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睡袋 长20米可同时容纳100人

来源 :海峡摄影时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meng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伦敦一家户外品牌公司制作了一条世界上最大的睡袋,长约20米,重80千克,吉尼斯认证机构确认其确实要比其他睡袋大很多。近日,在这条世界最大的睡袋中有另外一项世界纪录产生:可以同时装下100人。
其他文献
中医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针法是把毫针刺入患者身体某一穴位,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具有鲜明的汉族文化特色与地域特征,是基于汉族医学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中国于2010年11月16日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  针灸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初它只作为一种医疗手段,后来逐渐发展为一门学科。针灸学就是整理研究针
期刊
龙舟长长,乘八方幸福之风,破四海好运之浪;龙粽串串,连四季幸福滋味,裹一年健康美满。端午节是中华民族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赛龙舟、包粽子等是中国人2000多年来的传统端午习俗。由福建省摄影家协会和海峡摄影时报社联合主办的《海峡摄影时报》全国摄影月赛6月以“端午”为主题,旨在弘扬中华端午传统文化精髓,展现节日里精彩纷呈的动人瞬间。该月共收到全国600多位作者投稿7000余幅。经评选,陈霞玉的《夺标》、
期刊
郑征泉一直在寻找自己,从而立之年开始,不断地寻找,不停地探索,可以说一步一脚印,一岁一层楼,十稔一天地。现在,他的以重彩半工写为主的中国山水画,充分展示他唯美而又平实的绘画风格且蔚为气象。  郑征泉 1945年生,福建省长乐县人,1965年毕业于福建艺术学院,福建省画院原副院长,中国美协会员,福建省画院专业画师,国家一级美术师,福建省人大书画院画师。作品曾入选第六、八、九届全国美展,首屇、第二届全
期刊
“走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贵州”,贵州是一个神秘美丽而又多情的地方。2015年5月22日至28日,海峡摄影时报读者俱乐部组织会员前往贵州摄影采风。在为期一周的采风期间,会员们全身心投入创作,多角度捕捉贵州原生态的少数民族村寨,记录下多彩独特的贵州民俗风情,受益匪浅。■
期刊
福建省漳浦县历代人文荟萃、英才辈出,历史文化厚重,名胜古迹众多,史称“金漳浦”,是厦门市的“后花园”。为了全面记录展示漳浦县发展生态旅游的显著成效,世界闽籍摄影家研究会、福建省摄影家协会、香港世界摄影地理杂志与漳浦县人民政府特联合主办“厦一站,漳浦”生态旅游全国摄影大展。  ※征集主题  凡是反映漳浦县境内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漳浦文化、民俗风情的摄影作品均在征稿之列。作品力求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
期刊
霞浦被誉为中国最美的滩涂,地处福建东北部,频临东海,与宝岛台湾隔海相望。近日,上邦国际摄影俱乐部组织70余位会员前往霞浦摄影采风。在采风期间,会员们起早贪黑,走过霞浦一个个著名的摄影景点,守候日出日落时分霞浦滩涂的唯美景色,收获满满。■
期刊
古时福建虽与中原腹地相距遥远,但自晋唐以来,南渐的中原文化和闽越文化相融衍生。宋元时期,福建东南沿海地区以开放的姿态对待外来文化,衍生出了丰富多彩的民间习俗。这些民俗,沟通着物质与精神、传统与现实的联系,并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意识和行为。  吴天五月水悠悠,极目烟云静不收。  拾翠有人卢女艳,弄潮几部阿童游。  珠帘枕簟芙蓉浦,画桨琴筝笮艋舟。  拟向龙楼窥殿脚,可怜江北海西头。  ——
期刊
主办单位:中国摄影报社 安徽省摄影家协会  “西递·宏村杯”中国黟县摄影大展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五届,成为国内摄影爱好者的创作乐土,极大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今年2015“西递·宏村杯”中国黟县摄影大展又将翻开新的篇章。届时第十届中国黄山(黟县)国际山地车公开赛也将如期举行,组委会将继续为广大摄影家、摄影爱好者制订优惠政策,做好服务,欢迎大家进入景区创作。  ※ 征集时间  2015年3月6日-
期刊
摄影感言  缘于一次海岛旅行,学习了水肺潜水,自此爱上了深邃、绚丽多姿的蓝色世界。潜入深蓝,幽蓝幽蓝的海水在阳光的照射下灵光闪耀,各色珊瑚用尽了所有的色彩展现着自身的美丽,与鱼儿结伴遨游,那岂是一个惬意所能表达的感受。地球上的生命诞生于此,这里充满着无限的魅惑与挑战。来吧,让我们一起潜入深蓝,感受梦幻奇妙的蓝色世界。
期刊
地处闽东北甘棠乡 下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这个海拔802米的古村落四面环山,村居依山沿溪构筑,前有双溪夹流,后有层峦叠嶂,恰似飞凤落洋,这里孕育出清代戍台名将甘国宝、武举人甘攀龙等历史名人。  根据当地甘氏族谱记载,宁德屏南县甘棠乡漈下村的开发历史,至迟不会晚于明朝初年。明正统二年(公元1437年),甘氏迁入漈下,开始介入村落的各项建设活动中。村内文物古迹以地面古建筑为主,现有全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