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圣彼得堡,年轻的圣彼得堡

来源 :时代邮刊·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qlog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哪怕全世界都反对,我也要耗尽毕生力气去完成,这是我的城池我的国!”
  1703年,彼得一世一声令下,要在波罗的海的港口建造新的城市。尽管众人反对,万千争议,这位俄国历史上数一数二的君王,还是力排万难要建造一个通往欧洲、通往世界的俄国城市。于是,开运河,修宫殿,筑城墙,一座崭新的城市出现在俄国的版图上。
  这,已不再只是一座城市,它更是一个时代,是一个民族求新求变的决心与魄力。
  它,便是现在的圣彼得堡,曾叫彼得格勒、列宁格勒,虽然几易其名,但终由市民投票叫回这个名字。
  在圣彼得堡的十二月革命广场,高高竖立着一座雕像,一位勇士骑着战马挥手扬鞭,马蹄下踩踏着象征敌人的毒蛇,勇士的双眼注视前方,充满着坚定与力量。这位勇士,便是这座城市的缔造者——彼得一世。
  这座雕像由叶卡捷琳娜女王于1782年下令修建,取自普希金的长诗《青铜骑士》。石碑上写着:“叶卡捷琳娜二世向彼得一世致敬”。若干年后,這座城市的人们在这里瞻仰献花,表达对这位帝王的敬意。
  如今,这座城市继续焕发着青春与激情。
  每年的6月20日,是一年一度的“红帆节”。这一节日是为庆祝中学生顺利毕业,今后或将走进大学或将走向社会而设立。“红帆”一词取自一部描述年轻人之间爱情的苏联小说,象征着激情、梦想和幸福。
  当天晚上,人们聚集到涅瓦河上的桥面,等待着一场青春的狂欢。人们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几乎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瓶酒,情侣在大街上拥抱亲吻,年轻人在桥上唱歌呐喊,一派欢乐的景象。突然,天空上炸开一朵朵烟花,闪耀整片河面,人们开始尖叫,开始欢呼,桥旁的海神柱燃起了熊熊火炬,照耀着桥上的人们。在朵朵烟花的映衬下,一艘红色的帆船从桥洞驶出水面,河水如一面镜子,倒映出象征美好向上的红帆。红帆沿着河岸开始巡游,灯光、音乐、烟花,交织在夜空,交织在圣彼得堡这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里。
  散不尽的青春,如同那天空中朵朵烟花,哪怕只为一瞬,也要用力绽放。而生命,便如同那红色的帆船,炫丽地勇往直前。
  这是圣彼得堡给年轻人的浪漫成人礼,这更是这座城市给予青春的赞歌。
  圣彼得堡可以是古老的,一座座建筑述说着过去的历史;它同样是年轻的,一群群俄罗斯人演绎着当下的故事。
其他文献
3月28日,武进举行广播剧《民主的号手——李公朴》首播式。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民盟中央副主席吴修平,李公朴女儿张国男、李公朴外甥女胡美光应邀专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