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字用法辨析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a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诸”是较常用的虚词,一般用作介词,代词和兼词。兹对这三种用法试作一浅析: 1.用作介词,常位于不及物动词和处所名词之间,介绍动作行为的处所,相当于介词“于”,译作“从”或“到。”如; ①悟而走诸医。(刘禹锡《鉴药》)——醒悟后就跑到医生那里去。②及日中,负晋候出诸厕。(《左传·秦医缓和》)——到正午时,他从厕所里把晋候背出来。③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庄子·逍遥游篇》)——有个宋国人买进一些礼帽而到越国去卖。
其他文献
《金匮要略》的治疗学蕴藏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一直被后世医家誉为治疗杂病的典范。由于《金匮》对杂病的治疗是以传统的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将理法方药一线串通,理论与实践
三国时,汉相曹操独揽大权,专横跋扈。自赤壁之战败后,恼羞成疾,久患头风不愈,御医不能治。操闻佗精于医,招之,针药并用,病强大半。操大喜,封官赏银,佗皆不受。佗知操病日后必
望诊为中医诊疗疾病的重要手段,其范围广泛,内容丰富,自《内经》时期开始至今有很大发展。晚近有“现眼识病”、“观手识病”、“观耳识病”等论出现,进一步丰富望诊的内容,
仲景在《金匮》首篇第二条论述了有关疾病发生的内因、外因,疾病发生后的传变途径、分类以及防治措施等问题。学习和掌握促景对这些问题的论述,有助于更好地认识疾病与防治疾
鼻衄,即鼻出血,是临床常见症状,可见于多种疾病。轻者流血数滴自止,重者虽经用油纱填塞仍出血不止。笔者在临床中用针刺治疗鼻衄,多有即刻止血的作用。现将病案记载较全的39
《金匮》之《杂疗方第二十三》、《禽兽鱼虫禁忌并洽第二十四》、《果实菜谷禁忌并治第二十五》等三篇,多数注家删去不释,但也有学者明确指出“这是仲景根据古代医籍记载与搜
温胆汤源于唐·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由半夏、竹茹、枳实、橘皮、生姜、甘草组成。有清热化痰,和胃止呕之功。主治胆虚痰热上扰,虚烦不得眠。笔者以本方随证化裁,
精、气、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三要素,合称为人身之“三宝”。“人始生,先成精” (《灵枢·经脉》),“精”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气”的升降出入则是生命运动的基本形式,故《
慢性活动性肝炎病程长、反复性大,肝功能损害明显,预后往往较差,并有向肝硬化发展的趋势与发生肝癌的潜在危险。自1985年以来,笔者在肝炎病房运用中药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取
《金匮》首篇为全书之总纲,是学习的重点。以前曾对该篇部分条文进行了学习辅导,本文继续从该篇选择条文进行辅导。一,呼吸异常,病关整体本篇第六条论述了察呼吸、辨病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