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以来,国内外经济增速放缓、需求减弱,国内生产资料价格涨幅持续低位,部分生产资料价格出现明显下降。预计下半年我国生产资料价格将止跌企稳,部分生产资料价格可能略有上涨。
一、上半年生产资料价格运行情况
上半年,国内生产资料价格总体呈现跌势。2—6月生产资料出厂价格指数持续下降,且跌幅在持续扩大,到6月份生产资料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下降2.9%,其中从5月开始原材料和采掘业出厂价格指数同比出现30个月来的首次下降,表明下游需求疲软正逐步传导至中上游。从流通环节看,生产资料各月价格同比均为负值,上半年累计同比下降3.64%。
钢材价格总体走低。今年钢材价格延续去年四季度以来走势,除3月份略有反弹外,其它月份钢价持续下滑,到6月底,主要钢材品种综合平均价格为4644元/吨,比年初下降3%,比去年9月高点下降14%。
有色金属价格先涨后跌。除2月有色金属价格上涨7%外,其它各月价格均下降,且3月后降幅逐月扩大,到6月底,主要有色金属品种综合平均价格比1月份下降4%,比去年4月高点低20%。
化工产品价格略有涨跌。价格呈“N”型走势,到6月份,5种主要化工产品平均价格比1月份略降3.5%。
水泥价格小幅波动。水泥价格总体变动不大,到6月份价格比年初略有下降,如42.5强度普通硅酸盐水泥价格下降0.4%,目前价格水平接近去年3月年内低点。
另外,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明显下跌。由于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市场需求低迷等因素影响,前4个月国际油价在100美元/桶左右徘徊,从5月开始,油价出现持续下跌,到6月28日,WTI原油期货价格为每桶77.69美元,比5月初下降27%。
二、下半年生产资料价格形势分析
近年来,资源价格改革的推进、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土地使用成本的增加、节能减排和安全生产意识的提高等,对生产资料价格形成了一定的长期性上涨压力。但短期内,现有国内外经济社会因素会明显减弱生产资料价格上行力量。
(一)经济增速处于下行通道
2011年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速连续6个季度回落;工业增加值增速由2011年2月份的14.9%回落至2012年6月的9.5%;今年上半年,全国发电量同比仅增长3.7%,增幅比去年同期缩小9.8个百分点,也说明经济减速还是比较快的。当前,出口、投资等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因素都显现出动力不足,说明经济仍会处于下行通道。经济的下行,必然减少资金、能源、原材料和交通运输的压力,从而会减缓生产资料价格上行压力。
(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减缓
投资增长是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最直接的拉动力。今年延续了去年投资增幅平稳回落态势,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4%,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5.2个百分点,其中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回落更快,上半年同比增长16.6%,增速比一季度回落6.9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16.3个百分点,这对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拉动作用将有所减弱。
(三)货币流动性过剩有所改善
去年,面对较强通货膨胀压力和复杂国际形势,我国先后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3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虽然去年10月后,货币政策略有放松,特别是今年6月下调了存贷款基准利率,但前期累积的紧缩政策效应还比较强,市场货币供应量并不宽松,这样的环境,对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压力明显小于去年。
(四)内外部市场需求增速减弱
国内消费品市场销售增速有所回落,其中汽车家电销售增幅明显趋缓。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4.4%,增速比上年同期减慢2.4个百分点。其中,汽车类增长9.1%,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5.9个百分点;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3.3%,回落18.2个百分点。同时,钢材等商品外贸出口形势趋于恶化,今年上半年钢材出口仅增长5.2%,增速同比回落25.9%,焦炭、煤、集装箱出口更是由去年上半年上涨42%、43.3%、161%变为今年上半年下降76.7%、36.3%、32.2%。目前,在内需增长乏力情况下,外需转向内需,将加剧部分生产资料供大于需矛盾。
(五)输入性价格上涨压力减小
今年以来,无论是发达国家、新兴经济体、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速度均处于下降通道,原油以及重要大宗商品价格均不同程度呈现弱势。下半年,欧洲各国受主权债务危机影响,尚难走出困境,美国经济仍未从根本上摆脱就业、赤字、消费增长缓慢等问题的困扰,日本经济也未从大地震的阴影中走出来,全球经济形势总体上并不乐观,这将对全球市场需求产生不利影响,进而抑制国际市场商品价格的上涨。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国内外经济和社会环境复杂多变,增加了我国生产资料价格走势的不确定性。一方面,国际市场信心锐减,企业投资预期恶化,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不足,而且地缘政治风险增加,使得国际市场生产资料价格走势的不确定性增大。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不协调、不可持续的深层次问题和矛盾仍比较突出,企业生产经营较难,经济运行也不太稳,经济形势变化较为复杂。
同时,也应当看到,国家采取的预调微调等稳经济的政策在下半年将逐步显现作用,经济增长可能触底回升,相应会对生产资料价格形成一定支撑。总体上看,当前影响生产资料价格下行的短期因素仍处于主导地位,预计今年下半年我国生产资料价格将继续保持弱势,但会逐步止跌企稳,部分生产资料价格可能略有上涨。
三、几点建议
(一)适度扩大国内市场需求
稳定现有投资增速,保障在建项目投资需求,重点抓好保障房建设;投资政策适度向农田水利、城乡交通等长期利民方向倾斜,进一步加大中西部投资比重;调整信贷结构,提升民间投资动力;加强对企业的减税力度,增强其抗风险能力,提升其经济活力。
(二)进一步调产能、调结构
在经济增速回落时期,产能过剩问题会更为突出。相关部门应主动引导企业限产增效、减少浪费,抓住淘汰落后产能的好时机,通过积极调整产能,以存量减少、增量优化的方式来优化结构调整,努力实现生产资料市场的投资与消费协调增长、生产资料市场与消费资料市场协调增长。
(三)增强生产资料价格话语权
在努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同时,国内企业应抓住国际市场经济低迷、价格较低的时机,以参股、控股国外资源型企业等方式,勇敢“走出去”,扩展多元化投资渠道,提升生产资料价格国际话语权;鼓励外贸企业扩大人民币贸易结算范围,使人民币成为仅次于美元的“硬通货”,提升我国经济“软实力”;鼓励能源等资源产品进口,适度增加重要资源国家战略储备。
(杨聆,中石化新星石油公司。徐连仲,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
一、上半年生产资料价格运行情况
上半年,国内生产资料价格总体呈现跌势。2—6月生产资料出厂价格指数持续下降,且跌幅在持续扩大,到6月份生产资料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下降2.9%,其中从5月开始原材料和采掘业出厂价格指数同比出现30个月来的首次下降,表明下游需求疲软正逐步传导至中上游。从流通环节看,生产资料各月价格同比均为负值,上半年累计同比下降3.64%。
钢材价格总体走低。今年钢材价格延续去年四季度以来走势,除3月份略有反弹外,其它月份钢价持续下滑,到6月底,主要钢材品种综合平均价格为4644元/吨,比年初下降3%,比去年9月高点下降14%。
有色金属价格先涨后跌。除2月有色金属价格上涨7%外,其它各月价格均下降,且3月后降幅逐月扩大,到6月底,主要有色金属品种综合平均价格比1月份下降4%,比去年4月高点低20%。
化工产品价格略有涨跌。价格呈“N”型走势,到6月份,5种主要化工产品平均价格比1月份略降3.5%。
水泥价格小幅波动。水泥价格总体变动不大,到6月份价格比年初略有下降,如42.5强度普通硅酸盐水泥价格下降0.4%,目前价格水平接近去年3月年内低点。
另外,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明显下跌。由于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市场需求低迷等因素影响,前4个月国际油价在100美元/桶左右徘徊,从5月开始,油价出现持续下跌,到6月28日,WTI原油期货价格为每桶77.69美元,比5月初下降27%。
二、下半年生产资料价格形势分析
近年来,资源价格改革的推进、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土地使用成本的增加、节能减排和安全生产意识的提高等,对生产资料价格形成了一定的长期性上涨压力。但短期内,现有国内外经济社会因素会明显减弱生产资料价格上行力量。
(一)经济增速处于下行通道
2011年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速连续6个季度回落;工业增加值增速由2011年2月份的14.9%回落至2012年6月的9.5%;今年上半年,全国发电量同比仅增长3.7%,增幅比去年同期缩小9.8个百分点,也说明经济减速还是比较快的。当前,出口、投资等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因素都显现出动力不足,说明经济仍会处于下行通道。经济的下行,必然减少资金、能源、原材料和交通运输的压力,从而会减缓生产资料价格上行压力。
(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减缓
投资增长是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最直接的拉动力。今年延续了去年投资增幅平稳回落态势,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4%,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5.2个百分点,其中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回落更快,上半年同比增长16.6%,增速比一季度回落6.9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16.3个百分点,这对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拉动作用将有所减弱。
(三)货币流动性过剩有所改善
去年,面对较强通货膨胀压力和复杂国际形势,我国先后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3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虽然去年10月后,货币政策略有放松,特别是今年6月下调了存贷款基准利率,但前期累积的紧缩政策效应还比较强,市场货币供应量并不宽松,这样的环境,对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压力明显小于去年。
(四)内外部市场需求增速减弱
国内消费品市场销售增速有所回落,其中汽车家电销售增幅明显趋缓。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4.4%,增速比上年同期减慢2.4个百分点。其中,汽车类增长9.1%,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5.9个百分点;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3.3%,回落18.2个百分点。同时,钢材等商品外贸出口形势趋于恶化,今年上半年钢材出口仅增长5.2%,增速同比回落25.9%,焦炭、煤、集装箱出口更是由去年上半年上涨42%、43.3%、161%变为今年上半年下降76.7%、36.3%、32.2%。目前,在内需增长乏力情况下,外需转向内需,将加剧部分生产资料供大于需矛盾。
(五)输入性价格上涨压力减小
今年以来,无论是发达国家、新兴经济体、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速度均处于下降通道,原油以及重要大宗商品价格均不同程度呈现弱势。下半年,欧洲各国受主权债务危机影响,尚难走出困境,美国经济仍未从根本上摆脱就业、赤字、消费增长缓慢等问题的困扰,日本经济也未从大地震的阴影中走出来,全球经济形势总体上并不乐观,这将对全球市场需求产生不利影响,进而抑制国际市场商品价格的上涨。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国内外经济和社会环境复杂多变,增加了我国生产资料价格走势的不确定性。一方面,国际市场信心锐减,企业投资预期恶化,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不足,而且地缘政治风险增加,使得国际市场生产资料价格走势的不确定性增大。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不协调、不可持续的深层次问题和矛盾仍比较突出,企业生产经营较难,经济运行也不太稳,经济形势变化较为复杂。
同时,也应当看到,国家采取的预调微调等稳经济的政策在下半年将逐步显现作用,经济增长可能触底回升,相应会对生产资料价格形成一定支撑。总体上看,当前影响生产资料价格下行的短期因素仍处于主导地位,预计今年下半年我国生产资料价格将继续保持弱势,但会逐步止跌企稳,部分生产资料价格可能略有上涨。
三、几点建议
(一)适度扩大国内市场需求
稳定现有投资增速,保障在建项目投资需求,重点抓好保障房建设;投资政策适度向农田水利、城乡交通等长期利民方向倾斜,进一步加大中西部投资比重;调整信贷结构,提升民间投资动力;加强对企业的减税力度,增强其抗风险能力,提升其经济活力。
(二)进一步调产能、调结构
在经济增速回落时期,产能过剩问题会更为突出。相关部门应主动引导企业限产增效、减少浪费,抓住淘汰落后产能的好时机,通过积极调整产能,以存量减少、增量优化的方式来优化结构调整,努力实现生产资料市场的投资与消费协调增长、生产资料市场与消费资料市场协调增长。
(三)增强生产资料价格话语权
在努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同时,国内企业应抓住国际市场经济低迷、价格较低的时机,以参股、控股国外资源型企业等方式,勇敢“走出去”,扩展多元化投资渠道,提升生产资料价格国际话语权;鼓励外贸企业扩大人民币贸易结算范围,使人民币成为仅次于美元的“硬通货”,提升我国经济“软实力”;鼓励能源等资源产品进口,适度增加重要资源国家战略储备。
(杨聆,中石化新星石油公司。徐连仲,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