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遗传性卵黄样营养不良临床及视网膜影像学特点分析

来源 :中华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23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隐性遗传性卵黄样营养不良(ARB)的临床及视网膜影像学特点。

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于2010年12月至2016年6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门诊,临床表现疑诊ARB的无血缘关系患者14例,男女各7例,平均年龄为28.5岁。分析所有患者的病历资料、临床检查资料和视网膜影像学即自发荧光共聚焦扫描激光检眼镜、频域相干光层析成像术(SD-OCT)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资料进行分析。10例患者完成BEST1基因测序。

结果

ARB眼底病变显示为双眼分布于后极部(及赤道部)近似环形排列的多发视网膜下黄色物质沉积,在自发荧光和FFA下病灶显示更为清晰,在SD-OCT中对应视网膜色素上皮和Bruch膜之间及神经视网膜下的高反光。所有患者均有视网膜浆液性脱离,4例患者合并神经上皮层间劈裂。患者的其他眼部并发症还包括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和闭角型青光眼(ACG)。BEST1基因检查显示5例患者为复合杂合突变,1例为纯合突变,另4例仅检出1个杂合突变。

结论

在多种视网膜影像学检查的结果中ARB均有较为特异性的特征,结合临床资料可有助ARB的诊断。ARB的并发症诸如CNV及ACG可能潜在威胁患者的视功能,应予以关注。(中华眼科杂志,2018,54:263-269)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分析妊娠年龄对结构性心脏病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0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分娩的986例妊娠合并结构性心脏病孕妇的临床资料,按照妊娠年龄分为5组:<20岁组16例(1.6%)、20~24岁组204例(20.7%)、25~29岁组461例(46.8%)、30~34岁组222例(22.5%)、≥35岁组83例(8.4%),分别比较不同年龄组孕妇心血管并发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子宫下段防波堤样缝合术应用于前置胎盘手术止血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住院的前置胎盘产妇47例,针对胎盘剥离部位的出血,优先采用子宫下段后壁防波堤样缝合术止血方法;并对子宫前壁薄弱、失去正常形态者,同时实施前壁编织状缝合成形术;部分产妇配合宫旁血管缝扎、肌壁血窦压迫缝合、宫腔球囊压迫止血及引流等综合止血措施。对产妇及新生儿
期刊
目的探讨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视网膜黄斑区结构功能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74例(74只眼),其中男性31例,女性43例,年龄(68.1±6.9)岁。术前进行眼科术前常规检查及相干光层析成像术(OCT)检查,行玻璃体切除术剥除黄斑前膜,术后随访至少12个月,观察患者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
期刊
近年来眼底影像技术发展迅速,其中相干光层析眼底血管成像术(OCTA)尤为引人关注。与传统造影技术不同,OCTA无需注射造影剂,可以在数秒内无创伤性清晰显示视网膜和脉络膜血管的三维结构,其临床应用价值正在不断被认知。本文通过阐述OCTA改变临床对疾病的理解和认识、帮助诊断和鉴别诊断、优化患者就诊流程、重新设计治疗方案和规划随访计划4个方面,揭示OCTA对眼科临床实践的影响,以期临床关注并正确使用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