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高等教育:基于教育生态学的阐释

来源 :江苏高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eamye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在回顾中西方高等教育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教育生态学视角剖析高等教育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演变规律,总结高质量高等教育发展观.现实中应遵循高质量高等教育发展逻辑,形塑高质量高等教育的应有样态:教育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开放性、教育结构与功能应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多样性、教育系统应具有自适应与自调节能力.从生态平衡视角,高质量高等教育的发展路径宏观上通过发展系统多样的结构与功能、建立健全导向适应的生态性机制,提高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适应性,微观上聚焦高校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面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找准生态位、回归育人初心.
其他文献
建设长三角区域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是中国“十四五”时期教育领域的重大研究课题.文章尝试性提出“高等教育区域化”这一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型”战略思路,并将其与当前流行的“一体化”说法进行了较为充分的理论辨析和论证.考察梳理长三角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发现其大致经历了合作期、协调期、协同期和融合期四个阶段,为实现“高等教育区域化”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较为扎实的基础.从高等教育竞争力的视角分析推进长三角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的瓶颈,发现存在着较为明显的“行政区割裂发展”“优质资源虹吸效应”“经费投入规模优势被平均化
中国高等教育扩招政策带动下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意味着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必要性.结合内生增长理论、发展经济学等经济增长理论,从过度教育、有增长而无发展的“高等教育内卷化”角度阐释了高等教育规模效应及其拐点,并基于2003-2019年中国境内31个省域的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高等教育规模扩张(本专科毕业生规模、在校生规模占地区常住人口比例)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拐点估计值约为0.486%、3.168%,目前中国大部分省城高等教育规模效应仍处于拐点左侧,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仍然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