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时期工会如何建立困难职工帮扶机制的几点思考

来源 :企业文化·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b5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对新时期困难职工产生的原因以及工会对困难职工帮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对困难职工帮扶机制的建设进行思考。提出工会要从建立健全困难职工帮扶联动机制、丰富困难职工的帮扶内容、加强对困难职工的精神帮助及加强困难职工帮扶机制的制度化建设四个方面来建立困难职工帮扶机制。
  关键词:工会 困难职工 帮扶机制 思考
  对于任何一个企事业单位来说,工会作为一个群众组织,扶贫救济、关心有困难的职工是工会的根本职责。为职工谋取利益,解决生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是工会的主要工作内容。在职工的工作、生活实际困难面前,工会应该发挥它应该具有的价值和功能。尤其是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前各企事业单位困难职工的状况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困难职工开始面临一些新的问题。那么,如何来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在新时期应该建立怎样的帮扶机制才能够帮助困难职工渡过难关,是当前工会组织需要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新时期困难职工产生的原因及面临的问题
  (一)困难职工产生的原因
  对于困难职工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由于困难职工的年龄、文化素质等方面的原因,导致其适应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较差,也就是说他们在劳动技能上不占有优势,难以适应和接受新型的工作,在社会改革和发展中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
  二是家庭负担重。比如家庭成员中患过重大疾病或者遭遇过重大的家庭变故及自然灾害,从而导致经济上的困难。尽管这些困难职工得到了单位提供的一些经济上的帮助,但是对于他们来说也只能维持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单位给予不断的支持和帮扶。
  三是一些困难职工的竞争意识弱,缺乏过硬的心理素质,甚至依赖心理比较严重。这些困难职工之所以造成困难的原因就是由于他们的思想意识决定的。尤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个人家庭状况没有得到一个好的改善,而产生了一种消极甚至是喜欢抱怨的心情。对于这种人来说,很难适应当前的社会形势。只能在依靠单位来维持生活。同时,由于他们自身的因素,不愿意尝试新的就业机会,不喜欢积极主动的去改变现状。所以,工会在从事困难职工的帮扶工作的时候,也要关注他们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状态,帮助他们树立一种积极主动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态度。
  (二)困难职工面临的问题
  在我们的社会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困难职工面临着新形势下的四座大山,分别是养老问题、看病问题、教育问题和住房问题。这四个问题是当前影响人们生活的最重要的问题,尤其是对于困难职工来说,一场大病,一场突如其来的灾害,都会让其陷入到贫困中,最终导致经济上的困难。因此,工会作为一个群众团体,有责任和有义务来帮助困难职工解决看病问题、子女教育等问题,切实为困难职工带来一些帮助。
  二、工会对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存在的问题
  目前,工会对困难职工的帮扶工作方面确实还有一些问题亟需改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存在资金匮乏的现象。这也是工会对困难职工的帮扶工作中遇到的最大的瓶颈。通过调查发现,资金短缺是很多企事业单位都存在的现象,很多单位中都没有一个救济扶贫的专项财政支持。多数企业对困难职工的帮扶资金都是来自福利经费、职工的会费以及企业员工自发的捐助。这种资金帮助形式虽然能够暂时解决一些困难职工的需要,但是没有一个专项的资金支持,很难让帮扶工作持续下去。
  (二)帮扶的形式上单一化。很多企事业单位对困难职工的帮扶形式基本都是一样的,通常是在节日的时候,工会的人员随同领导一起到困难职工的家里开展送温暖活动,带去一些慰问金和礼品,来表达对困难职工的关怀。这种方式确实能够为困难职工带来一些心理上的温暖,但是形式过于单一,而且流于形式,没有彻底解决困难职工的实际问题。
  (三)帮扶的内容不够丰富充实。现在很多企业在对待困难职工帮扶的问题上,采取的方式一般都是发放困难补助等,只能够解决困难职工一时一刻的需要,但是对于从源头上来解决困难职工的问题还没有一些实际的做法。因此,工会应该在对困难职工的帮扶内容上多做一些有价值的探究,切实的来为解决困难职工的实际问题着想。
  (四)缺乏相应的保障机制。对于当前工会对困难职工的帮扶工作有很多单位都在做,但是缺乏一套制度健全的帮扶机制,尤其是很多单位把这项工作仅仅流于形式,流于文字表面,制度不够健全,责任不够明确。这种现状亟待改善。
  三、对工会建立困难职工帮扶机制的几点建议
  (一)建立健全困难职工帮扶联动机制。
  工会是帮助困难职工的主要组织者,但是工会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工会要清楚和了解困难职工的困难,及时向上级反映。同时,工会还应该充分的发挥自己的力量来调动社会各方都参与到对困难职工的帮扶中来,尤其是要引起政府的关心与帮助,充分了解国家救济扶贫的政策,让各个部门都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建立和健全一个完整的困难职工帮扶联动机制。通过这种帮扶联动机制,来开展不同形式的帮扶活动,不仅克服了资金与帮扶形式过于单一的弊端,而且也能够从根本上来解决困难职工的实际困难。
  (二)丰富对困难职工帮扶的内容。
  对于很多困难职工来说,有时候企业给予的帮助都是暂时的,没能够解决根本的问题。那么,对于工会组织来说,应该从帮助困难职工的源头出发,彻底解决困难职工的实际问题。比如,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职工来说,可以通过帮助其家庭成员就业的方式来增加困难职工家庭的经济收入。对于困难职工家庭的子女教育问题,工会可以通过联系学校等来帮助困难职工解决子女的受教育问题。同时,还可以帮助困难职工的孩子提供就业方面的帮助。这种从源头来解决困难职工的实际问题的帮扶行为不仅丰富了帮扶的内容,而且与那种暂时的帮扶形式相结合,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三)加强对困难职工的精神帮助。
  对于工会组织来说,不仅要关心职工的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而且还要了解职工的思想状况。因此,加强对困难职工的思想和精神方面的关注也是工会一项重要的工作。尤其是对于困难职工来说,由于长期的经济困难可能会带来思想和精神上的巨大压力,在思想上的包袱比较沉重。因此,工会应该及时到困难职工家庭中开展思想工作,了解他们的思想和精神状况,及时的给予精神上的关心、支持和鼓励。
  (四)加强困难职工帮扶机制的制度化建设。
  工会要做好困难职工的帮扶工作,就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精神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工作指导,深入了解职工的生活状况,知职工之所需,想职工之所想,切实为职工的实际利益考虑,建立和健全困难职工的帮扶机制。加强对困难职工帮扶机制的制度化建设,确保这项工作能够有序的开展下去。
  参考文献:
  [1]曾龙生,王凤宝.谈工会如何更有效地帮扶困难职工[J].中国工运.2009(01)
  [2]孙德章.工会做好帮扶解困工作的对策研究[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02)
其他文献
期刊
摘 要:电力集体企业工会女职工工作是公司党组织、职能部门联系女职工的桥梁和纽带,在两个文明建设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作者从创新学习方式,加强女职工法律法规及业务知识的学习; 创新教育方式,加强女职工世界观、价值观的改造;创新工作方式,增强女职工的工作主动性和责任感;创新活动方式,激发女职工参与公司改革发展的热情;增添个性化关怀,增强工会对女职工的吸引力等方面浅谈个人创新电力集体企业工会女职工
英语课程的学习包含了多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就有词汇、语音和语法三个大的方面.掌握好英语词汇是学习英语的基础,能够为学生培养良好的语言能力,保证学生日后学习活动的开展.
当前社会信息的传达方式非常多,但平面视觉感受仍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广告信息传达方式,平面设计中视觉审美元素的构建对于信息传达的效果影响较大.
弗里德曼曾说过,经济学家没有学派之分,只有好坏之别;好坏就在于是否相信世上有免费午餐。这样划分固然粗糙,但不失洞察力。很多事与愿违并造成巨大浪费的公共政策,恰恰源自
期刊
19世纪以来,中国有2000多万移民海外.这些移民中的许多人最初是做苦力的.矿山和金矿,筑路工地,种植园和牧场遍及东南亚、北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洛杉矶米尔斯曾声称:"中国苦
幼儿园教师科研能力普遍较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问题。哈尔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为培养幼儿园教师的基地,理应在幼儿园教师职前阶段进行科研
【摘要】中国是“竹子文明”的国度,受现代工业的冲击,人们的需求多样性增加,传统竹编工艺却逐渐没落。我们从没落的原因及发展所遇到的问题出发,寻找竹编工艺的新出路,将互联网与传统竹艺相结合,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进行竹编制品的创新与推广。打造互联网平台,突出品牌视觉设计,倡导新的生活方式,满足人们消费升级的需要。  【关键词】竹编工艺 互联网平台 创新设计  一、竹编工艺发展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中国传统民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在失业保险中单纯强调保障生活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当前严峻的失业形势,必须要进行失业保险改革,向促进就业方向发展,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完善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使其真正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