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增大与心功能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来源 :安徽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ss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左室增大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情况及室性心律失常的特征。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心脏彩超提示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55 mm的心力衰竭患者121例,按照LVEDd分为A组(LVEDd≤65 mm)82例和B组(LVEDd>65 mm)39例,采用NYHA分级评价心功能,根据Schamroth室性早搏形态、起源部位及Lown分级法比较24 h动态心电图的室性心律失常的特点。结果 1A组心功能以II、III级为主,B组心功能以III、IV级为主;2B组病理性室性早搏发生率高于A组;两组室性早搏多起源于左室;在Lown III级以下,A组发生率比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Lown III级以上,B组发生率比A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室增大的程度与心功能级别相关。对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Schamroth室性早搏形态、起源部位及Lown分级法的综合分析,有助于区分室性心律失常的性质。
其他文献
降雨是荒漠生态系统过程和功能的最重要限制因子,荒漠植物幼苗对生长季降雨的变化极端敏感。为探讨荒漠植物对未来降雨格局变化的响应,该研究选取乌兰布和沙漠2种典型荒漠植
DREB(dehydration-responsive element-binding)转录因子是响应非生物胁迫反应的主要调节因子,为探索DREB在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香鳞毛蕨[Dryopteris fragrans(L.)Schott]抗逆
该研究比较了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包头市固阳县、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和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5个不同种源的蒙古黄芪不同生育期生长情况及黄酮类成分含量
本文探讨了在物理学牛顿第三定律的教学中,如何通过巧设提问来克服思维惯性,使学生能更好地用物理知识去解释生活现象。 This article explores how to overcome the inerti
基于2017年在宁夏荒漠草原设立的降水量(减少50%、减少30%、自然降水、增加30%以及增加50%)和N添加(0和5 g·m~(-2)·a~(-1))野外试验,研究了植物和土壤微生物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分析二者与土壤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他土壤因子的关系,以探讨降水格局改变和大气N沉降增加下荒漠草原植物和土壤微生物C∶N∶P平衡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减少降水量对荒
脯氨酸转运蛋白在植物体内脯氨酸的分配及响应多种非生物逆境胁迫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明确茶树体内脯氨酸转运蛋白家族情况,该研究从全基因组水平鉴定获得茶树脯氨酸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