目也因场地问题而解决,场地方便的进行的更多。  关键词: 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课外体育锻炼;现状  【中图分类号】 G40-011 【文
期刊
【中图分类号】 G1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7)13-0151-01  萨义德在2003年版《东方学》的序言中提到,面对“东方”的问题,他发现自己更多地感到的是滑稽而不是恼怒,他最为不满的曲解莫过于有些人将对东方学的批判理解为对伊斯兰文化的推崇和某种形式的原教旨主义。这样的语气充分表明作者对当今世界关于“东方”的种种谬论与偏见存在着不满和无奈,但于我而言,
期刊
摘 要: 何谓素养?当代教育专家孙云晓如是说:素养是在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已经成为一种价值观、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对人的态度、行为等起稳定作用的素质;这种素质融会成生命的一部分,是和人的态度、价值观、生活方式紧密相连的,是近乎于本能的,是不需要什么条件、外部压力、别人的提醒就会自觉自愿、心甘情愿地去做,这才能称之为素养。那么,作为一个几年来一直以“科技启智、艺术养性”为办园特色的幼儿园来说,是如何将“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