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毒致结角膜病变2例

来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3147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蜜蜂赘针是蜂类的自卫器官,基部与毒腺、毒囊相连,毒腺细胞分泌出含有蚁酸、盐酸、亚磷酸等蜂毒物质[1].蜂毒在刺螫时排出注入敌体,蜂毒为透明微带黄色的液体,味苦而有芳香气味,主要化学成分包括组织胺、多巴胺、多肽溶血毒素等.蜂毒性质很稳定[2].目前尚未见过蜂毒素致结、角膜毒性病变的报道,时值夏秋之际,蜂类较多,其蜂毒素所致结、角膜毒性病变不可勿视.我科门诊就诊2例蜂刺伤眼结角膜致结.角膜毒性病变,现报告如下.   

其他文献
第52届国际临床视觉电生理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for Clinical Electrophysiology of Vision,ISCEV)年会于2014年7月20~24日在美国波士顿召开。来自世界数十个国家的1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英文投稿100余篇,安排了9个专场,包括遗传性视网膜疾病、获得性视网膜疾病、小儿视网膜疾病、青光眼和节细胞、视神经及中枢神经系统
期刊
随着抗代谢药物、可调节缝线、术后滤过泡处理的应用,青光眼手术变的越来越专业化。面对这种改变,作者比较了专家和住院医师青光眼的手术效果,以及专家对住院医师青光眼手术培训的看法。
期刊
期刊
说明:(1)姓名顺序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2)作者、文题后括号内数字为期号、最后为起止页。(3)限于篇幅,仅收录前两名作者姓名。
期刊
婴幼儿白内障术后青光眼是一种迟发性白内障术后并发症,患病率依随访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其患病相关危险因素有:患儿接受白内障手术时的年龄、小角膜、中央角膜厚度、持续性胎儿血管化、白内障手术过程以及遗传因素等.一期后房植入人工晶状体可能是保护性因素.多数治疗方式效果欠佳,目前青光眼引流物植入术仍是治疗该病的较有效方式.为减少本病患儿视功能损害,应加强白内障患儿手术后随访。
NessPJ等医师在2011年12月提前出版的电子版JGlaucoma杂志上报告,来自美国休士顿和Klahoma两个医疗单位的31例32眼未控制的青光眼患者,既往曾行房水引流植入物手术,目前用最大耐受降眼压药物治疗,然后用Iridex二极管激光治疗仪(MountainView,CA)行经巩膜二极管激光睫状体光凝术(TSCPC),治疗范围最大达360度。
期刊
期刊
随着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和折叠式人工晶状体(IOL)植入的开展,在其并发症的研究中,因术后IOL混浊而行手术置换的病例,国内仅见个别报道[1].我中心自1999年以来发生术后IOL混浊3例,现报告如下。
期刊
澳大利亚Queensland眼科研究所的Thomas R等医师在2011年第2期Curr Opin Ophthalmol杂志上撰文,对于透明晶状体摘除在原发性前房角关闭疾病(PACD)治疗中的应用进行了文献梳理。由于晶状体超声乳化吸除术后前房深度和前房角拥挤的形态可得到改善,
期刊
新加坡Tan Tock Seng医院Tan JC等医生在美国J Telemed Telecare杂志2013年2月发文报道了采用远程眼科的方法诊断慢性视力下降的试点研究结果。他们评价了远程眼科方法诊断慢性视力下降原因的准确性。
期刊